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讨

2017-10-25刘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探讨初中

刘晶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落实情况以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诊断、巩固的作用,同时又为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反馈信息。

关键词:初中 英语 作业设计 探讨

当前许多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缺失,普遍存在着低效的情况:作业量过大、质量不高、计划性缺失、结构失衡、管理和评价不到位、定位错误等。为此,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初中英语作业常见问题剖析

问题一:作业量过大,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完成,抄袭现象严重。作业布置缺乏选择,有量无质。

问题二:作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2.作业设计缺乏适切性。3.作业设计缺乏衔接性。

问题三:作业安排随意,缺乏计划性和合理的节奏控制。這样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无法根据实际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更失去了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空间。

问题四:作业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缺乏情境性和创新性设计。在作业结构安排上,一些教师偏重于易实施、易检测、易评价的记忆性和巩固性作业。而交际性、运用性、探究性作业因其难以操作、反馈评价复杂而常被轻视。同时,作业形式重知识,轻实践运用;重书面,轻讨论探究。

问题五:作业过程缺乏有效管理与评价。首先是对学生作业缺乏必要的监控和指导。作业布置多,检查少;批阅和反馈不及时;作业错误无记录、无分析;作业订正与补偿不到位、耗时多、收效差。其次,作业评价大都从正确率、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缺少对作业过程的考量。另外,作业评价的重点放在作业的结果,缺乏过程激励,缺少师生情感的互动。

问题六:作业定位存在偏差。许多教师把布置作业的目的单纯定位在复习应试上,没有着眼于拓宽学生视野,让其充分感受英语语言文化和营造有利于其语言发展的环境。这无形中限制了英语学习的空间,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过度依赖教师和教材。

二、初中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1.作业设计应体现导向性

教师设计作业时要立足导向性,突出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作业的每一个题型都要反复“咀嚼”,对手头现有的习题要“删繁就简”,不能全盘照搬。习题要精要、灵活,既能巩固新知识,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业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渗透,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增加知识储备。每次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向学生阐明作业目的,明确任务目标,使他们在作业过程中能明晰思路、减少盲目,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作业内容应体现层次性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情况,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结合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把作业内容设计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级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此类作业难度较小,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并加以简单运用。C级作业有较大的难度,专为成绩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B级作业的难易程度界于AC两级之间,面向中等以上的学生,对学困生不作硬性要求,教师可对学生给予必要的解析和指导,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

3.作业安排应体现计划性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首先要预测一下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并作记录。同时,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上实际完成所用的时间。每次收齐作业后,教师都要作好记录。同样的一份作业,能力强的学生也许只需10分钟,能力一般的可能要20分钟,对于能力差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有时甚至完不成。经过一段时间、通过对每位学生作业时间的记录与作业质量对比,可以发现:

(1)该生独立完成英语作业的能力;

(2)该生最近一段时间学习进展情况;

(3)布置的分层作业对该生是否合适;

(4)作业要求是否合理。

为提高作业安排的计划性,教师需根据阶段教学应达成的形成性教学目标,系统设计每天的作业。这样,教师不仅能整体安排教学资源,科学设计作业之间的衔接性,而且也能使学生清楚地把握阶段教学的轨迹,以便根据实际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

4.作业要求应体现自主性

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形式和自主设计作业内容的机会,以真正体现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在教材每个单元学习结束时,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内容设计自测试卷,并互相交流、检测。此时,学生既能主动参与知识整理又能主动参与试题编制活动,对学习很有促进作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还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作业内容设计中,同样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完成作业的数量,以及完成作业的方式。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自己决定是独立完成还是俩人合作完成或者多人合作完成。

5.作业形式应体现多样性和创新性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种感官参与并用的学习效率较高,形式多样的作业能够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教师在安排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其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基本能力,并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反馈教学效果。

6.作业评价应体现过程性

对学生作业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控和指导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如:听写检查、录音检查、作业批阅(精批细改、当面批改、全批、抽批)、课堂或课间随机抽查、对照评价标准自查自评、对照评价标准同伴或小组互查互评、英语学习骨干承包式检查等。在检查的基础上,教师也需重视对作业的反馈,一方面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进行纠正、指导和补救;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监控和反思。教师可要求学生每次或每隔一定时间对批改后发回的作业练习进行摘录、分析和自我评价,找出学习中的一漏洞和不足,进行错误分析,形成错题集。此外,在作业订正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要错误跟踪,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收集学生错误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分类归纳和整理,并在适当变化、迁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或类似问题、文体的迁移训练。通过这种不断循环的反馈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我监控的学习习惯。

面对当前初中英语作业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首先要改变“重题量,轻质量;重考试,轻实践;重书面,轻运用;重结果,轻过程”的作业观,树立新型的作业观,有效地设计作业,做到适时、适度、适量,检查到位、反馈到位、分析到位、补偿到位,以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探讨初中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