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素和局部热敷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的meta分析

2017-11-07李俏俏王红艳薛金艳窦烨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6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肝素Meta分析

李俏俏+王红艳+薛金艳+窦烨

【摘要】 目的 探究肝素和局部热敷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方面的疗效, 为护理工作者在制定静脉留置针血栓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检索获得肝素和局部热敷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方面的文章, 用RevMan 5.1软件对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篇文献, 总计1474例患者, 其中肝素和局部热敷组(试验组)736例, 0.9%生理盐水组(对照组)738例。本例中合并效应量落在无效线的右侧, 试验组更有利于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的形成 [OR=2.80, 95%CI=(2.27, 3.47)]。漏斗散点图大致呈对称漏斗状, 表示不存在偏倚。结论 使用肝素和局部热敷的效应量大于生理盐水的效应量, 因此在使用肝素和局部热敷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时, 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 肝素;局部热敷;静脉留置针;血栓;meta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6.01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1]。当今, 为了减少患者的输液痛苦, 静脉留置针开始出现, 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其带来的副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比如穿刺时的痛疼感、血栓的形成、静脉炎的发生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在这一系列的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血栓的形成。为防止血栓的形成临床护士常采用肝素封管、局部热敷、生理盐水封管等措施来预防。本文主要系统的评价在使用肝素和局部热敷法与非肝素局部热敷法对静脉留置针引起的血栓的预防方面哪种效果更好, 旨在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更为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分别以肝素、局部热敷、留置针为检索词,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系列数据等;采用手工检索的方式, 对我国内地1997年1月~2016年12月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检索。

1. 2 文献筛选 纳入标准:①1997年1月~2016年12月国内发表的关于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研究。②随机对照实验(RCT)类文献。③有规定好的样本含量。④语言的种类为中文[2]。对所选取的每篇文献资料进行准确的质量评价, 删除数据不准确且质量较差的文献, 选择3名评价者对其进行不记名筛选评价。筛选的原则为临床试验且数据完整。最终从156篇文献中筛选4篇。试验组即采用肝素和局部热敷, 对照组即采用0.9%生理盐水。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5.1软件对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OR为效应指标, 计算出合并的OR值及其95%CI。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I2评估异质性大小, 如有异质性,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进行meta分析;如无异质性,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散点图分布成左右对称的漏斗状, 可说明不存在偏倚, 否则, 可认为存在偏倚。

2 结果

2. 1 文献检索的结果 在检索的156篇文献资料中, 经过筛选, 选择4篇符合要求的文献, 文献内容涉及的时间在1997年1月~2016年12月, 研究地点主要在中国内陆地区, 累计病例1474例, 试验组736例, 对照组738例。各样本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将其合并, 通过meta分析可以得出试验组效应量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meta分析的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文献中有3篇RCT进行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共纳入1474例, 其中试验组736例, 有效数475例(64.5%);对照组738例, 有效数291例(39.4%)。本例中合并效应量落在无效线的右侧, 试验组更有利于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的形成[OR=2.80, 95%CI=(2.27, 3.47)]。漏斗散点图大致呈对称漏斗状, 表示不存在偏倚。

3 讨论

静脉留置的优势为管径大、阻力小, 并且在比较着急的情况时也可给患者进行输血或者输液, 因此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3-7]。其有一个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血栓, 研究其产生的因素多为留置针套管堵塞血管、血管内血液倒流回套管内、肢体制动和局部粘贴透明贴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 使得患者静脉血流速度变慢、内皮细胞结构遭到损坏、蛋白质吸附并覆盖于留置针外部套管表层, 同时血管壁遭到留置针损伤, 导致血小板被快速激活, 从而发生聚集、活化, 启动凝血功能, 导致血栓出现, 静脉血栓出现后, 血栓会粘附在血管壁、留置针导管内或套管尖端, 从而使得导管发生堵塞现象;如果导管不畅通, 则会使得抽取血标本比较困难, 假设用力过大则会导致溶血出现。同时, 导管在堵塞会拔管, 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就缩短了。如果栓子脱落, 或跟随血液流至到各个组织或者比较重要的器官, 从而导致器官形成栓塞或者坏死, 假设脱落的栓子进入到肺动脉, 就会出现肺栓塞, 另外其还可能引发广泛性微血管形成, 甚至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使用肝素封管成为临床护士常用的一种方法去预防静脉留置针引起的血栓[8, 9]。而另一种常见的方法则是局部热敷来减少静脉留置针血栓的形成。局部热敷提高了静脉留置针材质的温度, 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扰动, 蛋白质的吸附量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相应减少, 蛋白质脱吸附, 从而减少凝血因子发生的聚集现象, 使得留置针周围血栓形成率降低[10]。钱民全等[4]研究表明, 在0~37℃之间血液在旋转圆环内转动都会出现血栓, 而温度越低血栓形成的越快。另国外有研究表明, 局部热敷可有效防止早期血栓形成。

通过RevMan5.1软件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更有利于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的形成[OR=2.80, 95%CI=(2.27, 3.47)]。

本文存在以下的问题:①仅有3篇RCT文献纳入, 文献数量较少, 样本量也较小。②本文虽然采取了广泛的检索策略, 因条件有限未能获取未发表的文献的样本量, 有可能会导致发表偏倚。③本文主要针对国内人群, 缺少国外人群的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有可能会降低。因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综上所述, 使用肝素和局部热敷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方面的效果优于非使用肝素和局部热敷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的疗效。本文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纳入文献量不多、纳入样本量较少, 因此还需要更大规模、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对护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性建议, 丰富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1] 郭梅清, 李桂香, 黄思嘉, 等. 静脉留置针肝素钠封管液对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12):91-92.

[2] 李胜云, 郭渊博, 赵丽丽, 等. 局部热敷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及留置时间的影响.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2(4):3-5.

[3] 吴娟, 蔡文进, 刘伟英. 留置针局部加温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吉林医学, 2016, 37(8):2068-2070.

[4] 钱民全, 刘剑刚, 彭荣蕤, 等. 旋转时间对圆环中血液形成血栓的影响//全国第九届生物力学和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1:31-33.

[5] 朱恋, 王辰昳, 颜丽娟, 等.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 河南中医, 2014, 12(b11):247.

[6] 計惠民.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21):75-76.

[7] 黎燕清, 李卡露. 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新进展.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1):24-26.

[8] 胡大一, 孙艺红. 低分子肝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2):198-200.

[9] 王鸿利. 肝素与血栓形成. 临床内科杂志, 2008, 25(6):365-367.

[10] 盘桂英. 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19):218-219.

[收稿日期:2017-0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肝素Meta分析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在大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的Meta分析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