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藏区教育扶贫的困境与路径创新

2017-11-28高鸿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路径创新教育扶贫

高鸿

摘要: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力度,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了解甘孜藏区教育扶贫的困境,有助于进一步掌握藏区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厘清藏区教育发展思路,从而创新思维,找到适合藏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径,对研究藏地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甘孜藏区;教育扶贫;扶贫困境;路径创新

甘孜藏区地处康巴藏区的核心地带,是川西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尤以历史悠久的藏民族文化备受关注,但受限于自然环境、交通不便、社会生产力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该区域一直是四川省经济落后和社会生产力欠发达地区之一,也一直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关注的扶贫区域。随着四川省扶贫攻坚十大战略工程的深入推进,攻坚力度的加大,各项利民惠民扶贫政策的深入落实,甘孜藏区的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但纵观其扶贫现状,最薄弱的还是教育扶贫,其基础硬件配套和师资建设等软件还跟不上新形势下对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而教育扶贫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甘孜藏区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内核和工作中心。

一、甘孜藏区教育现状

甘孜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类别构成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中等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见表1)。

结合表1统计情况和甘孜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学校数量和规模指数整体偏少

甘孜藏区总面积近15-3万平方公里,全区所辖17个县,325个乡(镇),267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10万,加上流动人口达到130万。全区现有普通高中19所,初中33所,小学555所,幼儿园356所,从数量上来看,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学校数量以城镇居多,占到全区所辖学校总数的2/3,而广大偏远的农牧区,学校数量整体偏少,适龄儿童入学困难、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严峻。从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上来看,甘孜藏区目前只有3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远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规模指数上来看,除城镇以外,广大偏远农牧地区的中小学规模小,生均占有校舍面积、绿化面积、体育设施面积不足,生均享有的教育资源少,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教学软件设施达不到教育部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在校生人数偏少,适龄儿童入学率低

对于一个拥有130万人口的甘孜藏区来说,基础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56000余人,在校生人数规模整体偏少。据不完全统计,城镇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以上,广大偏远农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40%,形成了城乡适龄儿童入学率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学前教育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低,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提升整个甘孜藏区的人口文化素质。

(三)专任教师指数配备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从甘孜藏区所辖的中小学情况来看,专任教师指数严重不足,大班教学问题依然严峻,教师的管理负担、教学负担重,不利于精细化管理和精英教育的实施。由于受高原地理环境、交通不便、生活物质缺乏、教师待遇低等诸多因素影响,专任教师提前病退、转岗、调离等现象较多,造成一些偏远农牧区出现有校无师的情况。专业人才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甘孜藏区基础教育最大的桎梏。从基础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和学缘结构来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不足20%,具有中等专科学历的专任教师占到80%以上,专任教师的学历和学缘结构良莠不齐,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不利于甘孜藏区整体基础教育实力的提升。

(四)民间办学实力弱

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性,民间办学实力偏弱,民间资本整合于教育发展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可用于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民间资本不足。甘孜藏区内没有实力较大的民间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受消费市场和交通不便的制约,其自身发展艰难,可供挖掘的民间兴学资本少;二是对民间办学的行政性限制措施多,使一部分外引办学资本政策性流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甘孜藏区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五)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后劲不足

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甘孜藏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跟不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二是受地域环境影响,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用性和创新性不足,符合地方需求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优势和特色;三是受交通不便和近几年招生政策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生源不稳定,招生规模呈现下降趋势。

二、甘孜藏区教育扶贫的困境

纵观甘孜藏区的贫困因素,既有物质资源的匮乏,又有人力资本的缺乏。物质资源的匮乏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人力资本的缺乏从根本上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因而,开展教育扶贫,提高教育质量,为市场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对推动甘孜藏区地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所谓教育扶贫是指通过教育来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目前,甘孜藏区教育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都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扶贫政策向教育的倾斜不够

针对贫困现状,甘孜藏区也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提出了六大发展战略:扶贫攻坚战略、依法治州战略、产业富民战略、交通先行战略、城乡提升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这六大战略的聚焦点和出发点都是基于摆脱贫困现状,但忽略了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可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为地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这一现实的推动力。因而,在教育发展中,甘孜藏区没有因地制宜提出一些改变教育现状的完善举措,并以政策性、纲领性文件加以强化。在教育發展的管理方式上也存在粗放式管理,在偏远农牧区甚至存在教师长期不在岗,学生长期不上课等现象,缺乏有效监管,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力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影响了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endprint

(二)“等靠要”思想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采用惯性思维,认为甘孜藏区是维稳安藏的前沿,国家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改变其落后面貌,在发展过程中“等靠要”思想严重,只求稳定,不谋发展。在“等靠要”思想影响下,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缓慢,财政收入低,教育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待遇落不到实处,师资力量无法扩充,教育事业发展举步维艰。甚至在一些地区,政府为提高政绩,挪占教育经费搞形象工程建设,挤占有限的教育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地方高校参与扶贫积极性不高

