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探讨

2017-11-08罗正永

智慧健康 2017年15期
关键词:几率开腹直肠癌

罗正永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 普洱 665000)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探讨

罗正永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 普洱 665000)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和预防对策。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结直肠癌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观察手术感染相关影响影响因素,以便于及时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中手术切口感染几率38%(19/50),在全部感染患者中,多数患者为开腹手术,和未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对比时,超重人数和手术时间、输血量等方面相对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讲,通过对其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包括:输血量的增加;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超重;长时间进行手术的患者等。对此,医护人员应该通过相关临床治疗、预防对策的应用,以达到减少感染几率的目的,确保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预防对策

0 引言

结直肠癌主要是指:患者直肠、结肠交界区域出现恶性肿瘤,近几年,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其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实现对肿瘤扩散的有效控制,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率[1]。然而,结直肠癌的手术属于有菌手术,使其具有较高手术切口感染几率,同时还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直接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结直肠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意在对其感染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便于制定相关预防对策和治疗方案,使其各项工作的开展拥有数据支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数据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结直肠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在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最小 42岁,年龄最大为83岁,平均(62.5±20.5)岁。在全部患者中,19例为感染患者,31例为未感染患者;42例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8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

1.2 方法

在进行本次研究时,需要将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同时分析其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利用临床资料和诊治数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统计,以便于更好掌握其影响因素,例如:年龄和体重、手术或性别等,通过对其全面研究,对患者手术方式和手术输血量、时间等进行了解[2]。

1.3 观察标准

按照临床相关判断指标和规定,其观察标准主要包括:BMI=kg/h·m2,其中BMI=患者体重指数,kg=体重,h·m2=身高平方,具体标准为低于23 kg/m2,或者超重不低于23 kg/m2。当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评判时,其标准为:患者发热超过38℃标准;身体部位位置出现压痛、疼痛症状;利用切口予以引流、通过穿刺抽取的方式提取脓液;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或影像学的检查时,结果显示存在感染情况等。以上均属于手术切口感染症状,可以将其作为观察重要标准[4-5]。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取SPSS 19.0软件予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具体表示为%、 ±s,而对患者予以检验时,其主要采取 和t的方式进行,P<0.05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切口感染与性别、年龄的关系[n、(%)]

2 结果

2.1 分析感染与患者年龄、BIM值、手术方式关系

当对患者年龄和手术切口感染进行对比时,其差异相对较小,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而对患者进行BMI值和手术方式研究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体重超过标准的患者感染几率较高,患者是否采取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均与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如表2所示。

2.2 切口感染与输血量、手术时间、年龄关系

当对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进行输血量、手术时间、年龄对比时,输血量和手术时间对比相对比较显著,使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年龄进行比较时,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表明患者出血手术切口感染时,和患者手术时间以及输血量存在较大联系。

3 讨论

表2 切口感染和BIM值、手术方式的关系[n、(%)]

表3 切口感染与输血量、手术时间、年龄关系[n、±s]

表3 切口感染与输血量、手术时间、年龄关系[n、±s]

切口感染 例数 输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年龄(岁)感染组 19 332.3±1.2 340.2±0.9 61.1±7.3未感染组 31 211.2±1.6 221.3±1.4 62.0±8.6 t 284.1252 330.0549 0.3796 P<0.05 <0.05 0.7059

伴随医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手术切口感染控制情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于重视,使其成为感染控制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在感染患者监测过程占据主要作用。伴随医疗环境和体系的逐渐优化,手术室内有关设施和设备逐渐迈向完整,只有对感染预防对策进行有效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几率。但是,当前多数医院并未对手术室进行全面监控,加之手术人员缺少较强防菌意识等因素,致使手术切口感染出现较大隐患,因此,对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予以分析显得极其重要[6]。结直肠癌属于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恶性肿瘤中常见一种疾病,根据有关研究文献发现,结直肠癌发病原因与患者遗传情况、饮食习惯等存在较大联系,其中手术切口感染则是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除了会增加患者通过之外,还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压力,使其具有较长的治疗时间,最终无法达到理想预后效果。当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有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因此,造成术后切口感染几率相对较高[7]。从实际上来讲,造成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时,其产生因素相对较多,往往和患者自身体质、开腹手术时间相关,其原因为: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时,其内脏通常会置于外界空间,使其细菌接触面积持续增加,而和腹腔镜手术相比,前者还具有切口长和手术时间长等缺点,一旦患者发生感染,则很难及时恢复健康。对于体质较差患者来讲,如果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患者身体机能恢复也会随之存在麻烦与困难,通常需要通过长期卧床进行休息和调养,使其感染几率不断增加[8-9]。因此,在本文研究中,选择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19例,感染几率为38%,与薛春丽等[1]研究结果相同。与此同时,因为患者年龄差距相对较小,在和未感染组患者进行对比时,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BIM值、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时,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体重超过标准的患者感染几率较高,患者是否采取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均与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根据临床试验发现,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如果患者手术时间较长,还会增加其输血量,造成切口感染几率的提高。为了对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其预防对策包括:如果患者病情相对比较稳定,且在经费合理的基础上,应该引导患者尽量采取腹腔镜治疗,同时与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积极沟通,通过相关教育宣传的实施,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及时消除,以保证手术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几率。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以下两点予以重视:一方面,对手术时间的控制,由于患者器官组织如果长期暴露于干燥环境,往往会遭受损伤,降低手术时间,可以实现切口感染的预防;另一方面,手术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状态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操作不当或失误的情况,确保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基于此,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相关人员需要对以上感染因素进行预防,通过预防对策的具体落实,以达到减低手术切口感染几率的目的[10]。

[1] 薛春丽,万琼,郭欣.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937-3938.

[2] Yang Jie, Peng Jinfeng.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of rectal cancer and preventive measures[J]. China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2015,13(20):15-17.

[3] 彭联明,叶锋.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2015,10(10):1496-1498.

[4] 周乐勇.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8):2-4.

[5] 郑学聪,苏志明,王长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手术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288-3289.

[6] Shen Zhong, Qiu Jianming, Yang Guangen, et al. Analysis of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incision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J].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14,24 (13): 3286-3287.

[7] 韩加刚,王振军,魏广辉,等.择期结直肠癌一期吻合术后切口感染预后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6):415-419.

[8] 牛文博,张娟,周超熙.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风险及预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7):130-131.

[9] 周淑珍,张丽华,张丽霞.舒适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5):537-539.

[10] 傅晓剑.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9):67-68.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Factor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LUO Zheng-yong
(Pu'er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u'er, Yunnan, 665000)

ObjectiveTo analyze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MethodsTreat 50 cases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as research objects,analyze their clinical data, and observe related surgical infection influence factor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m timely.ResultsIn-depth study on 50 patients showed,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was 38% (19/50), among all infected patients,majority was treated with laparotomy. Clinical data comparison showed, overweight numbers, operation tim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and other aspects we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non-infected patients, difference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factor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mainly includ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increase; laparotomy therapy; overweight; long time surgery. In this regard,medical staffs should be carry on relevant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infection probability and ensure early recover of patients.

Colorectal cancer;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Factor; Preventive measure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15.003

罗正永,男,汉族,云南镇沅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工作。

猜你喜欢

几率开腹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