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2017-10-21杨再超

东方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诺贝尔奖反思

杨再超

摘要:在国家第八次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奖对中国传统基础教育的启示。通过阅读有关传统教育书籍和学习新课改知识,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反思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和当今应试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抑制。初步探讨了传统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以期望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一些启示。

关键词:屠呦呦;诺贝尔奖;应试教育;新课改;反思;启示

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舆论在表达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引发不少人对中国教育和科研的思考:屠呦呦的获奖,是否是对“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一种回应?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会带来哪些启示?

这个学期,笔者认真聆听了学校举行的多次基础教育改革讲座,了解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新课改的一些情况,从中认识到全面推行新课改将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来反思了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旨在为更多中小学推行新课改提供借鉴意义。

首先要提出笔者所认为的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几个启示:

1、进行科学教育;

2、反思应试教育;

3、培养读书的氛围;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5、教育是“慢”的艺术;

6、出人才的校园环境。

一、进行科学教育

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的诺贝尔奖首破纪录,人民日报评其获诺奖:以自信,以自省。纵观世界各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情况,体现其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水平,而这其中又受到教育传统因素的制约。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历史以来的主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使得中国的教育从古到今一直走的是重伦理轻真理的道路。孔子学院是中国最早的学校,它实际上是一所政法大学,主要是为政界输送人才的。所以道德伦理的修养是最重要的。孔子学院分为四科,“德行”是第一,然后才是言语、政事、文学。那时的“文学”是关于古典文献的研读,是唯一的专业课[1]。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文人绝大部分是把才智用在诗词歌赋上,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如孔子、李白、杜甫、苏轼等等,但却没有出现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级别的科学家。今天,很多父母在课余时间倾向于让孩子去学习琴棋书画,也说明了重视孩子艺术的培养;另外,在读书的目的上,很多人是为了当官发财、一份工作,而很少有人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追求真理成为科学家。对重伦理轻真理的教育传承,也许是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一个因素。在当今国家科教兴国的背景下,学校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文理兼备,杜绝重文轻理现象;重视科学实验,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探索;普及科普知识,让学生走进自然博物馆;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教育“发展问题,提出假设、证明假设、推翻证明,再提出假设”求证的过程。总之,要培养国家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视野开阔、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人。

二、反思应试教育

据说屠呦呦的中小学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她是在一种悠然自得中度过的。正因为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她才有时间去专研古代中医典籍。在当今中国教育界,人们批判最多的是传统应试教育。以中小学为例,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很多教师满堂灌,重视书本知识的输入,结果因为课堂枯燥无味,很多学生被动学习、不爱思考问题、养成了思维的惰性,甚至导致了学生厌学、逃课、撕书等一系列现象。以至于,有不少有识之士发出感叹:今天的课堂,除了知识还有什么?科学发明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考试成绩所体现不出来的。创造力来自于想象力,想象力又依赖于人的现实经验。历史上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基于研究者的现实经验。一个人的现实经验越丰富,那么他的想象力就越丰富,也就越能做出创造发明。然而,书本的东西都是平面的,抽象的,多为知识性的东西,充其量只能增加些知识,培养些机械的技巧[2]。希望我们的学校不再只关注分数,更希望我国能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让所有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共同关注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应试教育只能服务于功利的升学,而人格和兴趣的培养才受用终身,我国要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就不能再走让学生付出牺牲个性、兴趣的代价,去获得只派升学用场分数的老路。

