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

2017-11-01李亚芬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人员急性

李亚芬

(甘肃省兰州市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80)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

李亚芬

(甘肃省兰州市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80)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0年10月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25)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25)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服务,能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减少卧床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发病凶险,同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比较高,对患者预后带来严重不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期间,为其做好多方面护理干预配合,能够促进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本研究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其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选病例均满足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疗及手术操作标准[1],患者本人意识清晰,对诊疗方法、目的知情。数字随机法分组,观察组(n=25)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6.81±3.74)岁。对照组(n=25)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6.08±3.89)岁。所选病例病情明确,且均为首次发病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及中途中断治疗者。2组临床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医嘱,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满足患者实际需要。

(2)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成立管理小组,对组内成员职能进行明确,并对护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强化护理干预服务方法及措施,定期对护理路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根据表中内容,热心接待患者,向家属介绍就诊环境,协助患者做好入院工作,讲解相关流程。对护理文书书写加以关注,准确记录患者实际情况。患者出院前,对护理干预路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1.3 评价指标

对2组患者卧床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做好详细统计。与此同时,开展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出评分,包括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护理管理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评分,每项取分最高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就诊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就诊情况比较

观察组卧床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2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就诊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就诊情况比较(±s)

组别 卧床时间(d) 症状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观察组(n=2 5) 1 1.8 5±2.3 6 8.0 1±2.6 3 1 5.4 7±3.5 9 3 5 2 8 4.6 3±5 0 6.9 9对照组(n=2 5) 1 5.3 1±3.8 9 1 1.8 2±3.8 4 1 8.6 3±3.9 1 4 0 5 4 7.6 9±7 0 8.9 3 t值 6.9 2 4 6.8 9 1 5.8 9 9 3 0.1 9 2 P值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2.2 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护理管理等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s)

组别 健康教育 服务态度 技术操作 护理管理观察组(n=25) 96.82±8.35 95.62±8.47 96.87±10.52 97.28±10.68对照组(n=25) 81.75±5.89 80.74±5.41 82.63±6.87 85.71±7.01 t值 6.892 6.715 7.026 7.329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卧床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权威文献[4]报道结果相符。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临床护理路径服务的应用优势,并且说明优化临床护理干预服务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及时为其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服务,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减少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从而为患者良好预后夯实基础。

[1] 杨丽娟,李 荣,周淑英,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脏康复疗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15(07):863-865.

[2] 许素英.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3(04):159-160.

[3] 陈 楠.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急诊PCI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7(04):330-331.

[4] 朱丽美,杨建敏.全面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情况及日常活动指数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19(14):137-139+143.

R473.5

B

ISSN.2096-3718.2017.44.8633.01

本文编辑:贺 攀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护理人员急性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