APP下载

新时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2017-12-01张涛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新时期国有企业

张涛

摘 要:对于当前国有企业发展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得到国有企业领导层的重视。本文对新时期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国有企业人才资源的目标是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挖掘潜力,激发活力。企业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以人才资源开发为根本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一、新时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低估了人力资源处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很多国有企业都有一套固定的管理模式,但是其在发展中更加重视企业的建设,对于其基础,也就是人力资源的建设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企业都是以发展为根本内容,因此也就在建设中忽略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此外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其受到了传统管理观念的禁锢,因此在虽然处于互联网时代下,自身老旧的管理观念也无法快速转变,因此也就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不够

首先,人力资源开发形式单一。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人员培训方式较为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加活动的模式运作,缺乏必要的实验、锻炼等其他科学的培训手段;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环节,更不重视心理训练。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国有企业人员的年龄、心理特征,造成培训低效。

其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未科学化。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

最后,人力资源开发评估未社会化。现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事项,只是规定了培训机构通过结业考试评定受训者学习情况,有关部门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任职、晋升等依据。这种培训评估模式极易导致形式主义。开发评估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行公众评估。

(三)人才队伍“阶梯式”培养不够。很多国有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没能得以传承,没有注重对人才队伍的“阶梯式”储备,有些国有企业没有从本部机关管理部室选派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到基层部门挂职锻炼,导致人才培养单一化,无法步激发青年干事创业热情。

(四)不能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存在“人才短缺”和“人员富余”并存的情况。不少国有企业每年都要到高校招聘毕业生充实自己的人力资源队伍,但很多引进人才到了企业后一般呆两三年后就会离开国有企业另谋生路,国有企业成了其他类型企业的“人才实习工厂”。造成的局面是每年都在招人,但每年都缺人。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闲散人员,有些甚至已经在其他企业上班了却还在国企挂名领钱,“把国企这个铁饭碗保住”。这些闲散人员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每年还要给负担大量的社保费用,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此,合理培养优秀人才,淘汰不合格的职工实行优胜劣汰的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二、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加快建立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起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要围绕高素质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四支队伍建设,建立各具特色的分类管理制度,重视抓好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

(二)加大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企业要利用培训和教育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应采取高科技和高投入措施,使企业人才资本不断增值。加大对人才培训教育的投资,既能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人才对职业生涯开发及个人能力提高的渴求,这种投资会获得比物质更高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具有长效性和超成本性。

(三)提高对人才的激励力度。激励是现代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人才资源的潜能能否发挥和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人才的激励力度。企业在人才引进、使用中要积极研究个人需求和制度对个人需求满足感的影响以及能产生各种激励作用的机制,制定人才队伍收入待遇及其岗位责任和业绩、贡献挂钩的原则,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付酬的分配制度,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的双丰收。

(四)制定人力培养机制。涉及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讲求实效的原则、激励的原则 将人员培训与人员任职、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等结合起来,让受训者受到某种程度的鼓励,同时管理者应当多关心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小结

国有企业加强积极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员工投身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根据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地开拓适合员工思想实际以及适合他们特点的用工新途径,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项柯方.探讨新时期国有企业后备干部的培养与管理[J].人力资源.2018年9期.

[2] 李彦彬.新形势下国企政工队伍建设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年25期

[3] 卢文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研究[J].经济师.2018年10期

[4] 李鹏.浅谈当代国有企业人力資源管理创新思路[J].商情.2018年42期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新时期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