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2017-12-01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西地兰帕酮室上性

黄 妍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广西 柳州 545002)

用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黄 妍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广西 柳州 545002)

目的:比较用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6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西地兰组(31例)、普罗帕酮组(32例)及胺碘酮组(33例)。为这三组患者分别使用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用药前,三组患者的心室率、血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三组患者的心室率均有所下降,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压、治疗的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均理想,均可有效地降低此病患者的心室率。

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对比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一种常见的急症。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房颤、房扑、房速、阵发性室上速。为保证此病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缓解其低血压的症状,避免其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必须有效地控制其即刻心室率。临床上对此病患者通常进行药物治疗[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收治的96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三组,为这三组患者分别使用西地兰、普罗帕酮及胺碘酮进行治疗,然后比较这三种药物在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6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这些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西地兰组(31例)、普罗帕酮组(32例)及胺碘酮组(33例)。在西地兰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1 例。他们的年龄为20~78岁,平均 为( 48.2±5.1)岁。其中,有13例患者发生房颤,有6例患者发生房扑,有8例患者发生房速,有4例患者发生阵发性室上速。在普罗帕酮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2例。他们的年龄为21~78岁,平均为( 48.6±5.5)岁。其中,有13例患者发生房颤,有7例患者发生房扑,有7例患者发生房速,有5例患者发生阵发性室上速。在胺碘酮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3例。他们的年龄为21~79岁,平均为(48.8±5.8)岁。其中,有12例患者发生房颤,有8例患者发生房扑,有7例患者发生房速,有6例患者发生阵发性室上速。本研究排除患有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西地兰组患者使用西地兰(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为:20160817)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在西地兰注射液中加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后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初始剂量为0.4~0.6 mg,每2~4 h可再次给药0.2~0.4 mg,总给药量为1~1.6 mg。为普罗帕酮组患者使用普罗帕酮(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为:20160711)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在70 mg的普罗帕酮注射液中加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在10 min之内将此药注射完毕。必要时每10~20 min为患者重复给药1次,总给药量不超过210 mg。起效后将给药方式改为静脉滴注,滴注的速度为0.5~1.0 mg/min。为胺碘酮组患者使用胺碘酮(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生产,生产批号为:20160513)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先为患者静脉注射0.5 mg/kg,时间约为1 min,然后为其静脉滴注0.05 mg/kg。4 min后,患者的疗效若理想,则继续为其静脉滴注同等剂量的胺碘酮。患者的疗效若不佳,可重复为其注射0.5 mg/kg的胺碘酮,并每次以0.05 mg/kg的剂量递增,最大的用药量为0.3 mg/kg。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观察三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其心室率的变化情况。2)观察三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其血压的变化情况。3)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算其治疗的有效率。具体的疗效判定标准是:①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或其心室率下降至<100次/min,或其心室率下降的幅度达原快速室率的25%以上。②无效:患者的临床表现不符合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三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其心室率、血压变化情况的比较

在用药前,三组患者的心室率、血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三组患者的心室率均有所下降,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血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表2 三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其心室率、血压变化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扑、房颤等。此病易引发心力衰竭、低血压等并发症。研究表明,此病的发生与肾上腺素能的活性增高有关。此病可使患者体内的β受体过度激动,进而引发其心室率加快、血压升高[2,3]。药物疗法是临床上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常用手段。西地兰是一种快速强心药,能改善此病患者的心肌功能,加强其心肌的收缩力,消除其交感神经张力的反射性,从而增强其迷走神经的张力,降低其心室率。此药具有负性传导的作用,可减慢房室结传导的速度,增加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从而有效地改善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另外,此药可增加患者的心输出量,改善其机体的血流动力学,而且具有见效快的特点。研究发现,西地兰在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显著[4]。普罗帕酮是一种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此药能降低此病患者心肌的兴奋性,延长其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延长其心室的传导,从而起到快速缓解心律失常的作用。此药在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5]。此药的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作用时间持久,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少数患者在用药后会出现心肌的抑制效应。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此药不仅能够延长此病患者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还能抑制其心房、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从而起到减慢心肌传导速度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均理想,均可有效地降低此病患者的心室率。

[1]吴璐晳.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老年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3 (16):168.

[2]鲍龙伟.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2, 7(31):160-161.

[3]于晓钧.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19-3821.

[4]黄星,李昆伦.胺碘酮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19-1420.

[5]孔印琢.胺碘酮与西地兰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6(10):88-89.

R541

B

2095-7629-(2017)6-0089-02

猜你喜欢

西地兰帕酮室上性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在婴幼儿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
乳酸米力农注射液联合西地兰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三磷酸腺苷、普罗帕酮和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效果对比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