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事业发展构想

2017-10-23潘秋予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医学发展

潘秋予

·医疗管理科学论坛·

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事业发展构想

潘秋予

文章立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阐述了医学模式的概念和医学模式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事业的特点,以此为基础阐释了基于该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遇。最后,提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构想,即以中医药进基层为途径促进全民健康;发展中医药服务体系助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有机融入“一带一路”计划蓝图,使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建设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撑体系。

现代医学模式;中医药事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带一路

模式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医学模式则是人们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高度概括,是认识和解决医学和健康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目前,主导医学发展的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基于该医学模式,本文立足中医药发展视角,阐述了在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构想。

1 医学模式的发展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变化的,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一定历史阶段医学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认识程度,其为人类在保护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对于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起着重要作用[1]。

纵观整个医学发展史,主要经历了3个不同的医学时期:经验医学时期、实验医学时期和整体医学时期。在这3个不同的时期,医学模式的发展又经历了曲折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主要涵盖5种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如图1所示。

1.1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那时人类认为生命与健康是神灵所赐,疾病是天谴神罚或魔鬼作祟,祈祷和驱邪是当时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人们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这种医学模式的支配下,对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巫医巫术,有时也使用一些药物或物理疗法,这种医巫混杂的现象称之为神灵医学模式。

图1 医学模式的转变

1.2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和健康问题。这一时期又被称作经验医学时代,在西方以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为代表,在东方以中国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反映当时人们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医学观念。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建立,使医学知识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使医学步入科学发展的正确轨道。

1.3 机械论医学模式

机械唯物主义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机械唯物主义就是用力学定律解释一切自然现象,把各种不同质的现象都看成是机械运动的一种唯物主义。在机械唯物论的影响下,人们认为人体是机器,更注重物理治疗,局限性非常明显。但是在这个时期,力学、解剖学等学科有了重大的发展,为生物医学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4 生物医学模式

人类进入18世纪以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而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一系列重大发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等学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奠定了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近代医学的发展。

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帮助人类解决了几千年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诸如鼠疫、霍乱、天花等。该医学模式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实验结果来解答健康与疾病的问题,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特定原因,然而却忽视了人体的复杂性以及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人的影响。

1.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2]。就像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指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一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强调人体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三者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三者共同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该模式继承了经验医学和实验医学的优点。

此外,以“生态医学”为主要特点的医学模式成为了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代医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对其的补充和升华。其中以我国传统医学生态理论研究为代表,有陶功定的“大生态医学模式”[3]、陆广莘的“中医健康生态医学模式”[4],另外,还有以刘典恩为代表的“生态医学模式”[5]。

当今社会正处于实验医学向整体医学过渡及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态医学模式转变的时代,两种医学、多种模式并存。研究医学模式的转变可以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2 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总体来看,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以人为本,重视发展康复预防、医疗保健等多元化的结合,不再单纯考虑生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强调生理、心理和社会三者融合以及人与环境的共存。而中医药的理论核心是整体观,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体、自然和社会心理和谐统一,重视治未病、讲究辨证论治。从这点上来看,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有与我国传统医学相一致的地方,而中医药健康观也符合当今医学的发展思路。

2.1 中医对心理学的认知

现代医学模式将疾病与生理、心理和社会3种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中医心理学理论起源于《内经》“形神合一论”,“形”指人的形体形态,“神”指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神”以气血津液活动为基础,“神”在“形”的基础上产生,对“形”有主宰作用。人体各脏腑生理活动是在“神”的支配和调节下协调有序进行的。“五脏神志论”随之产生,《灵枢•天年》中提到:“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心主神明”,由心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活动,即神、魂、魄、意、志五种。《素问》中提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理疾病一旦出现,就会对人体脏腑产生不同的损害,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以心主神明为重点,通过调节五脏,来调节人的情志活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2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预防保健理论

《内经》有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也在《千金方》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素问》认为:“必养必和,得其来复”。“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保健理论,“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医疗实践,以及“调心”、“摄身”养生法等中医药前瞻性理论,与当今时代强调预防为主的大健康观念不谋而合。

2.3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在大健康观念的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对健康的投资,强调健康行为干预,“治未病”思想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患病人群均有重要指导意义。《内经》强调“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几千年来“治未病”理论不断得到发掘和补充,实践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对于疾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从《内经》中主张的未病先防、治病萌芽、待衰而刺、既病防变,发展到后来《金匾要略》中的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和病后防复,再到如今各地“治未病”中心的相继建立。