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甘孜藏区扶贫攻坚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校地协调不畅。地方高校集中优势资源为地方开展培训服务,在产业经济发展中“出好点子、谋好路子”,但好的点子和路子需要有项目和资金的支持,而地方高校用于自身建设的费用本身就捉襟见肘,拿不出资金用于地方扶贫,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在协调沟通过程中,地方相关办事部门存在“门难进、事不办”的现象,更谈不上划拨资金立项产业建设,带动农牧民致富了。其次是地方高校本身实力有限。甘孜藏区目前只有一所新建的民族本科高校,由于一系列自身建设还存在问题,如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还相对滞后,师资力量单薄,可用于指导行业发展和建设的学科领军人物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集中优势智力支持地方扶贫,而只能停留在浅显的扶贫层面,如捐款、捐物、开展教育培训服务等传统教育扶贫项目,因而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受到很大局限。最后是地方高校扶贫的动力不足,成本过高。地方高校的教师平时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派驻地方进行教育扶贫的教师,一般都是相关学科的带头人。学科领军人物派驻地方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利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同时学校还要承担扶贫教师在扶贫期间的培训费、课时薪酬和往返的差旅费等,无形中增加了财政开支。

(四)社会参与扶贫发挥作用有限

目前,贫困地区扶贫的主体仍然以各级各类政府为主导,而社会参与扶贫的力量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社会性的扶贫济困活动在我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了,但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解决贫困群体的燃眉之急,并没有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目标。我国现行社会扶贫形式多样,包括定点扶贫、对口扶贫、企业扶贫、社会组织扶贫、国际机构扶贫和個人扶贫等。纵观甘孜藏区社会扶贫的实施,还存在一定问题。首先,甘孜藏区社会扶贫影响范围小、扶贫机制不健全、贫困状况调查研究少;其次,存在重复扶贫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受制于社会相关组织自身事务的影响,对扶贫事项的相关跟进不及时,大多数怀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往往存在走马观花似的扶贫。因而,甘孜藏区社会扶贫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不利于扶贫的精细化管理和操作。

三、甘孜藏区教育扶贫的路径创新

(一)加强政策倾斜,提升教育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并将教育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针对甘孜藏区扶贫的现状,政府在制定相关扶贫政策时,应当将教育扶贫作为政府扶贫攻坚的第一要务,只有从根本上振兴教育事业,才能从思想上改变人们对贫困的认知,不断提升人们致富的能力。政府在政策上向教育扶贫倾斜有两种途径:一是制定完善的师资引进政策,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更多的专业师资力量,内部培养重在培养藏汉双语人才,外引重在通过提高待遇引进高素质教师专业人才;同时要不断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结构,以人才吸引人才,以人才培养人才的方式,为藏区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教师人才储备,不断提升教育的软实力,继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为进一步改善甘孜藏区的办学条件,政府要继续提高教育事业发展的财政性经费投入比例,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的年龄结构,配备足数的学龄儿童入学的学校指数,如在农牧区开办更多公立性质的幼儿园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学校,保障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时通过财政性拨款加快推进以乡(镇)为中心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提供完善的入学服务保障,妥善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距离远的问题。投入经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加快硬件建设,同时针对甘孜藏区学生,提供更多减免政策,鼓励藏区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并拓宽就业渠道,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定向就业的机会,为甘孜藏区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从而推动藏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鼓励高校参与,发挥智力优势

要充分发挥甘孜藏区新建民族本科高校的智力优势,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兴建一批符合藏区发展实际的定向紧缺专业,加强订单式人才和定向人才培养力度,为藏区建设输送更多的建设人才。充分发挥高校产学研优势,吸引内地高校深入甘孜藏区开展产学研项目,地方政府应从人力、物力上提供有力支持,鼓励高校教师深入藏区腹地开展项目,将潜在的项目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能力,并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建立高校参与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和责任意识。本地高校应建立定期定点的扶贫机制,如大学师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利用高校自身的智力优势和文化优势,解决一些教育扶贫中的迫切问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服务社会内化为大学师生的内在品德。同时将教育扶贫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一种责任意识加以强化,不断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结出新硕果。

(四)引入“互联网+”,缩小教育培训时空界限

“互联网+”的深入推广和应用,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带来了无限机遇。甘孜藏区教育扶贫应该结合藏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引入“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化、平等化、开放化优势,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甘孜藏区可结合农牧业特色,利用大数据优势,开展线上农牧民教育培训,以技术传导和思想提升为基础,提高农牧民从事农牧业生产的技术能力。同时可利用电商平台,为农牧民开展“互联网+电商”培训,将甘孜藏区天然绿色无污染的农牧产品通过在线销售形势推广出去,提高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继而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将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力,从根本上提高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能力。

(五)创新扶贫思维,扩大社会参与

我国的扶贫开发行动,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最底层扶贫实践实施,都一直是政府主导的惯性思维模式。政府主导扶贫虽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资金投入过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甘孜藏区的扶贫事业,尤其是教育扶贫,在新形势下很难单纯靠政府力量取得新突破。同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持续发力,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变迁对扶贫攻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藏区贫困农牧区“空心化”、贫困人口需求多样化等特殊情况真实存在,这就迫切需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甘孜藏区扶贫实践中,从而更新扶贫理念,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扶贫精准度及针对性。社会扶贫作为一种与政府扶贫相区别的扶贫模式,在行动主体、行动目标、行动内容及行动方式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可以更好地保证我国扶贫开发的长效性和科学性。创新扶贫思维,扩大社会参与,尤其是建立社会参与的扶贫长效机制,是推动甘孜藏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社会财力、人力、物力,对推动藏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径创新教育扶贫
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从“南海仲裁案”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管理创新探讨
教育扶贫视域下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