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回归本真,生活引领成长

2017-10-21依巴来提·斯伊提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有效性

依巴来提·斯伊提

摘要:“生活即教育”,只有将理论运用于生活中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建立让枯燥的思品课堂活跃起来、生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关注政治学科。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有效性

引言

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就生活化教学进行如下几点论述,以期促进思想品德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内容

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举例子和一味地联系生活实际,关键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生活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出来。教师在使用生活化教学时,既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要开展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堂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和理解相关的政治知识,以此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例如,在学习“法律护我成长”这一章节时,先播放《少年犯》这部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再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青少年应该如何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这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意义,而且还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快速融入到课堂之中。

二、注重开展生活化的活动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是以实践为核心的,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着巨大优势。因此,在教学时,既需讲授一些理论常识,也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体验中加深对思想理论知识的认识,并将其更好地落实在实践之中。多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比如,在课堂中开展一些关于思想政治常识的知识竞赛活动,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其次,教师也要注重第二课堂的拓展,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例如,在分析“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一单元内容时,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责任?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责任又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实践,去找答案,去感悟思想品德的生活化原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学生只有亲身走到社会生活当中,收集资料,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能真正理解政治与社会、与生活间的密切关系,为更好地理解政治,感悟政治做好充分准备。

三、活动开展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要想深化学生的认识,延伸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可以将课外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知识,形成共识。生活化的活动是指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的形式要贴近生活,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内容时,我带领学生走到校园中去清除路面上的垃圾。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辛勤劳动,校园内的其他人员也主动参与进来,道路瞬时变整洁了,干净了。活动结束,大家都感觉收获颇丰,感受很深。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也真正明白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意义,真正理解了教材中提到的“给”永远比“拿”快乐的道理。而且还真正认识到了承担社会责任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应该将“教育即生活”这一理念彻底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才能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如果仅仅将其看做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则会显得过于僵化,影响其效果。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某种目的或某项知识的教导,有时候,刻意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反而得预期效果。因此,政治教师应该在方方面面合理、多样、时刻地进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让学生在点滴中去感受知识内容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不是为了教学而联系生活,应该是生活中有教育、学习中有生活。例如,在学习“投身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课的内容时,可以在课堂中举办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搀扶”的辩论赛,通过辩论赛让全班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到对于社会目前广泛讨论的这个话题应该如何去做,又该秉持着怎样的态度,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做法是符合精神文明品质的。由浅入深、循环渐进,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加深理解,在生活中学习政治知识,在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为更好地教学,教师可以挤出一些零碎时间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利于教師在实际教学中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视角结合在一起,与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相结合,使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不是无聊、枯燥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都有手机,并通过手机QQ、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交友的现象展开教学。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网络交往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比如,网络交友有很大的风险(存在欺骗或者诈骗威胁等现象)提醒学生要科学选择上网内容。于无形中将教材中的内容生活化。而且还能让学生懂得如何拒绝不良诱惑。这样的活动方式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对各种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使他们拥有全面且健康的审美情趣。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本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题,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习思维,还能帮助学生运用政治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与社会,更利于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思想品德课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彭娟.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5,36:133-134.

[2]张瑾.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服务生活——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28-129+138.

[3]刘生春.关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s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