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跟腱延长术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

2017-12-01段凤强刘群英张新斐姜积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跟腱治疗仪脑瘫

段凤强,刘群英,张新斐,姜积华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对行跟腱延长术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

段凤强,刘群英,张新斐,姜积华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目的:探讨对行跟腱延长术后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使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进行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进行跟腱延长术后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有32例患儿,乙组中有28例患儿。术后,对甲组患儿采用常规疗法和超短波治疗仪进行镇痛治疗,对乙组患儿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进行镇痛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VAS评分、踝关节的活动度(ROM)及其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结果:经治疗,乙组患儿的VA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患儿,其GMFM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儿,其ROM明显大于甲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跟腱延长术后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采用常规疗法和超短波治疗仪进行镇痛治疗的同时,加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对其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症状,提高其运动功能。

跟腱延长术;痉挛型脑瘫;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术后疼痛;效果

痉挛型脑瘫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小儿脑瘫类型。该病患儿的肌张力异常增高,影响其运动功能的发育,因此会导致其出现姿势异常及运动功能异常。当该病患儿出现肌肉挛缩、骨关节变形的情况时,仅用保守的康复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已达不到理想的矫形效果,此时应考虑采用跟腱延长术对其进行矫正畸形治疗。但部分患儿在接受跟腱延长术后,术后强烈的痛感会导致其出现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情况,从而影响其术后的身体康复。因此,临床上应对行跟腱延长术后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采取必要的镇痛措施,以缓解其术后的疼痛感,促进其身体恢复。近年来,笔者对行跟腱延长术后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采用常规疗法和超短波治疗仪进行镇痛治疗的同时,加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对其进行镇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接受跟腱延长术后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这些患儿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痉挛型脑瘫的诊断标准,且其家长均自愿参与此项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儿分为甲组(32例)和乙组(28例)。在甲组中,有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2例,其年龄为6~10岁,平均年龄为(8.1±0.4)岁。在乙组中,有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7例,其年龄为7~10岁,平均年龄为(8.5±0.3)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甲组患儿采用常规疗法和超短波治疗仪进行镇痛治疗。用常规疗法对其进行镇痛治疗的方法是:用按摩与被动踝关节活动法松解患儿粘连的肌肉,用刷擦法刺激其皮肤,使其感觉恢复。待患儿的肌肉与踝关节可以进行全范围的被动活动时,指导其进行踝关节的主动训练,包括指导其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训练以及站立时踝关节的负重训练等,每次训练30min,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5次,连续训练3~5周。超短波治疗仪的用法是:将治疗仪的功率设为70%,将频率设为40MHz左右,将波长设为7M左右。将治疗仪的治疗头紧贴患儿的踝关节进行微热量照射,每次照射的时间为15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5周。2)对乙组患儿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进行镇痛治疗,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对其进行镇痛治疗的方法是: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患儿进行治疗,将治疗仪的输出功率设为40%~80%,将照射的间歇比设为(2~4):1,每次治疗的时间为10~15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5周。

1.3 观察指标

1)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法的分值为0~10分,患儿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强烈[2]。2)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价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GMFM主要分为站立及走、跑、跳两个项目,站立项目的总分为39分,走、跑、跳项目的总分为72分,患儿的得分越高表示其运动功能越佳。3)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踝关节的活动度(ROM)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ROM越大表示患儿踝关节的功能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儿的VAS评分、GMFM评分及其ROM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儿VAS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1d,两组患儿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3d、6d、9d、12d及15d,乙组患儿的VA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儿VAS 评分的比较(±s)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儿VAS 评分的比较(±s)

注:*与甲组相比,P<0.O5。

时间 乙组(n=28) 甲组(n=32) P值1d 6.45±0.75 6.38±0.32 0.153 3d 5.23±0.58* 5.93±0.46 0.048 6d 4.25±0.61* 5.62±0.43 0.041 9d 2.43±0.21* 3.75±0.54 0.037 12d 1.12±0.31* 2.52±0.29 0.034 15d 0.56±0.51* 1.16±0.27 0.02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儿的GMFM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的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的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相比,P<0.O5;②与甲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站立(分) 走,跑,跳(分)乙组(n=28)治疗前 37.23±2.52 15.52±3.2治疗后 64.71±2.75①② 30±3.42① ②甲组(n=28)治疗前 38.26±2.65 15.34±3.13治疗后 45.12±2.72① 23.3±2.62①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ROM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RO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儿的ROM明显大于甲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ROM的比较

3 讨论

跟腱延长术是临床上用来矫正痉挛型脑瘫患儿足跖屈内翻畸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软组织手术,它可以显著地改善该病患儿跟腱挛缩的状态,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但临床实践表明,该病患儿在接受跟腱延长术后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从而不利于其术后的身体恢复。该病患儿术后出现的疼痛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小腿三头肌及足背皮肤痛。此类疼痛主要是由于患处长期用石膏进行固定,压迫皮肤感受器导致其感觉异常、痛觉过敏,或术后伤口延迟愈合并分泌大量的炎性物质及渗出液所致。2)肌肉软组织痛,包括腓肠肌、胫前肌及韧带疼痛。此类疼痛主要是由于肌肉软组织被石膏长期固定后出现粘连、被拉扯,或手术处的组织出现纤维化所致。3)关节痛,包括膝关节和踝关节痛。此类疼痛主要是由于关节的长期制动导致关节腔内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再次活动时相互挤压和摩擦所致。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即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它采用最新的光电技术,对人体组织的有效作用深度可达5cm以上。其镇痛原理是:一是利用光电磁作用、光电学反应作用等对机体进行刺激,从而起到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扩张血管、促进机体产生活性物质、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等作用。二是通过局部温热作用来调节患者的植物神经系统,促进其淋巴系统循环,调整其机体的状态,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3]。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治疗,乙组患儿的VA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患儿,其GMFM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患儿,其ROM明显大于甲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上对行跟腱延长术后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采用常规疗法和超短波治疗仪进行镇痛治疗的同时,加用超激光物理因子疗法对其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症状,提高其运动能力。

[1]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500.

[2]徐城,杨晓秋,刘丹彦.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在临床疼痛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3).

[3]张帆,吴小红.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7).

R453

B

2095-7629-(2017)6-0033-02

猜你喜欢

跟腱治疗仪脑瘫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跟腱炎及跟腱周围炎的预防
脚使不上劲或因跟腱断裂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封闭治疗跟腱炎的解剖学基础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训练需防跟腱损伤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