三、培养读书氛围

屠呦呦说,她反复阅读中医古籍,正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给了她灵感和启发,最终帮助她取得了科研的突破。屠呦呦读书是为了医学研究,而现在不少人读书的目的也很明确——考试。每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社会,都经历了大大小小若干场考试。在我国中小学的考试是最多的,有周考、月考、会考,高考等等。准备这些考试,特别是高考常使一个人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也占用了本该用于扩大知识面阅读课外书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阐述了阅读不同书籍对学生的意义。对阅读自然科学的书籍,他认为是发展思维和认识能力的需要,是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几个国家都是酷爱读书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渐渐狭窄化了。现在的应试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兑了学生读书的空間,学校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这是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3]。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屠呦呦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她无意中学到了一些学校不传授的知识,也养成了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因为是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她才坚持去做,乐此不疲。为此,她大量阅读中医古籍,做了很多次的试验,甚至不怕伤害自己的身体,最终发现了青蒿素。这给予我们教育者的启示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远比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重要的多。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紧张,小学、初中层层加码,到了高中弦绷得最紧,然而进了大学就开始松懈了[4]。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呢?我觉得是高考压力下一味追求分数和忽视教育规律所导致的。在长期紧张的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受到了压抑。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表明,对学生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最有利于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能最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优势潜能。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依据兴趣自然成长,只有这样,他们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他们的智慧才能完全发挥。endprint

五、教育是“慢”的艺术

牛顿、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在中小学阶段都不是学霸,有的还被学校开除过。屠呦呦也不是。据屠呦呦读中学时的同学回忆,屠呦呦“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由此可见,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对一个人的成功不起决定因素,成功是依靠后天“马拉松”似的努力的结果。但当下中国的教育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就全力冲刺,这样紧张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到了大学后反而开始松懈了,读书兴趣减弱了。与中国的先哲相比,与西方人相比,现在国人的读书兴趣过早就衰竭了,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体现、对学术的创造和传承,都是非常不利的[5]。中国的学生前紧后松,结果导致大学以后往往缺乏动力,因为高考已经把学生弄得筋疲力尽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告诉我们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有人把教师比喻成园丁,我觉得这个比喻是比较恰当的。教师做好了自己园丁的工作,然后就只能静待花开了。所以,教育是“慢”的艺术,应着眼未来长远的目标,任何急功近利、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成才。

六、出人才的校园环境

屠呦呦的中学母校宁波效实中学出个15个院士,是一所真正的百年名校,这个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个真正有教育理想的教育家。这个学校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不补课,不让学生穿校服。2015年7月份,针对家长的质疑,这个学校校长以学校名义给网友的一封公开信,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效实是一所有教育理想的学校,我们希望,教育不曾完全被功利所引导,教育能够把眼光看向更远,教育能够给学生充实美丽的三年和幸福的三十年!我们希望,每一个效实的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教育下,发现自己发展的可能性,学会规划,学会利用相对自主的时间,学会专注,学会积极思考,承担对自己、對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起点,更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效实教师们,一直在为之努力着[6]!由此可见,效实中学是一所办学思想先进、目标长远并实践素质教育的学校。宽松而温暖的校园氛围、平等而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个性和兴趣得到充分发展,是孕育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条件。

七、结论

一个人获诺贝尔奖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教育仅是影响得奖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屠呦呦虽然是第一位接受本土教育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但她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没有问题的。相反,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很多中小学仍然在实行唯分数的应试教育,其抑制了若干潜在的创新人才的成长,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应当认真学习并大力推进新课改;改变传统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实施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总之,要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我国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全面深入推进新课改,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2][4][5] 石毓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第71页、第6页、第8页、第21页。

[3]朱永新.教育的九大定律.校长传媒 2015. http://mp. weixin.qq.com/s?__biz=MjM5NjUwMDQ4Mg==&mid=401070133&idx=1&sn=9e9e1aefd68b91a3c8727fb0facd230e&scene=23&srcid=12152uMlwqIfLk4jmqJQvf18#rd

[6]高洪珠,熊丙奇.效实中学不补课,为何让网友感觉比校友获诺奖还牛.校长传媒.2015.10.11 http://mp.weixin. qq.com/s?__biz=MjM5NjUwMDQ4Mg==&mid=211233928&idx=2&sn=9609d4006b4af9d528f490ed66b6bf20&scene=21#wechat_redirect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诺贝尔奖反思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搞笑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