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2017-11-28毛迪锐张卓睿常凯孙广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微课教学改革

毛迪锐+张卓睿+常凯+孙广仁

摘要: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等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可以解决实验教学中“老师少”“学生多”;“仪器少”“学生多”而引发的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实验教学;森林食品检验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发展,食品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在校期间的实验教学来培养。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验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反哺”课堂教学。目前,食品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是由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实验内容或者学生按照实验讲义操作,从而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模式无益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食品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方式改革。

《森林食品检验学》是北华大学林学院食品系的学科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系统讲授森林食品检验的原理与方法,而《森林食品检验综合实验》主要是巩固和加强《森林食品检验学》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森林食品产品质量控制与评价、新产品研发所需的基本手段与技能。以《森林食品检验综合实验》为例,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课前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微课,了解实验内容,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独立完成实验,课后撰写实验报告。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操作和课后总结,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森林食品检验综合实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一、微课

微课,又称微课程。微课最早在1993年由美国教授勒罗伊·A·麦格鲁提出。2008年,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某个简要的中心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微课可以实现在线教学、远程教学,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巩固知识提供条件。

由于研究领域和研究背景的不同,目前国内学者对微课概念、微课时间、微课表现方式、组成微课资源、微课应用领域等问题并不统一。但都基本认同微课具有5个特点:(1)目标单一;(2)内容短小;(3)时间短;(4)结构良好;(5)视频格式。

二、《森林食品检验综合实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实验微课主要包括微视频和微教学资源两部分。微视频的设计包括:选题、细化知识点、教学设计、撰写脚本,微视频的拍摄以及微视频后期的剪辑;微教学资源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和微反馈,可以穿插在微视频中体现。

(一)选题

选取一个好的主题,是设计和制作微课的前提。选题时尽量选取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森林食品检验综合实验》项目中的设计性实验项目——《森林食品发酵特性试验》是利用山野枣、枸杞、糯米为原料,当三者比例固定时,考察不同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糖度、酸度、酒度及抗氧化性,糖度、酸度、酒度的测定方法在其他实验中学习过,因此将新知识点——抗氧化性的测定方法作为该实验微课的教学主题。

(二)细化知识点

测定物质抗氧化性的方法有很多:如清除羟自由基法、铁离子还原法、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等,其中DPPH法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517 nm波长附近DPPH自由基有最大吸收峰,DPPH自由基与抗氧化剂发生反应后,在517 nm波长处的吸收值减小,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吸收值减小程度呈正比关系,可以通过吸光度值说明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分光光度计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具有操作简单、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要求学生掌握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因此将这三部分作为主要知识点进行细化。

(三)教学设计与撰写脚本

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微视频的教学过程,明确课程的导入、正文讲解、总结、微练习,微反思、片头和片尾各部分的内容、时间和展示形式,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收集素材。《森林食品发酵特性试验》的教学设计包括6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

(四)微视频的拍摄

微视频是微课程的主要展现形式,也是微课程制作的重要环节。我们使用高清摄像机对教师讲授内容和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利用后期剪辑,合成微视频。本实验的具体拍摄内容见表2。

(五)微视频后期的剪辑

微视频的画面主要由图片、图像、文字、讲解、背景音乐、动画、视频等组成。视频录制完成后,需要对视频进行剪辑,使得图像、文字、声音、影像之间相互组合、搭配。将前期收集的素材组织起来,在剪辑视频过程中,整合文字、图片、课件、动画、视频等内容,如操作原理采用PPT形式进行说明;仪器的结构采用图片、动画形式加以说明,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在整个视频中,解说要求吐字清晰;視频中可以适当穿插思考题作为微练习、微反思,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微视频经过剪切、合并,最终形成内容完整、短小精炼、形象生动的实验微视频。

三、结语

微课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全新教学模式。网络平台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多元化信息;而且加强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增强实验学习的主观目的性;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便于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根据北华大学林学院食品加工实验室和食品检验实验室的现有条件,拍摄制作《森林食品检验综合实验》的微课,我们将在食品系2015级学生进行实验微课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实验微课内容,以便将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微课教学改革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