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2017-11-21黄举泮

关键词:政治学科实践策略核心素养

黄举泮

【摘要】 2014年4月8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自此掀起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学科素养是一门课程的重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于提升其综合素养具有基石作用。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对学生法律意识、公民意识、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政治观念、正面思想观念的学科内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本文结合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就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途径和策略作出了统筹分析。

【关键词】 政治学科 核心素养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0-075-02

1. 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定义

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门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学科理论的知识、技能、心理特征和实践能力等,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密切联系,是学生素质与人格的基石。传统应试教育中忽略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思想与能力的重视程度不高。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诸多教育工作者重点探究的教学方向。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思想政治学科中学生发展方面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要求。其界定包含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理论、课程内容等方面,主要与学生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自我意识挂钩。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赋予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新的定义,要求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爱国意识,并拥有独立人格和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

2.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

思想政治学科是学生高中阶段的必学科目,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自身精神需求的认识不足,盲目迷信习题教学、应试教学,导致学生的政治思维僵化,不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了出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非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与其它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具有直接而深入的作用。思想政治课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

3.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3.1结合教材案例培养学生认同感

政治学科教材中有很多具体案例,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石,挖掘其中的政治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情感体验,以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道路、核心价值等产生政治认同,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我国政治制度的章节内容时,教材上有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的具体分析,如教材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政党制度是“用史实印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是历史形成的”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概念的整合和探究,构建对教材内容的新认知,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完成新课标制定的学习任务。并在今后的政治生活中培养基本政治敏感度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3.2深度分析政治学科的理性精神

思想政治学科的观念教育具有综合作用,能够结合其他科目的文化、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理性精神与感性思维的桥梁,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政治学科是感性思维与理性精神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挖掘理论知识背后的深层内涵,深度分析政治学科的理性精神,要“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通过科学的授课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形成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深入探究中强化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根据自身实际,养成多元、开放的政治学观念。要让学生成为独立健全的社会人,就需要学生在教学中达到内外一致,独立思考,面对问题用理性思维分析,尽可能公正和客观。例如,在学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一课时,教师采用“南海问题”相关事例展开研究,让学生分析我国南海常受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觊觎的原因,通过具体事件论证。学生会搜集如“2014年5月8月菲律宾扣押我渔民;越南多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多次冲撞我国正常作业的船只;印度边防军越过中印既定边境,入侵我国洞朗地区。”等资料来深入探究此问题,并可能产生偏激想法。教师应当适时引导,让学生理性思考,在维护我国利益的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政治情感,让学生理性爱国,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和素质的中国人。

3.3深化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思维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学生日常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整合,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传统政治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无法解决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种种思想问题,给学生的生活和实践造成了阻碍。为切实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让学生将政治素养内化为自己行为准绳,就需要教师建构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课内外资源展开自主探究式教学,启发学生的政治思维。法制意识是学生政治素养的底线,学生对于法律需要持有认可、崇尚与遵从的态度,并明确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感悟,促进政治思维的发展成熟。例如,在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搜集正、反面事例,就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展开分段式分析,并就解决类似问题提出具体建议。这一类问题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通过对事件的思考和交流,学生能够自行总结、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让学生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将法律规范作为行为准则,在遇到侵权行为时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逐步养成健全的法治意识,知法懂法,成为社会的好公民。endprint

3.4在教学中反思,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教师展开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方向。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教师遵循更高的职业道德,培养更完善的学科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教师的教学工作并非日以继日的课堂教学,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少走弯路,为学生提供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锤炼自己的语言,将学术性的、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智慧型语言,让学生能够听到即为理解,加快理论知识的转化率,帮助学生构建核心素养综合能力。同时,教师需要转化教学方式,如采用开放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潜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提高核心素养。人的知识品格都是不断完善的,思维方式也是逐渐变化的,合理的政治学课堂能够构建促使学生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帮助学生讨论、发展、分辨、构建,最终升华学习内容,达到提高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3.5加强政治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还需要结合课内外资源,加強政治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所思所想中去,让学生在社会公共事务的实践活动中,承担公共责任,在身体力行中加强公共意识,丰富精神世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接近成年人,但受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很容易产生偏激的情感状态。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就要重视学生的政治学科体验,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美。如在学习《走进文化生活》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定一定的范围,如校园内,让学生自行合作、设计文化活动,如校园巡展等,并为学生提供充分支持,如为学生提供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平台,让学生搜集活动资料并拟定文化主题,供广大师生传阅与欣赏。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就活动的主要内容展开讨论,在活动顺利开展后,让学生记录自己所思所想,就活动实践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政治学科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在完成获得的成就感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而构建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系统。

[ 参 考 文 献 ]

[1]牛学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2):8-12.

[2]周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6(1):52-53.

[3]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09:40-43+48.

[4]罗华莲.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7:97-99.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学科实践策略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引导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政治学科教学体系构建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多媒体信息工具在政治教学中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