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和孩子“和平共处”

2017-10-24李嘉伟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和平共处青少年家长

李嘉伟

孩子的出生会使一个家庭的重心发生转变,从父母的二人世界开始向孩子倾斜。在孩子未长大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家庭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会围绕着孩子来展开。在父母眼里,孩子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他们理所当然地想让孩子避免自己曾经的遗憾,想要孩子能够成长为自己想象中的那样。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或是和孩子的相处之道,更应该是家长需要好好思考并研究一番的事。

孩子在青春期到来后,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会与父母的教育发生碰撞,变得“很难管”,这个阶段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叛逆期”。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离不开家长,时刻需要有人陪伴,生活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从父母或是周围人的教育以及言行举止中来认识这个世界。随后,當孩子逐渐长大开始步入青少年时期,他活动的范围也从家庭扩展到学校,学校能够为他提供一个与他人交流的平台。如果说在儿童时期孩子是被动接受知识,那么到了青少年时期,就是他开始主动认知世界的转变时期。在家里他就是中心,但是当一个比家更大的世界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不再是中心,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探索,所有的都是新鲜事物,这种不同以往的认知方式会使青少年产生强烈的落差。这种落差使青少年会在这一阶段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希望能获得父母的平等对待。为了表现自己,往往会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当他们仍需要成人引导和教育的时候,开始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这种与外界的碰撞,和自我意识与来自父母的监护和教育之间的矛盾,很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进入叛逆期。

叛逆期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阶段,但是如果在这一阶段家长并没有处理好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很容易发生争吵和矛盾,甚至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如何与孩子“和平共处”,也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让他们能够接受家长的教育,一味的“镇压”是不可取的。叛逆期普遍发生在14岁左右,我国把11~12岁定为青春期早期,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孩子能够接触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并不会拘泥于学校。网络上的知识丰富而又杂乱,青少年还没有建立正确“三观”的时候,也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家长要重视这段时间的教育,多关注孩子,及时沟通。

一般会出现叛逆心理的青少年通常是自身现状未符合周围人的期望,从而导致与家长、老师产生矛盾,出现“不听话”的行为。这种来自外界的压力,激发青少年产生抗拒的心理,反感来自身边的管教,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因此家长要有耐心,打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面对孩子的态度不要硬碰硬,教育要以引导为主,使孩子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不能硬碰硬地说教。

首先要从尊重开始,尊重可以使家长更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意识,作为家长应顺应这种变化,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和私人空间,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为孩子安排得面面俱到。只要把握好孩子正确成长的方向即可,剩下更细致的规划、安排及时间的分配,都可以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更直观地面对自己的现状及生活的世界,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学会自我调整。家长可以更多地去信任自己的孩子,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孩子的想法即使看起来还不成熟,但其中也包含着他们的思考,不要轻易地去否定他们,局限他们的思维;要以鼓励为主,引导他们去思考。孩子在外面犯了错也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也有自尊心,要考虑到他们的心情。通过这些方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被尊重,肯定他们的努力。

其次,要注意对待孩子学习的方法,青春期是孩子学习知识最佳的时期,父母想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会在在这一时期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一旦孩子承受不住很可能会出现叛逆行为。这方面在成绩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成绩差的孩子被父母说教的次数更多,也更容易叛逆。当然这并不表示要对孩子的学习全然放纵,不追求成绩,事实上这需要掌握好一个度———要让孩子自己重视学习,而不是让他们认为父母极其在意他的成绩。同样,现在的孩子通常都会去上一些兴趣班,学一段时间后他们可能会懈怠并抗拒,然后选择放弃,这种时候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再次燃起兴趣,最好能让他们为自己所学的东西感到自豪和骄傲。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给孩子减轻很大的精神上的压力,主动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青春期的孩子心灵正处在敏感的时候,家长随口一说的话都有可能伤害到他们,所以对孩子也不能随便说话。第一,内容不能强硬,由于青春期的反叛心理,他们会非常反感命令式的话语,甚至会出现和家长“对着干”的行为,所以不要对他们说类似“你不能……”“你必须……”的话,建议式的或是委婉一点表达的更能被他们接受。第二,不要经常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这种方式的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出现次数多了,就会从激励变成打击,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阴影,孩子更需要鼓励而不是过度的打击。第三,答应孩子的事要做到,如果多次出尔反尔,会增加孩子对家长的不信任感,在给孩子做出承诺前至少要让孩子知道可能会有哪些事情会使这个承诺无法实现。

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制止。父母工作很忙时无法随时关注孩子,一些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被忽视,从而采取一些叛逆行为获得关注。孩子或许知道父母辛苦,却不一定能想象出是怎样的辛苦,被忽视的感觉轻易就能击败那一点小小的辛苦概念。这时候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交代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慢慢体会父母的责任和辛苦,减少被忽视感并提高被信任的感觉。制止会引起孩子的反弹而引导却不会,孩子会犯错,也会在错误中不断摸索正确的方式,家长在其中起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不要让他们一错再错而触及底线,要能够认识错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能做的。

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是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叛逆期时尤为明显,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如何面对父母,这一切都是相互的。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他会学习父母的行为,却不会分辨对错。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为,让孩子尽可能学到很多好的方面,避免孩子的叛逆行为。

家长会觉得叛逆期的孩子很难沟通,也是由于沟通的方式不得其法,最好能根据孩子的情况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切入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叛逆期不仅仅是孩子在进行心理上的转变和成长,同时也是父母心理上的转变点,父母不必时时刻刻陪伴,孩子需要独立成长的空间。父母也应当适应这种转变,不能再把孩子当成是儿童。他们已经是青少年了,他们开始离开家长的掌控,正在一步步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平共处青少年家长
诗书画苑
青少年发明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从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中国国际法治观的认知迭代
角 色
家长请吃药Ⅱ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现实意义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