2.4 药食同源

《内经》对养生保健康复早有记载,归纳有药养、食养、导引吐纳等方法。《素问》中“必养必和,得其来复”说的是运用饮食药物和自身的调节,以祛除疾病,保健康复。“药食同源”的理论认为食物和药物都能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食物和药物是相对而言的,用量的差异决定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为食物或药物。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亚健康和慢性病人群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于保健食品需求越来越旺盛,中药材“药食同源”的理论优势得到发展的契机。中药材天然性特点以“食补替药补”,能有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2.5 生态医学思想

中医疾病治疗常说“正邪之气”,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能力,而“邪气”是导致人体适应自然变化能力的下降并导致发病的外在因素。《素问》指出“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灵枢》说“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寒湿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强调了疾病的出现,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相适应上。《内经》中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气化运动、藏相学说等理论均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

当前,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以及生态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主导向以健康为主导转移;从以医疗为重点向以行为干预为重点转移;从以治疗为重点向以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为重点转移;从以疾病防治、身体健康为目标向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的整体性目标转移[6]。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医药事业,还能在西医盛行的今天,提高中医药在医学领域的地位,真正做到习总书记强调的“中西医并重,中西医药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同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能推动医学模式的现代化转变,二者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3 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事业发展机遇

2014年,中医药管理局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了121个城市点和127个农村点的15岁~69岁常住人口20213人,对其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总体水平为8.55%[7],可以看到我国中医药养生保健市场的空白。据统计,我国居民对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有很大的需求,在临床预防方面,有50%以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例管理运用了中医药干预治疗措施;在养生保健方面,中医药参与率达到了88%;在愈后康复方面,中医药参与率达到了93%;在健康教育方面,涉及中医药内容的占70%[8]。

健康产业被认为是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朝阳产业。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健康产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非常重视中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9]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广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及产品”。随后,在《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10]中又提出“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11]中提到“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并重点强调中医药健康服务业。随着《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12]、《中医药战略发展规划(2016-2030)》[13]的发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14]出台,中医药事业将迎来政策和法律保障的发展机遇,能吸引诸如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种市场要素,为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持。中医药助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也为中医药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现实环境。在2016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实现全民小康,健康中国战略”。李克强总理要求 “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催生更多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现代综合模式转变,群众的健康意识从治疗疾病逐渐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也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对于养生保健、健康长寿更加期待,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资源与文化资源,在健康服务产业中独具优势。发展中医药健康事业,是对我国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的强力补充,能够缩小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的差距,对扩大健康产业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4 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事业发展构想

4.1 以中医药进基层为途径促进全民健康

健康场所的建设是实现健康城市目标的细胞工程,也是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基础。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活动,将建设健康乡村、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校园等健康场所,作为发展中医药健康事业的目标,努力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依据《中国公民中医药养生保健素养》设立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栏,同时利用好大众媒体、新媒体等传播平台,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技能,弘扬中医传统文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提供诊疗服务的时间,普及中医养生方法、保健知识,借此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与教育,促进健康观念转变。可以引导居民对“药食同源”中药的辨识和种植,提倡食补而非药补;普及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方式,既能改善生活环境,引导居民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还能培养居民的中医药消费习惯,拉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4.2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以助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5]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46541个,比上一年增加2906个,这些机构中,中医类医院3966家,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2528个。此外,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96.9%,社区卫生服务站占80.9%,乡镇卫生院占93.0%,村卫生室占60.3%。该数据还显示,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58.0万名,比上一年增加3.5万名,增长了6.4%。这些人员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名,中药师(士)11.4万名。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5.8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81.9万张,占85.6%,同比上一年增加6.4万张。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9.1亿人次,比上一年增加0.3亿人次,增长了4.0%,其中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为5.5亿人次,占60.4%,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4亿人次,占14.9%,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2亿人次,占24.7%。 2015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2 691.5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54.4万人,增长了6.1%,其中中医类医院2 349.3万人,占87.3%,中医类门诊部1.9万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340.2万人,占12.6%。见表1。

甘肃是全国唯一的中医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甘肃经验”就是一条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路,是甘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为处于“深水区”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中国式的解决方案”[16]。

