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安有机茶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调研

2017-11-04丁洁平王俊奇程永祥

茶叶 2017年3期
关键词:临安有机茶叶

丁洁平 王俊奇 程永祥

(临安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临安有机茶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调研

丁洁平 王俊奇 程永祥

(临安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临安是中国有机茶的发源地,开发有机茶已经28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高山茶叶资源促进临安有机茶产业稳步发展。作者拟通过对临安有机茶产业的调查研究,整理回顾临安有机茶发展的历史,梳理分析临安有机茶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临安有机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有机茶;历史与现状;对策建议

临安位于浙西天目山区,北纬30°14′,东经119°42′。总面积3126.8平方千米。2017年8月10日,临安撤市建区成为杭州的“第十区”。临安是国家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茶乡,境内有天目山、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7.8%。现有茶园面积6.5万亩,茶叶年产值3.2亿元。卓越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生产方式使临安茶业独具生态优势,因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例有机食品-东坑有机茶,开启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先河。本文主要介绍临安有机茶开发的历史,梳理有机茶产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 临安有机茶产业历史的简要回顾

1989年,环保部南京有机检查认证部周泽江(现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亚洲理事会副主席)、荷兰专家蒂姆·卡雷和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有关人员等一行7人到临安东坑、裴后茶叶基地考察。1990年,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与临安茶叶科技人员合作在东坑村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生产了第一批有机茶10吨,经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 SKAL(荷兰)认证出口荷兰,成为我国第一例出口有机食品。

1996年,李文校在临安原临目乡建立有机茶基地144公顷,并获得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认证。1997年,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民营有机农业研究开发机构-杭州临安有机资源开发研究所。1999年3月21-22日,由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主办、杭州临安有机资源开发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第一期有机食品培训班在临安青山湖召开,李正方教授和美国有机农业专家授课。同年11月15-26日,李正方教授在菲律宾举办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亚洲地区第四次科学讨论会和会员代表大会介绍了临安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临安有机资源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李文校作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农民代表出席了会议。

1998年至2003年,在临安有机资源研究所的带动下,临安东方茶业应用技术研究所、临安绿岛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也加入有机茶开发行列,分别在湍口镇、龙岗镇、岛石镇、藻溪镇等地累计建立有机认证基地178公顷。

2004年,临安东坑村茶农组织成立了有机名茶专业合作社,开始自主申请认证有机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认证面积达到133.3公顷。并于2009年提出申请,2012年获得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证书。随后临安有机茶生产稳步发展,认证基地面积从2004年270公顷稳步发展至2015年的730公顷,认证企业从2家增加到6家,先后参与认证的国内机构有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嘉禾认证有限公司。国际认证机构有瑞士IMO、德国BCS、美国OGBA等。

有机茶的开发为低迷期的临安茶业找到了一条发展新路,也使更多人了解临安茶叶。但由于有机认证的高标准和复杂性,以及对有机茶产业重视不够,临安发展有机茶近28年,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仍然不足。

2 临安有机茶产业现状

2.1 目前的基本情况

近两年,有两家小规模企业未能坚持下来退出了有机茶认证,东坑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认证面积也从133.3公顷减少到33.3公顷。至今,临安市尚有认证企业四家,颁证面积796.15公顷,转换期面积164.13公顷。其中国际认证479.75公顷,国内认证面积316.4公顷。据业务统计,截止2017年8月临安有机茶总产量897吨,总产值2130万元。其中内销有机名优茶产量6吨,产值350万元,出口有机茶891吨,产值1780万元。出口总量中欧盟(德国为主)占比约55%,美国约35%,其他国家约10%。

