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探讨

2017-11-01郑继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管率胃管新生儿

郑继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云南 昭通 657000)

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探讨

郑继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云南 昭通 657000)

目的分析新生儿给予护理干预对管道脱落及皮肤抓伤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新生儿80例进行分析,选择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运用抽签分组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的4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而予以护理干预的40例新生儿为实验组,对2组新生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留置针脱管率、胃管脱管率、输氧管脱管率、皮肤抓伤率均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则明显较高,2组对比形成P<0.05的差异。结论新生儿给予护理干预可对管道脱落及皮肤抓伤进行预防,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新生儿;管道脱落;皮肤抓伤;护理干预

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缺乏,因此很容易在住院时期发生各种风险事件,比如管道脱落、皮肤抓伤等,必须对其及时发现和处理,否则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因此,护理干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对管道进行妥善固定,对管道脱落及皮肤抓伤进行预防,以此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本研究对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以下为分析过程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新生儿80例进行分析,选择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运用抽签分组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的4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其中包括25例男性新生儿和15例女性新生儿,平均胎龄为(36.5±0.8)周,出生平均体重为(2749.0±255.0)g;而予以护理干预的40例新生儿为实验组,其中包括23例男性新生儿和17例女性新生儿,平均胎龄为(36.6±1.0)周,出生平均体重为(2750.0±235.0)g,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信息,P>0.05,说明提升了此研究中2组比较数据可比性和参考价值。

1.2 方法

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新生儿的护理方法,主要方法为:应用传统固定方法对吸氧鼻导管进行固定,在新生儿嘴唇上将鼻导管前端应用医用胶布进行交叉贴,在脸颊部再应用胶布进行固定处理,在其下颌部应用医用胶布将经口留置胃管进行交叉贴;不给予新生儿小手套,也不对小手进行任何形式的包裹。

护理干预为实验组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具体方法为:对新生儿足背静脉、手背静脉及头皮静脉进行选取,输液方法为常规输液方法,对专用3M透明敷贴进行应用,固定方法为敷料缠绕式,将棉球给予新生儿手掌心中进行填塞,应用金刚砂纸对指甲进行打磨,小手用纱布包裹,蝶翼式对输氧管固定于鼻部,应用小儿专用防过敏敷贴于脸颊处固定,将石蜡油涂抹在更换部位以达到润滑的目的;在新生儿下颚部应用透明敷料对胃管进行固定[2]。特别注意的是,每日要对包裹小手的纱布进行更换,并要对指甲进行打磨,对抓伤进行预防。

2组责任护士均对新生儿管道脱落情况及皮肤抓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管道脱落1次为1例,皮肤抓伤1次也为1例计算。

1.3 评价指标

对2组新生儿留置针脱管率、胃管脱管率、输氧管脱管率、皮肤抓伤率进行统计和对比;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相关对比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均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所涉计数数据表示方法及验证方法分别为%和卡方值,而所涉计量数据表示方法和验证方法分别为均数±标准差和T值,判定形成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留置针脱管率、胃管脱管率、输氧管脱管率、皮肤抓伤率均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则明显较高,2组对比形成P<0.05的差异,形成了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护理效果(%)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没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很容易导致病原体感染发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进行预防和干预,可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及生命。由于新生儿在生长发育的开始阶段,以此不适合进行全身包裹,以防导致新生儿恐惧及烦躁,对其呼吸造成影响,也会提升压疮的发生率,对其肌肉组织造成损伤[3]。给予新生儿手套,对抓伤进行预防,但是却对其触觉发育不利,对指端神经发育也有影响。本研究给予棉球、指甲打磨及纱布的对小手进行处理,不但可对管道脱落、皮肤抓伤进行预防,同时可对其持握反射能力进行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此护理干预方法降低了管道脱落率及皮肤抓伤率,护理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新生儿给予护理干预可对管道脱落及皮肤抓伤进行预防,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1] 杨新芳.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198-199.

[2] 戴月映.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904-1905.

[3] 俞月梅.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5):223-223.

R473.72

B

ISSN.2096-3718.2017.44.8643.01

本文编辑:罗 兰

猜你喜欢

管率胃管新生儿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管置管率
关于低压锅炉对流管胀接技术规范的探讨
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