4.3 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

2015年末,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7 8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近1/3,中药进出口额达到48.0亿美元(同比增长3.7%)。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医药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得到拓展,极大地弥补了消费者对保健、养生、康复等的健康消费需求。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的融合拓展了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也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一大批以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为主的医养结合养老基地、康养结合旅游基地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营。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大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推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化精准扶贫”和“健康扶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基层高层人才培养等”重点任务,以此解决当前我国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才短缺、中医思维和人文素养还需加强等问题。我国在中医药本身所具有的原创优势基础上,非常重视中医药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多层次、多类型的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以及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已初步建立。中医药对埃博拉病毒防治的贡献以及我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突破,对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的研究成果,相继转换为临床标准和中药新药,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中医药以其绿色生态、原创优势突出、产业链长、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增长明显、增加就业等特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4.4 有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随着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篙素等中药材有效成分越来越被国际广泛接受。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中国、马来西亚等国提出的传统医学决议,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中医药相继纳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框架、中英经济财经对话框架,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国外政府、地区和国际组织已签订86项中医药合作协议,建设了10个海外中医药中心。由此可见,我国中医药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非常重视医药领域的合作,相继建立了10所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难得契机,“以医带药、以药促医”能够全面开拓沿线国家医药领域的科研、教育、临床实践等的合作,融中医药医疗、保健、文化传播及产业等功能的一体化对中医药跨境服务贸易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不竭动力和源泉。

4.5 建设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撑体系

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人才的保障是中医药事业整体发展的基础,政策规范的制定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保障。4.5.1人才支撑

一是推动中医药院校设立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推进产教融合、医教融合,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做好高校之间专业优势互补,搭建高校间的信息和资源平台,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通过健康产业与中医药专家和学者及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所研究的课题和项目,带领和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的成长。4.5.2政策支撑

表1 2014年~2015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服务发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把“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中”,中医药事业与居民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策支撑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是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规范、便捷、有效、安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二是要加强中医药政策的投入力度,加大研究力量,提高研究水平,完善统筹规划,全面形成中医药政策体系,建立政策框架。政策研究将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良性有序发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反馈政策的失误和不足,成为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智库[17]。此外,尤其应加强针对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产业现代化、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传播等政策的研究。

[1] 李鲁,吴群红.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Engel G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J]. Science, 1977, 196.

[3] 陶功定.《黄帝内经》的现代启示——关于大生态医学模式的研究[J].鄱阳湖学刊, 2010(3) : 99-106.

[4] 陆广莘.中医学的人类健康生态目标模式——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J].山西中医, 2004,20(6) : 37-39.

[5] 刘典恩,杨瑞贞.生态医学模式:后SARS时代的选择[J].医学与哲学, 2003, 24(11) : 27-29.

[6] 姚志洪.健康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4(5) : 16-21.

[7] 荆伟龙,王朝君.国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偏低[J].中国卫生, 2016(5) : 97-98.

[8] 王燕,马春.中医药如何快速融入社区卫生服务[N].中国中医药报,2013-2-27(3).

[9]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 发〔2013〕40号)[EB/OL]. (2013-09-28)[2013-09-28].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310/t20131018_66502.html.

[10]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EB/OL]. (2015-04-24)[2015-05-07].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07/content_9704.htm.

[1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6〕26号)[EB/OL]. (2016-04-21)[2016-04-2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4/26/content_ 5068131.htm.

[1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 )[EB/OL].(2016-07-10)[2016-08-11].http://www.gov.cn/xinwen/2016-08/11/content_5098934.htm.

[1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EB/OL].(2016-02-22)[2016-02-2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26/content_5046678.htm.

[14]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EB/OL]. (2016-12-25).http://www.npc.gov.cn/npc/xinwen/ 2016-12/25/content_ 2004972.htm.

[1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 2016-07-20).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8/201607/da7575d64fa04670b 5f375c87b6229b0.shtml.

[16] 韩霁,郭静原.中医药助力医改“中国式解决方案”[N].经济日报,2016-01-15.

[17] 胡凌娟,陈占禄,李瑞锋,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政策研究的必要性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4, 27(11):60-62.

Development concep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use under modern medical model

Pan Qiuyu. Preventive Medicine Department,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City 637100, China

Revolving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aus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medical model,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cause under 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of "biologypsychology-society", and interprets the opportunities for TCM cause under this medical model.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nception for TCM cause, that is, boosting public health by bringing TCM into basic medical institutions; developing TCM service system to help the new round of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developing TCM health industry;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into the "Belt and Road" to help TCM culture go out; and building a supporting system for TCM development.

Modern medical mod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us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10.3969/j.issn.2095-7432.2017.05.001

川北医学院2016年校级科研发展计划项目(编号:CBY16-B-YB01)

637100 南充,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2017-06-20)

猜你喜欢

中医药医学发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