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档案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
——以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毕业生为例

2017-10-23范智新王鹏

兰台世界 2017年20期
关键词: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专业

范智新 王鹏

(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武汉430074)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档案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
——以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毕业生为例

范智新 王鹏

(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武汉430074)

文章以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毕业生为例,根据近十年馆藏学生档案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为进一步挖掘馆藏数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做好基础和准备。

档案数据数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G273.5

A

2017-06-07

一、引言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始建于1953年,经历了由数学教研室、数学系到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数学与统计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于1981年获得应用数学硕士点、1990年获得计算数学硕士点、1993年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点、1998年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1]。

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共计306458卷,34519件,资料808册(数据截止到2017年3月),内容涵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方面面,是学校师生员工长期教育实践活动、科研成果的真实记载。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持续开展,我馆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逐步推进,馆藏80%的档案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工作,增量电子档案不断丰富,为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的深度利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根据馆藏2006—2015年本科毕业生名册、就业名册中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据,对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研究。这是我馆联合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社会学院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研究馆藏数据的初步尝试,为进一步挖掘馆藏数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做好基础和准备。

二、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增强,数学专业毕业生去向逐渐从传统的研究与教学行业拓宽到专职研究、交叉教学与研究、高层次教学、低层次教学、交叉学科的社会行业。工作场合也从传统科研院所、学校扩大到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民间企业。

数学专业就业发展趋势符合更为广泛的其他学科的就业趋势。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增加,与专业契合的传统职业趋于饱和状态,加之交叉学科的兴起,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使得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方向逐渐摆脱传统“窄出路”,向着“宽口径”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分析了馆藏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毕业生2006—2015年就业数据,以期从中发现大数据背景下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变化的真实情况。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表1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15年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及去向一览表

1.毕业生人数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2006至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毕业生总计1084人,平均每年毕业人数为108人,最低毕业人数出现在2009年,共计82人,最高毕业人数出现在2008年,共计137人。

2.毕业去向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近十年总体而言超过三分之一的数学本科毕业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占总人数的32.55%。选择出国、考研、读研、待就业状态的学生比例基本在百分之十几左右,相差不大。说明即便在研究生教育日趋大众化的今天,选择直接工作的数学专业毕业生仍然占多数。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对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考虑,加之研究生扩招,从国家到学生个人普遍选择通过研究生教育缓解应届毕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本科应届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表2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15年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

3.毕业去向的变化趋势。通过将表2中毕业年份与保研比例,考研比例与就业比例做最小二乘线性拟合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毕业年份与保研的相关系数为R=0.6099>0.5,说明毕业年份与保研比例线性相关,每年保研人数大约增加一个百分点。毕业年份与考研比例的相关系数为R=0.58391>0.5,说明毕业年份与考研比例线性相关,且每年减少一点二四个百分点。而毕业年份与出国比例以及就业比例没有线性相关关系。可以看出,在其他就业途径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考研比例下降与保研比例上升之间形成了一个内部转移的过程。这与当前国家进行的研究生入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有一定关系,随着教育部对推免生政策内保与外保限制的解除以及对专硕推免生的开放,进一步增加了本科生保研的机会。这也反映了教育部门及高校对研究生入学方式态度的变化,随着推免方式的复杂化,对学生的考察更具综合性与客观性,其教育产出在硕士阶段相对较大,因此推免方式得到很多高校和导师青睐。

4.就业行业选择。从图1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5年数学专业就业生共386人,其中接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了在互联网行业就业,1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在电子行业就业,选择在金融、通信与教育行业工作的毕业生都分别有10%左右。这说明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并且改变了以往就业行业单一,就业路径狭窄的问题。近年兴起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成为当前数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行业。其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就业学历限制加深:从2000年开始的高校扩招,进一步加大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普及力度,大学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中,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逐渐提升,学历成为遴选用人的重要指标。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学历要求大多是博士学位,而重点中小学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在硕士层面,这也是本科层次上的毕业生在教育和科研行业所占比例较低的重要原因。

图1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15年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比例

专业与课程改革:教育部课程改革之前,高校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数学科研与教育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学与各种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人才市场上许多行业都需要具有良好数学基础、较强动手能力、较宽知识面、综合素质好的数学人才[2]。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高校逐步开展课程改革。以计算机、金融为代表的多种学科与数学相结合成为不少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不少高校还兴起了“新专业”与“辅修学位”的热潮。课程改革与“辅修学位”的开展增强了数学专业应届生找工作的筹码,更加适应互联网与金融时代下各种行业的用人需求。

