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初中物理课堂的魅力

2017-10-21曾荣庆

教育·综合视线 2017年38期
关键词:烧瓶创设物理

曾荣庆

名师的课堂给人享受,其特有的魔力让学生在课前充满期待、课堂上生龙活虎。优质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老师的妙语连珠不仅激活了课堂氛围,也激活了学生的大脑。物理课是初中新增学科,教师营造一个气氛活跃的课堂能够增加学生对这一新增学科的喜爱,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真心打造充满爱的物理课堂

热情和恒心是做好事情的关键,尊重和关爱学生是创设魅力、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们当前倡导的教学理念。要将此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就要时刻怀揣热爱学生之情,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摒弃以往唯学习论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看作是“知识获取的容器”。通常来讲,学生会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崇拜感,这就成就了教师课堂统治者的地位,使其在课堂上发号施令,而学生只能惟命是从,禁锢了思维的自由。同时应试教育下,频繁的测试成为学生难以迎接的重任,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然后将其化为答卷上的分数,因此教师“满堂灌”的课堂依旧存在。这种脱离学生本身需求的课堂无法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要改变。

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是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启迪学生自主思考、自己获取知识为目的,积极转换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促使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建构。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创建新型课堂的前提和条件,同时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毋容置疑,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发自真心的尊重和关爱,学生才会从心底里认可老师,认真对待教师的每一句话,从教师的引导中积极思考,与老师一起生成和谐、自由、温馨的教学课堂。

情景创设吸引力的课堂

创设教学情境是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方法,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方式。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方法非常丰富,最常用的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现场实物展示等方式。物理这一学科中蕴含着神奇而抽象的知识,这些知识非常具有吸引力,但其抽象性又使得基础有限的初中学生难以理解,比如热容的概念、功率的概念、光的折射等等。教师运用生活实景、物理模型、课堂实验、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概念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就是教学情景的创设。

如《光的折射》一課,在讲授之前,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一系列的视频和图片,像“海市蜃楼”的,像池塘中矗立的芦苇等。这些精美的图片在吸引学生眼睛的同时,开启了学生的大脑。这时,笔者再告诉学生:光在空气中、在水中穿行就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一样,不同的公路(不同的媒介),其行驶速度不同。所以,光从空气中转入水中之后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除了前边给学生看到的例子,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也非常常见。大家想一想你见过哪些光的折射现象呢?如此以来,学生不仅能够主动思考,而且结合生活实际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那为什么同是在一种介质中(空气)光的传播方向怎么还会发生改变呢(针对海市蜃楼现象)?如此以来,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被打开了,他们就会主动探究寻求,打开获取知识的大门。就物理学科的特点来说,相比于记忆,物理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教师将物理知识以生活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感觉,使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实用,物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探究营造活力课堂

让学生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摒弃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自己寻求问题的解答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小组合作交流是探究学习常用的方式,相比于问答,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學生的思维更加不受局限,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

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教师让学生两两分组,一学生分别通过空烧瓶和盛满水的烧瓶去观察另一学生,然后交换观察,大家分析观察结果。通过盛满水的烧瓶能够看到同学的、倒立的、缩小的脸,而通过空烧瓶就没有这个现象。因为装满水的烧瓶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此就确定了凸透镜成的像是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像。之后让被观察的同学变换与烧瓶之间的距离,观察其变化,找到物距与成像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自己得出的结论,学生更容易掌握,不易混淆。

探究活动的选取和创设也要积极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帮学生选择好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既定的框框内讨论交流,这样还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常常会觉得学生基础差,还不能适应探究学习,即便是开展探究课堂也多以走形式的方式,不能真正地将课堂教给学生。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课堂充满足够的热情。

除了上面所述,教师的语言也是增加课堂魅力的重要一点。幽默的语言充满智慧,学生也多喜欢课堂上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的教师,而过于严肃、死板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敬畏却不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因次,教师的语言运用技能来源于教师对知识的深度把握,更来自于对学生的深刻了解。

猜你喜欢

烧瓶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钢化玻璃的来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水重新沸腾实验的改进
我不是教物理的
神奇的“魔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