表1 2017年临安有机茶认证情况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效益优势不明显、企业积极性降低 从生产端来看,有机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投入、认证费用、检测费、转换期损失等方面。虽然未做精确地调查统计,但普遍反映成本显著高于非有机茶。其中出口企业仅检测(包括企业自检、商检、认证检)和认证费用一项,每年10~20万元。而实行有机生产后,由于肥力不足和病虫害损失导致产量减少30%以上。而从销售端来看,目前内销市场有机茶价格确实要高于非有机茶,但没有明显区分,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品牌知名度和感官品质。有机茶出口企业虽然都有自营出口证,但由于缺乏外贸专业人才和销售渠道,只能为外贸公司“打工”,不能享受出口退税优惠。出口有机茶价格虽比低农残茶叶高20%以上,但仍以低档大宗茶为主,平均价格约20元/公斤,并且多年没有涨价,有机名优茶出口增长缓慢。因此,现阶段企业实行有机生产主要是为了内销能够提升产品形象促进销售,外销保障销售订单(低农残出口快速减少),如果纯从效益角度考量,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2.2.2 有机标准实施难,技术壁垒挑战多 有机生产标准是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最高的标准,企业在实践中主要反映有三个方面的难点:一是有机基地管理劳动力需求大大增加,而劳动力紧张、成本高的现象难以缓解,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或管理水平下降;二是认证程序复杂,企业疲于应付。认证过程不仅需要细致的申请材料,也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台账记录,这些软件建设是企业一直以来所忽视的,因此要使有机管理的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难度不小;三是有机茶出口企业缺乏及时有效的技术手段应对国际检测标准的多变。随着贸易竞争的加剧,国际机构对茶叶检测的项目和标准不断变化。特别是欧盟,近几年先后增加了蒽醌、灭菌丹总量、高氯酸盐等项目指标。而企业对这些残留如何产生如何预防并不了解,有关技术部门也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2.3 市场氛围未形成,政策扶持力度缺 在我国有机茶发展初期,由于保障运行体系尙不健全,甚至出现放松认证标准、监管不严,假冒频出等现象,降低了有机茶信誉度。同时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茶品牌、茶文化宣传活动中,鲜有有机茶的声音。宣传力度的不足,使消费者对有机茶的认知模糊,常常把所谓的生态茶、野生茶与有机茶混为一谈。并且在多数销售终端的陈列、包装、价格等方面没有显著的标识体现。因此,虽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但有机茶的消费氛围仍然不浓。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中,对有机茶的扶持政策相当少。据对临安企业的调查,至今享受过两次有机茶专项财政补助,一是首次认证一次性奖励0.5万元,二是对连续认证10年以上的企业奖励10万元。

3 对发展临安有机茶产业的建议措施

3.1 加强对有机茶产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临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使有机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临安实施“城市国际化、产业现代化、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发展以有机茶为引领的有机农业,将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打造农产品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引起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有机茶等有机农业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美丽农业的重点建设工程,纳入财政扶持政策,在有机认证补贴、土地流转及用地审批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工商资本投入有机茶开发。

3.2 培育壮大有机茶企业群体

企业是有机茶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关键,只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产业才能提升壮大。临安目前认证规模占全域茶园面积的22%,绝对面积和占比在杭州甚至全省都算位居前列。但参与企业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亟需通过政策鼓励、部门加强服务等措施来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行列,并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并购等形式培育有机茶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领军作用。企业自身要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提升管理水平,培育专业人才,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扩大自营出口[4-7]。

3.3 打造以有机为特色的茶叶品牌

天目青顶是临安茶叶主导品牌,是国家原产地区域证明商标。在天目青顶品牌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好“中国有机茶发源地”这张金名片,通过两者的有机融合,打造有机天目青顶茶特色品牌,策划制定推广方案,设计专属包装,通过互联网和茶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和有机茶的认知,促进双层价值提升。基础条件符合的有机茶企业,应借助美丽农业建设的政策东风和临安生态旅游兴旺的优势,积极建设休闲观光有机茶园区,实现三产融合,并通过休闲体验推动品牌营销。

3.4 强化技术应用和行业管理

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开展有机茶技术培训和蹲点服务,帮助企业普及应用病虫害防控、地力提升等实用技术,帮助企业开展申请、换证和管理工作;有机认证机构也应根据市场变化针对性开展技术辅导和培训;企业要主动与科研机构联系,请他们提供帮助,解决技术难点问题。

现在茶叶行业的组织和机构较多,但有机茶方面的专业组织很少,生产者、认证机构、贸易商、销售商之间的联结比较薄弱,对有机茶产业规划、行业自律、宣传推广等方面缺乏管理和合作机制,希望有关部门组织能够引起重视。

1 崔宏春等.杭州市有机茶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茶叶,2012,38:109-111.

2 陈富桥,姜爱芹。全球有机茶消费概况及中国的出口机遇.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5):41-4.

3 钱虹,龚淑英,胡建平。德清县有机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中国茶叶加工,2015(2):61-64.

4 许咏梅.中国有机茶商调查.茶叶,2012,38:226-239.

5 舒爱民,龚淑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茶认证的探讨.茶叶,2012,38:240-242.

6 金国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推进浙江有机茶产业发展.茶叶,2010,36:48-50.

7 许允文,韩文炎.有机茶开发前景及其关键技术.茶叶,2000,26:11-13.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organic tea industry in Lin′an

DING Jieping,WANG Junqi,CHENG Yongxiang
(Lin′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Linan 311300,China)

Lin′an is the birthplace of organic tea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tea has been twenty-eight years.uperi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lpine tea resources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of organic tea industry in Lin′an.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tea in Lin′an City and investigating its present status,the authors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or further promoting Lin′an organic tea industry.

organic tea;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Q571.1

A

0577-8921(2017)03-171-03

2017-08-24

丁洁平(1968年-),男,临安市茶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临安有机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香喷喷的茶叶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