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空间发展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2017-10-21窦兆珩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

窦兆珩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是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不断的发展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众创空间的出现,为大学生创业提高的新的思维模式与内容,给予了不同领域的新设想。众创空间与高校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赋予了大学生创业新的内涵,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众创空间;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影响分析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成为了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政策上面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和支持。相关发展众创空间指导意见的推出,迅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新热潮,尤其大学生在众创空间战略实施中成了非常大的受益者,迎来了良好的创业契机。众创空间是与互联网密切结合的,有着新兴的技术水平与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梦想与人生价值的舞台。以下就对众创空间发展与高校创新创业进行分析,从现状开始探究问题的发生,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众创空间与创新创业生态的内涵和现状

1.众创空间的内涵。

众创空间是以网络时代的发展为基础的,是整个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满足了当下对于创新创业的需求,运行与服务更加的专业化与多元,市场的运作在成本上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是一个更加便利与开放的创业服务平台。在当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发展方向逐渐变得多元额深入。

2.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被李克强总理提出,自此以来,全国创业热潮浓烈,创业是一个行动的过程,它主要来源于内心的驱动,通过对机会的捕捉,机遇的掌控,将自身能力与外部资源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的服务或者产品,最终实现价值。在整个政策理念的支持与推动下,创业的内涵变得更加的广泛与多元。随着整个时代的发展,创新创业的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与进步,最终与当下的发展相融合,带动创业进程的发展。

3.基于众创空间建设的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在目前众创空间新形势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高校创业教育机制也有了新的内涵。与众创空间有关的项目也变得更加的专业,之前没有实施的活动也有了新的起色,大部分学校都有了创业实践基地。就当下,高校创业教学模式的进程发展,专业的创业课程已经得到了确立,提供了新的创业交流平台与活动场,营造了相对较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项目基金服务,也有专门的部门为学生解决创业的问题。但是从整体出发,师资力量还是有所欠缺,实践经验严重匮乏,创业课程在创新上面不够,整个范围的营造还有待加强,所以以下就结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二、众创空间与高校创业教育联动模式思考

1.加强大学生创业分类指导,探索创业教育课程与众创空间的联动。

创业分类指导应该符合两个要求:全覆盖和个性化。全覆盖指的是在前期启蒙全体学生,再在过程中找寻对创业有兴趣并且有意愿开展行动的学生,在后期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分类整合专业教育。之后,再对创业并小有成就的人进行继续教育。至于高校大学生,针对这一群体的创业分类指导教育,需要根据不同人群所学学科的需求进行层次、课程的分类。根据创业指导的四个进程(即对创业的认知、创业的准备、孵化创业以及企业的成长),结合创业实际进程进行有效的实质性指导教育,致力于提高在校大学生在创业中所需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应素质的提高。关于这四个阶段,我们应把目光主要放在后两个上,在实践中进行“一对一”有效教学指导,针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创业能力十分有利。

2.探索创业孵化激励机制与众创空间的联动。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阻力一方面来自学校,一方面来自家庭。学校的必修学科的学习,学分的累积以及家长的不支持,觉得过于冒进,风险太大。所以,为了加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学校应增加创业学分,实行弹性学制,放宽大学生创业者休学条件,加大修业年限,给创业者足够的时间,并在其他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而众创空间则是大学生创业者们最好的创业舞台之一,对于优秀到足以进驻众创空间的创业项目,是需要嘉奖和鼓励的。学校或许可以设立关于创业的奖学金,在创业项目在众创空间的考察、答辩都通过审核后,给予创业者这份荣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补贴,使得创业项目进展更为顺利。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使得创新创业不再高风险化,让大多数有此意愿的同学更为顺利的踏出第一步。

3.注重创新创业再生课堂与众创空间的拓展联动。

创新创业有关的活动,必须以专业为前提,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样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维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专业的特色更加的显著,将创业项目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这样会更加的有突入点,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对于学生的想法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大限度将想法构成方案,向创业项目转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注重培养专业的创业团队。为他们开展有效的竞赛活动,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供给他们参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将整个创新创业活动复制到众创空间中去,让激励体制更加的完善,保持整个项目的稳定發展。大学生创业初期,在意识形态上的构建还不够成熟与稳定,只有进行多次的实践,与众创空间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带动整个创业项目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众创空间的发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好的服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创业初期的环境障碍,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大学是创业初期遇到的难题,创业成功的几率也随之提升;新理念的出现,有利于大学生开发自己的思维,得出更多的创新想法,并将它们付诸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存活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广等.依托众创空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12).

[2]浙江省团校课题组.众创空间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发展路径[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1).

[3]胡丽莉.发展众创空间 促进大众创新创业[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6,05:18-19.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
天津音乐学院“勤坊”众创空间发展研究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地方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与运营探究
基于众创空间视角下的传统孵化器发展思考
沈阳地区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思考
高校建设 “众创空间” 模式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