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10-30谢谷珍

魅力中国 2017年4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谢谷珍

摘要:所谓创新,就是要用心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时的点缀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心给他们正确的评价,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

小学语文是一门集情感教育、能力培养、思维训练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尽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而素质教育中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之中,更应优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优势,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紧扣教学内容,阐述创新概念

小学阶段语文的知识技能的基础是:能学会3000个左右的常用字,其中2500个要会认、会写;能写一笔规范的汉字;能阅读程度适合的一定数量的文章;能背诵150篇以上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能在40分钟内写出400字左右文通字顺的短文;能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以上的内容和要求,既是小学语文知识技能的“保底指标”,也是培养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条件。古人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连这些最基础韵的东西都丢了,如何做到举一反三呢?除知识技能的基础之外,创新还需要一定的精神品质基础。它大致包括了勇于质疑的胆识,注意发现缺陷或不足的习惯,追求真理而锲而不舍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广阔而又灵活的思维方式……而这些都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在教师带动和影响,逐渐积淀形成的。因此,这一阶段关于创新思维其能力的培养,只能是初步的、相对的、因人而异的,明显的带有基础性和发展性。所以,我们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创造意识,是要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创造储备足够的势能。

二、提倡自主学习,促进创新思维。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学习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的“教”牵着学生的“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是学习的铺体,应该处于学习的次要地位。良好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从铺”。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对理解课文的意义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引导讨论,培养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以来较为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是采用个人自觉汇报、自觉提问,与他人交流、讨论等。如教学《花钟》中一句“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学生在摘录文中优美词句时,有一个学生句中的“大致”丢掉了。作为老师并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提出:“这句话中去掉‘大致可以吗?”这样引发学生讨论。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后纷纷“献计”有的说可以,这样句子也很通顺;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用词不准确,花钟毕竟不能跟真正的钟表相比,没有那么分秒不差。大家意见达成一致后,老师再问那个学生:“丢掉那两个字对吗?”他自然觉得不对,并牢牢记住了。这时老师因势利导,提出:“这个词语还能换成哪个词?”学生通过自觉自思、互相交流后,人人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养成推敲字词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同时,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发挥,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四、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任何卓有成效的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学习《跳水》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疑问:“船长让孩子跳水,水中有没有食人鱼?”显然这个学生担心这个孩子的安危,针对这个学生提出疑问,让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有的说:“从课文中的‘风平浪静来看没有食人鱼。”有的说:“从课文中的‘40秒中--大家已经觉得时太长了来看,有食人鱼。” 听了学生的回答后,我肯定他们说的都有理,不管是否有食人鱼,从那么高跳下来,确实有危险,随机引导:“假如当时你也在船上,情况紧急,你会有什么办法?”这时学生广开思路,纷纷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说:“骑在横木上,往回挪”;有的说:“让水手牵起打鱼网,让孩子跳在网上”。……在这些见解中,有的刚提出就遭到同学的反驳,有的也受到同学的赞同,在这里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说的对的给予肯定,不对的找出原因,在这样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里,学生情趣盎然,課堂气氛活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是无所不在的。教师要做有心人,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等实践活动中,使语文学科成为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让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早日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1]白三月.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2015:17.

[2]王秋燕.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3.

[3]都燕.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文学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