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化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究

2017-11-03陈宏胡天淑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9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法治化学生管理

陈宏 胡天淑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经济地位的提高,我国的法制化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表现为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和完善。在法制社会新时期,高校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将高校管理与法治相结合,针对目前高校管理缺乏合理有效的法律基础、没有建立强烈的安全保护意识以及针对性与科学性不强的现状,高校应将法制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就此,高校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管理模式;二是加大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灌输。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法治化 安全教育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校级课题“依法治校理念下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309004201。

作者简介:陈宏,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胡天淑,广西大学学生工作部,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220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保护和危机处理能力

以大学生在校内外发生的各类事故为研究对象,不难发现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应急能力差,无法合理的解决突发危险事件。很多的大学生对社会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一旦遇上危险事件,难以辨别真实状况,更难以及时做出判断进行自我保护。因此,高校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措施,如开展主题班会、开设安全宣传讲座、在校园内播放安全教育纪录片等,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这些教育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对不法事件有提前认知,通过传授一些有效的应对技巧,使其在危急时刻能及时做出反应;还能培养学生对存在安全隐患事件的良好认知,能及时、灵活的采取正确的方法脱离险境。

(二)有助于创造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

由于现代高校的教育规模化和教学多样化,高校具有更强的功能性,由此对应的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学生面临着许多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可能是由校外密集的商业活动或频繁的人员流动带来的,其中还包括学生在外租房和高校校园的开放性使得校外人员的混入等因素。综合这些不安全因素,高校可组织开展相关安全教育活动,加大对校内外环境的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

二、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大学生安全问题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使得高校安全教育的不足也逐渐暴露在大众的视野。那么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到底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通过在广西多所大学进行实地调查以及资料查阅发现,从综合环境上来说,高校提供的环境安全系数较高,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及开展教学活动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高校安全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一)校园安全事件逐年增长

随着高校的教育规模化以及教学多样化的建设,高校环境也开始变得复杂,大学生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发生频率提高,为高校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高校校园的不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面对频繁而又危急的安全事件,高校往往没有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因此容易引发高校与学生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安全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弱。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接触的安全教育活动少,安全知识储备不足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弱。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对安全隐患的不重视,例如大学生们在出宿舍时经常不锁门,对环境安全过度信赖,直接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良好的作案条件,造成校园偷盗事件频频案发,同时间接加大了校园安全管理难度。

二是缺乏正确的安全保护意识。这类人通常表现为不能及时的判断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也不会及时的上报给学校或社会,导致学校错失最佳解决时间,同时自身所遭受的损失也将越大。

(三)经验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现代高校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通常以管理者以往的管理经验或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应急知识的储备。通过对高效管理者的采访得知,管理模式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学校安全系统下管理的是形形色色各具特色的不同的人,因此对于管理的环境、技巧和条件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所依据的经验管理法要求通过管理者自身对环境的灵活应对以及其自身判断来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尽管经验管理法实在众多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避免在工作上出现与以往相同的失误,有效提高工作业绩。但是当出现某些新的安全问题时,可能会加大反应时间、无法保证判断有效性等局限,且随着国家法制化要求的不断深入,经验管理法的矛盾愈加显现出来。经验管理法的主要根据是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在解决措施上具有极强的主观性,缺乏理性的判断标准,由此建立的安全管理体制也都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同时经验管理法并不能对普遍性的安全问题提供指导方法,它侧重的是局部管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不具有全面性和推广性,对学生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四)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缺陷

从调研结果中还能得知,高校各部门在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存在巨大分歧。高校保卫处侧重于对刚进入校园的新生及临近毕业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会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常以在宣传栏、校园网站、校园报纸上刊登安全知识为主,这些教育通常具有时效性,且集中在事件发生以后才进行宣传,对于安全隐患的预防不具有意义。在大学生社团中,安全教育几乎没有被提及,社团活动占据着大学生的大部分生活,如果社团活动能增加安全宣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endprint

(一)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应注意如下方面:

首先,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当学生在探索新校园时,更容易接受学校传递的相关信息,此时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校园讲座、播放广播和纪录片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人身、财产、心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同时,学校各个部门应团结统一,通过组织消防演习、医疗救治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安全实践,强化危机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此外,高校还应重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安全教育进入课程教学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其次,重视信息化对高校校园带来的影响,信息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巨大的挑战。因此,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是极为必要的。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组织等都要通过网络媒体来进行安全宣讲,高校要对典型的安全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将外部宣传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同时有效降低学生的网络安全事故,提高网络教育效率。

(二)建立各管理主体的联动预警机制

辅导员在高校环境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最密切。因此辅导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宿舍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心理状况,重视并排除安全隐患,对于面临安全隐患的同学要及时进行排解。学生干部是校园骨干力量,要及时将学生的动态反馈给老师和领导,并密切关注同学们的生活。除此之外,学校的其他部门也要发挥作用,定期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等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调节,开展全方位的安全和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需要处之以衡、明确责任才能做好。高校在开展安全教育时,首先应重视对领导的培养,要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彻底灌输到每一位领导者心中,严格划分责任区,实施奖惩制度。对于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要给予合理的奖励与支持,对于在工作上频繁出现失误且态度不端正的管理人员则要给予警告与惩处。在安全教育中,高校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应急设施的建设。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重大危机事件,高校应事先进行预测并想出解决措施。在重要活动开展前,高校请进行安全评估,降低甚至杜绝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把安全隐患萌芽遏制在襁褓中。

(三)提升我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在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时,应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选择优质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换而言之,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就要注重对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网络犯罪、不良信息处理、网络安全法制意识、网络道德和网络实践等方面的教育力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和判断,将安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安全隐患的实际操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确保大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体系。校园管理是大学生安全意识产生的重要保障。我国当前的法治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因此建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体系变得尤为迫切。政府应明确建立相关网络安全意识的规章制度,将大学生网络安全纳入科学的法律层面,用法律来明确和规范其行为。政府与高校间应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提高网络安全机制,健全网络意识防护体系,加强对校园周边的管理,避免校外不良网络信息的传入,加强师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全面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就高校本身而言,也要建立完善的網络安全管理制度,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做好内部的安全管理,保证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有序实施。

参考文献:

[1]汪雅卿、徐艳.“平安校园”建设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研究.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8).

[2]王彩虹、任守剑、张波.安全教育“全程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6).

[3]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7(4).

[4]赵英.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教育与职业.2014(20).

[5]侯自赞.论大学生就业法制课程建设.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3).

[6]衣庆泳、胡彤.基于关怀理论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4).

[7]孙明杰、范正生.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法治化学生管理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