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7-11-29郑林平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郑林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引 言

数学属于课程中难度较高的科目,甚至贯穿于全部学习生涯,同时,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根据新课改标准得知,x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其未来为持续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将其以特殊的手段加以改进,以便学生高效吸收,形成学习的兴趣,进而迸发出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深思的方式激发其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整体素质。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讲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游戏作为小学生热爱的事物之一,教师能通过游戏传授相应的知识点,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平均数知识点教学课堂就能够引入游戏环节,教师可以购买一定数量的毽子,并将全班分成双数组,两两配对,例如A组两人,B组三个人,比较一分钟内每组的踢毽子总数,比赛结束后会有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比赛规则有失公平,教师可以反问其原因,学生会认为B组人数较多,因此赢得比赛是理所应当的。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学生如何比赛才更加公平,如果学生提出平均到个人数量,教师则达到目的,否则教师可以自行引出此方式。最后,學生会逐渐明白平均数的概念以及算法,甚至教师可以将加法以及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融入进去,帮助多少预习以及复习。学生在好奇心的带动下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教材内容,通过互动交流完成学习目标。

二、加强学生自信心

小学生在面临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经常反复思考数小时也无法得到答案,进而自信心消失,开始惧怕数学科目。现代化教育不仅是卷面成绩的提升,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应及时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动向,了解其内心需要以及面临的困惑,及时为其解决。例如:某位同学遇到复杂计算题而头疼,甚至开始变得烦躁,教师应立即予以开导,鼓励其耐心研究,即便学生具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也不应提出质疑,而是和谐交流,并共同尝试是否能得出答案,最后与学生进行相关探讨,分别指出学生所提问题当中的可行性与片面性,可以让学生继续进行相关的研究,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如此以来,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保留,而且纠正思维的错误,整体素质得到发展。讲解每一知识点时附带其他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知识的关联性,同时达到复习甚至预习的功效。关键的是,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思考内在关系,允许其小组讨论,鼓励其发挥自身想象力,给予其认可,最后教师再进行讲解,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往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其获得更高的分数。但是,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因此,本文提议,教师应在备课阶段设置数个合理且具有引导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细心观察其思维方向,及时予以引导,避免学生的思维方向背离题目,提高学习效率。此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听取教师的意见和思路,进而提升学生个人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四、举办竞赛

小学生性格好强,热爱攀比,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特征来提升其学习动力。例如:取消常用的考试形式,而改变为数学竞赛,计算能力比赛、想象力比赛等,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而促使其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应适当设置奖励,诸如笔芯、笔袋、橡皮擦、尺子等,吸引学生目光的同时给予其自信心。

五、加强分析问题的反思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未达到优秀,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保证其学会举一反三。所谓分析问题的反思习惯,具体是指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几何变化的内容时,教师应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再将思维禁锢于数学教材之中,也不能过于单调地讲解几何变化的概念,而是促使学生开动大脑,在脑海中模拟平面图形变换后的形态。通过如此的思维引领,并与教材中的具体概念相结合,方可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本质。小学数学教材中,通常含有猜想环节。因此,教师更应拓宽学生的思维,不应使其学习某章节内容时忽略与其他章节的相关性,进而打造出科学、完整的知识框架,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告诫学生,不仅需要分析知识点的本质,同时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不同的题目具有相应的解决手段,甚至相同的题目也会出现多种手段,进而要求学生从中探索最佳方案,并结合自身答题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手段,从全方面解决问题,帮助其快速成长。例如:小数的混合运算知识点中,学生可以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再解题;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能够先提取公因数再解题,不仅有效加强解题效率,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课堂操作探究,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事物具备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当把握这类特征,以数学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创造能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情景,促使学生在实践阶段实现知识的构建。比如,教师讲解正方形等几何单元的时候,可以引申出部分故事促使学生思考:灰太狼送给红太狼几根金属条,红太狼打算将这些金属条拼接成不同形状的图案,那么四根金属条可以摆放成几种图形或者体。学生接收到这类动画形式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他们会拿出事先备好的金属条尝试摆放,或者与同学相互探讨最终摆放出三角形、正方形。同时,教师可以点明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二者的共同点以及差别。最后学生会了解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三根金属条,要求其中一根金属条大于另外两根之和,让学生自行尝试拼成密封三角形,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必定会发现三根金属条无法实现这一目的,进而得出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应大于第三边”规律,同时还可以衍生出“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操作时间,促使其探索规律,得出结论,如此,学生不仅能实现知识建构,同时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裕华.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J]. 文理导航, 2013(21):36-36.

[2] 关淑菊.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 新课程(上), 2016(3):00132-00132.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