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学课程实施“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7-11-08刘宝林刘剑刘海洲鲁光宝汪金宇卢国清

智慧健康 2017年15期
关键词:改组治疗学中医药大学

刘宝林,刘剑,刘海洲,鲁光宝,汪金宇,卢国清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佳木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佳木斯市中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针灸治疗学课程实施“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刘宝林1,刘剑2,刘海洲1,鲁光宝1,汪金宇1,卢国清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佳木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佳木斯市中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目的针灸治疗学实施“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4级针灸推拿专科1、2班,随机分为教学改革组14级1班47人(简称教改组)和14级2班为传统教学组44人(简称传统组),采用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评估比较两组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教学结束后,成绩比较,教改组明显优于传统组,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针灸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针灸治疗;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教学;教育模式;应用研究

0 引言

“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是将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或实验)室,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讲课示范和操作训练同步进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1-2]。强化实训实践能力是衡量针灸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3-4]。近年来,各医疗单位对毕业生临床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具有诊疗常见疾病的基本能力,因此在针灸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我院于2015年初开始对2014级针灸推拿专业的专业课程实施“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针灸治疗学课程是针灸专业课中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教学旨在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掌握中西医基础、经络腧穴、针灸技术的前提下,充分锻炼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思辨、应变及沟通能力,是针灸治疗学教学的关键环节[6]。学好本课程对步入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和提高针灸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临床和社会的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对针灸治疗学课程实施“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教学模式,寻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路径。本文对2014级针推学生的针灸治疗学课程实施“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对其针灸治疗学教学的师资团队组建、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修改、实训室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等教学具体实行过程等[7],不再赘述,只对具体方法和效果评价进行阐述。

1 研究资料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4级针灸推拿专科1、2两个班学生,随机分为教学改革组14级1班47人(简称教改组)和14级2班为传统教学组44人(简称传统组)。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教学方案

针灸治疗学总课时80学时。其中黑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4级针灸推拿专科1班47人为教改组,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和实践课时各为40学时,在实验室上课。14级针灸推拿专科2班44人为传统组,其中理论讲授为62学时,在教室上,18学时实践课在实验室上。两组均采用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评估,理论与技能考试(两组试卷与试题相同)成绩各占50%。

2.1 教改组

在实验室上课,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经络腧穴模型人、仿真人体模型、针灸头部、臀部、肢体模型、人体经络腧穴挂图及在人体上讲授,进行病证诊断、辨证治疗选取主穴、随症加减配穴及针刺手法操作等示范,选取典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通过演示、提问、情景教学等,学生学做师生互动,接着通过学生自身和相互间模拟医患角色取穴练习,在模型上及人体上针刺和手法模拟操作,教师逐一指导、纠错示范,学生进一步训练,按照讲、示、学、做、纠、改一体化的教学流程,来完成课堂教学、实训过程,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实训出现共性问题。写出实验报告。

2.2 传统组

理论讲授在教室上,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几节理论课后去实验室实训,教师示范,接着通过学生自身和相互间及模型进行病证治疗主穴、辨证加减取穴及针刺手法操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写出实验报告。

3 成绩评估统计结果

通过成绩对比进行效果评价。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以黑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教教改组14级针灸推拿专科1班47人和14级针灸推拿专科2班传统组44人的针灸治疗学课程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为研究对象,将教改组和传统组的成绩进行整理并输入Exce 2003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其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3.1 教改组与传统组针灸治疗学课程的考试成绩比较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理论成绩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08,P>0.05),即采用两种教学方法,学生该门课程的理论成绩基本没有差别;实践技能成绩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5),即采用两种教学方法,教改组的实践技能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如表1所示。

表1 教改组与传统组针灸治疗学考试成绩比较

3.2 教改组与传统组针灸治疗学课程的理论成绩中关于及格率的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38,P>0.05),即采用两种教学方法,学生该门课程的理论成绩的及格率一样,如表2所示。

表2 教改组与传统组针灸治疗学考试成绩及格率(60及以上)的比较

3.3 教改组与传统组针灸治疗学课程的实践技能成绩中关于优秀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5),即采用两种教学方法,学生该门课程的实践技能成绩的优秀率不一样,教改组明显高于传统组,如表3所示。

表3 教改组与传统组针灸治疗学考试成绩优秀率(90及以上)的比较

通过对针灸推拿专科两个班学生针灸治疗学理论、实践技能考试成绩的比对分析,可发现“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不明显,但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效果显著,对于学生的知识拓展和社会实践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理实同步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上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有显著的效果。

4 讨论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突出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特色。针灸治疗学的教学重点及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及选穴处方、刺灸方法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针灸治疗学实施“理实同步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将讲课示范和操作训练同步进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互动引导,教师常通过演示、提问、将临床真实、内容全面的案例引入课堂,就所给案例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腧穴配伍和刺灸法等内容进行讨论,并在模拟人或同学身上进行定穴和手法操作演示,教师予以点评。对常见病,通过真实案例的诊疗过程,引导学生思考选择腧穴的依据、能否优化配穴方案等问题。通过对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的经典案例[8],进行分析和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9]。启发学生在理解操作的基础上记忆知识,是以临床操作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方法模式,实现了不再以教师为主导,应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10]。

针灸治疗学实施“理实同步一体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水平,且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点,为实现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1] 吕美珍.高职高专针灸推拿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J].教改创新,2012,(12):65-66.

[2] 刘强,严兴科,杜小正,等.针灸治疗学课程分段式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1):74-76.

[3] 董珍珍.独立学院针灸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10(34):76-79.

[4] 穆艳云,甘君学,董勤,等.PBL教学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260-261.

[5] 王珑,邹伟,于学平.浅谈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在针灸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针灸,2008,28(12):923.

[6] 侯小红,李世钊.《针灸治疗学》实践教学“针灸实操实验室”建设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2(9):142-143.

[7] 鲁光宝,刘宝林,梁玉昌,等.“理论实同步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针法灸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2):524-525.

[8] 张伟,王娟.案例分析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4):101-102.

[9] 刘世红.创新针灸学实践教学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4):91-92.

[10] 易明广,孟华,蔡荣潮.针灸推拿学一体化教学的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4):59-61.

Application Study on "Synchronous Integration Teach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Teaching Mode in Acupuncture Therapy Course

LIU Bao-lin1, LIU Jian2, LIU Hai-zhou1, LU Guang-bao1, WANG Jin-yu1, LU Guo-qing1
(1. Jiamusi Colleg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2. Jiamusi TCM Hospital,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on Directly Affiliated Hospital, Heilongjiang,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2)

Objective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 synchronous integration teach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cupuncture therapy teaching.MethodsDivid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lass 1 and 2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musi College grade 14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eaching reform group 47 cases, grade 14 class 1 (reform group),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44 cases, 14 grade 14 class 2 (traditional group). Evaluate and compa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cupuncture therapy teaching based on theory and practical skills test scores of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eaching, scores of reform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group, comparison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 synchronous integration teach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acupuncture therapy.

Acupuncture treatment; Synchronous integration teach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Education mode;Application research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15.044

刘宝林,男,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文系计划名称:2015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高职针推专业针灸推拿技术“理论实训同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性研究,(项目编号:XJJ2015065)

猜你喜欢

改组治疗学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龙湖
长白山之行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原因探究
列宁晚年著作《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列宁改组工农检查院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