5.行业就业变迁。在研究就业行业选择的问题时,笔者以五年为一个阶段进行行业变迁比较。表3数据显示,数学专业毕业生在互联网行业就职的比例相比前五年增加了8%左右,通信行业的比例增加了7%左右,教育行业的比例则增加了7%。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对青年人就业的容纳力有显著的提升,而传统教育行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也焕发出“第二春”,产生了新的教育形式。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15年发布的《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三大趋势》显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逐步改变中国的就业格局,其重要特点之一是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益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互联网行业与其他行业合作和交融,行业界限随着“互联网+”的模式逐渐变得模糊[3]。互联网行业以及与其有关的具有数据思维和信息计算与分析的人才,成为互联网行业和相关行业急需的人才,这也解释了数学专业本科应届生近年来在该行业增加的原因。

教育行业就业比例增加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育机构对学历的限制逐步增强的情况下,新兴的家教行业以及近年来火热的辅导机构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了从事教育行业的机会。这些教育机构在利润和工资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行业市场和前景非常广阔,加之数学专业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家教和辅导机构中的重要学科,这也吸引了大量的数学毕业生选择在这一行业就业。

四、问题与建议

以上数据显示,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毕业生每年仍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处于待就业状态,其中2008年处于待就业状态的学生达到了32%之多,除了一部分学生考研失利或者等待申请出国外,仍有不少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与当前大学生宏观就业压力及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有一定关系。针对数学专业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笔者从国家的宏观教育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就业指导以及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与能力提出了两点建议:

表3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15年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变迁比例

1.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作用。高校本科教育,除了注重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学术修养外,还要重视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大学作为学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过度场所,适当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能力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新生入学开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和制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和规划,改变以往到毕业季才进行大量的就业指导与咨询工作。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需求开展职业讲坛、职业训练营、校园模拟招聘会、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了解到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用人理念等,解决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共性问题[4]。此外,学生本人也要注重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通过辅修与自学掌握跨专业学习与跨专业工作的能力。

2.“厚基础”上的课程改革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所谓“厚基础”是指高校在数学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对基础数学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能力。金融、互联网、计算机等行业的就业人员普遍缺少扎实的数学功底以及计算分析能力,数学专业的学生只有扎实学习数学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核心能力,才能在就业岗位中拥有其他专业所不及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高校课程改革要顺应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在“厚基础”的专业教学上培养具有多元能力的数学人才,在学生自我定位与自由选择中实现数学毕业生“宽口径”“全方位”的人才输出。

五、结语

1.档案记录了学生培养的过程。高等学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5]。高校档案馆保存的录取名册、学习成绩表、奖惩文件、学位清册、毕业名册等档案材料,完整地记录了学生录取、学习、毕业等各阶段的有关情况,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印记。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按照要求收集齐全相关档案材料,不缺失,不遗漏,以便全面反映学生在校的经历和表现。

2.档案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学生发展规律。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以数据分析为手段,开发档案信息的深层价值,是大数据时代档案利用和编研的重要方式。经过数据提取、汇总、计算和列表作图的档案数据信息分析,直观、具体地表达了事物的量变过程,以小见大,从微观着手,发现宏观规律。本文以馆藏的数学与统计学院近十年就业数据,分析研究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旨在探究十年来学生毕业取向,总结各类学生的成长规律,为以后做好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打好基础。

3.档案工作是学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校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高校档案馆作为学校的服务管理部门,要在档案工作中服务人,用档案文化感染人,用档案实物教育人,让档案馆不仅成为档案安全保管的基地,更要成为档案利用服务中心和爱国、爱校教育基地。

[1]学院简介[EB/OL].http://maths.hust.edu.cn/index.php?a=shows&catid=11&id=1,2017-3-12.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3]波士顿咨询公司.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三大趋势[EB/OL].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0597.htm l,2017-5-21.

[4]张凤敏,马仲立.理工类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档案局令(第27号)[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964/moe_2431/tnull_39043.htm l,2017-3-12.

Analysis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Status Based on Archival Dat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Taking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choo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Fan Zhixin,Wang Peng

(Archives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Taking graduates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choo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through data analys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archival data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o prepare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archival data to analyze social hot issues.

archival data;data analysis;social hot issues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20.08

范智新: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馆长,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数字档案与现代技术;王鹏: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编研室主任,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二)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一)
星空中多了一颗“华中科技大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