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费用》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2017-10-21蒋巧君

教育·综合视线 2017年38期
关键词:团体票买票省钱

蒋巧君

笔者在讲解《旅游費用》一课时,由浅入深,由实到虚,循序渐进,思维灵动,充满智慧。每个环节明显地看到学生在思维的伸长点上“跳一跳,摘桃子”,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旅游费用》教学概括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九册第58页《旅游费用》。

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生活入手: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旅游费用中的买票问题(板书:旅游费用——买票问题)。题材展示:国庆期间杭州乐园推出了A、B两种门票优惠方案。(屏幕展示)仔细观察两种方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引出问题:如图这两种方案怎样买票最省钱?

反思: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是:“景园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而生活中小孩的票价一般是大人的一半。老师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修改教材,充分体现数学问题源于真实生活。

探讨中解决数学问题

大胆猜测 这两种方案怎样买票最省钱?学生A说:如果是5人以下的是A方案最省钱,如果是5人或5人以上的B方案最省钱。学生B说:假如大人比较多,B方案比较省钱;小孩比较多,A方案省钱。教师讲解:刚才这两位同学不约而同都想到了价格和大人、小孩人数有关。老师给你一个条件,如果共有5个人去玩,有大人也有小孩,有几种情况?根据A、B两种方案的特点,你来猜猜它们分别选择哪种方案省钱?我们来验证一下。

反思:让学生先自己去猜想怎么买票最省钱,充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体验数学探究发现的过程。

动手验证:列举法解决问题(如表)。先是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然后全班反馈交流。

观察发现 寻找其中的规律。教师说:“这样看来我们前面的猜测是正确的!那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总人数都是5人,有些情况选择A方案,有些情况却选择B方案呢?请同学们观察表格,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小孩多时,选择A方案;大人多时,选择B方案。教师接着问:是吗?我们再来试一试:A.2个大人,4个小孩,A、B两种方案哪种方案最省钱?B.4个大人,1个小孩,( )方案最省钱。C.1个大人,7个小孩,( )方案最省钱。教师继续启发:“咦?果然这样嘛!能不能肯定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的呢?”

反思:通过列表格有序的计算几种方案的旅游费用,让学生自主感悟其中的规律。但这规律是否都适用呢?老师的关键语“能不能肯定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的呢?”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

练习中提升思维能力

变式练习 蒋老师和朋友一家去玩,共有6个大人、3个小孩,用500元去买票,钱够吗?

反思:教参建议,作为本课时的要求是:学生只要能从给定的A、B两种方案中选择正确一种即可,如果有学生想到了交叉使用两种方案的情形也是可以的。学生在蒋老师给予的特定数学问题情境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巧妙地交叉使用两种方案,这与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分不开。

综合练习 如果你和你的亲人一起去玩,怎样买票省钱呢(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反思:该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情况,灵活应用A方案、B方案或AB方案。突出本节课教学难点: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拓展练习,采用如下对话方式:

师:我发现杭州乐园里面还有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蹦极。项目价格:大人每位80元,小孩40元;团体5人以上,每位60元,另外,10张团体票赠送一张。9位青年教师去玩蹦极,怎样买票最省钱?

生:10张团体票只要75×10=750元,比买9个人票还便宜!还可以送给别人1张,这样最划算。

师:噢!这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我买10张团体票比买9个人票还便宜!而且,多出的那张票我可以让喜欢玩的老师玩两次或者卖给别人,一举多得啊!

教师课堂小结:回忆本课,有什么收获?那就是教师要根据具體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方案。

反思:本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在拓展中拉升学生的思维张力。这里“买10张团体票比买9个人票还便宜”,实际上只有9个老师,怎么办呢?该数学问题情境很好激发学生解题欲望,多种解题方法信手拈来。

猜你喜欢

团体票买票省钱
买 门 票
省钱妙招——讨价还价
给孩子一次表达的机会
智擒偷儿
成效:省钱省时提效
瞬间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
省钱
哪种门票更合算
上海铁路局试行团体票电话预订及配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