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测试模式

2017-11-14董睿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信度评分

董睿

(沈阳建筑大学国际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

试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测试模式

董睿

(沈阳建筑大学国际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

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策略多样,然而测试评估方面,尤其是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由于受到学生水平、人数、以及教学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在测试方式及结果方面,难免差强人意。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力求通过对常用的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中,发现一种更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可操作性更强的测试方式。

口语测试;初级口语;信度

1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测试现状

在语言教学中,历来重视语言的输出功能,隶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亦是如此。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日益受到重视,故而,如今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以及对于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核,就显得日益重要。然而,目前口语测试则受制于教学环境,课程进度,教学对象,考试形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口语测试的形式和手段方面仍存有探讨的余地。

目前,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对于汉语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考察的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故而,本文以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的平均水平为参考,归纳出常见的口语测试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朗读:朗读部分即命题者给出词汇、句子、或者语段,让学生朗读,意在考察学生对于语音、语调,语气的掌握,甚至于通过重音及停顿等,了解学生对于语意的掌握程度,从而进行打分。朗读形式在初级水平的口语测试中最为常见,可操作性强,效率高,评分标准方面,与其他测试形式相比更易把控,但是测试方向主要强调语音语调,并不能起到综合考量学生的语用能力的作用。

(2)问答形式:问答形式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的形式,通过问答过程中观察学生对于问题的反映及作答情况,给予评价。问答测试,由于问题的随机性,可以最直接的反映出学生在模拟自然环境对于问题的反映及应变能力,评分者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及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然而问答形式的随机性和自由性,不仅是对学生有影响,在问答的过程中,教师也容易受到测试时问答环境的影响,在问题的难易程度的把控方面会受到主观因素,诸如情绪,学生状态等的影响。

(3)语篇表达:包括角色扮演、看图说话、话题表述等。角色扮演是给出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依据情景,自行安排角色,设计对话内容;看图说话,给出一幅或一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描述;话题表述,给出话题,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或叙事或表达观点。语篇表达测试过程为教师考前提前告知题目,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测试时,教师则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语篇表达是不仅意在语音方面考察学生,同时在表达中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语言要素的掌握情况,诸如语句的运用是否准确,是否能使用更高级的词汇丰富表达的内容等。可是语篇表达的测试形式也有弊端。首先,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话题表述,均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最真实的反映;其次,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易出现学生背诵准备内容的情况,影响测试效果;再次,测试时间有限,而语篇表达,个体测试时间较长,若测试人数过多,则难以实现。

2 口语测试信度的辨析

在对于常见口语测试模式的发掘中,不难发现就初级阶段的口语测试而言,上述形式测试重点明确,也颇具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考试效果及信度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口语测试为人为评分,即使在有评分细则的前提下,评分人(一般情况下为口语课授课教师)也难免或多或少受到情感、精力以及所处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评分时产生偏差。以教师主观情绪为例,通常情况下,口语测试的评分人即为口语课老师,通过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的相处,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对于测试中学生的表现会有一个初步的预判,这有助于与学生的交流中帮助教师把握对话难易程度的尺度,但另一方面,这种先入为主的态度,比如平时表现较为出色的学生,教师的心理预判分通常会高于课堂表现平平的学生,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教师针对测试结果本身的客观评判。

其次,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是面对面作答,学生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影响发挥。通常情况下,学生面对考试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紧张的情况。而口语测试中,学生面对老师,其表现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这种直观的感受,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口语测试时,经常会遇到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颤抖,或者因紧张而张口结舌、不知所措的情况,而这样的表现,必将影响到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再次,受制于考试的时间安排及相关要求,并不能给与学生充分的表达时间。口语测试与其它考试课程一样,通常被严格的限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然而从测验与信度的角度而言,测验越长,题目越多则信度越高,考虑到测试学生人数,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将测试内容丰富化,学生在表述时受制于时间,也做不到充分表达所讲内容,如此必将影响测试的信度。

最后,考试环境限定了出题者的出题范围及测试形式。口语测试,力争还原在真实环境下的,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体验。卡洛尔曾提到“考生承担的所有任务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对考官的刺激做出典型的、例行的反应。”故而在考试的环境下,真实性的要求通常难以实现。比如在初级阶段常见的对话情景为购物、出行、问路等,然而在测试时,并不能真的要求学生外出买东西或打车,只能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日常情景,在模式化的测试形式中,汉语实际运用方面的能力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呈现出来。

3 如何设计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口语测试

首先,注重课堂上的语言输出,并将其作为口语测试中的一项计入最终口语测试的成绩。前文提到过,由于受时间及考试场地的限制,在集中进行口语测试时,考试形式、内容及时间均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信度。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丰富测试内容,促使我们思考,进而找到了从课堂借用时间的方法。将语段表达列为平时考核项目,在课堂上将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作为个人展示时间,教师将这一部分划定在最终考核范围内,并为学生打分,计入最终考核分数,这样既能为最后集中测试部分节约出时间,又能丰富考试内容,提高测试信度。

其次,集中进行测试时,以统一的要求及评分标准来评判每一个学生,保证效率及有效性。初级阶段,语音语调是口语测试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朗读部分不可缺少,初级阶段学生涉及到的词汇相对简单,语法及语用知识也并不丰富,问答部分也多以单句为主,对错相对明晰,在测试前,制定好统一的评判标准,有据可依,有助于做到评分的客观公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评分效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两位评分人,同时给学生打分,或者将口试内容录音,事后通过听录音再次打分,将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最后,测试时,注意气氛的调节,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在考试时难免产生紧张情绪,面对评分教师时更是如此。在测试开始时一两句简单的问候,提问时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考试信心,顺利的完成测试,保证测试的信度。在测试结束时,对于每个学生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测试是为了考核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但身为教师更希望的是学生在参加测试的同时,对于自己的不足有所认知,为下阶段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1] 赵琪凤.汉语口语测试的信度研究与教学启示[J].汉语学习,2012,(5):89-94.

[2] 许希阳.汉语口语测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5):39-45.

H195.1

A

1003-2177(2017)09-0049-02

董睿(1989—),女,辽宁沈阳人,研究生,讲师。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信度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大学生积极自我量表初步编制
双周最佳阵容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墨子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