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说科学课堂上的“二元建构”

2017-10-21朱家礼

教育·综合视线 2017年38期
关键词:教科重力科学

朱家礼

“二元结构”是发展科学中结构主义学派用以分析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本文所说的二元结构,指的是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存状况。教师如何建构课堂上的“二元”,关乎课堂教学的成效。课堂上,教师主导布局,学生主体参与探究学习,师生和谐相处。

解释名词,疏通障碍

学生对科学名词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会导致探究数据的失真和观察现象的混淆。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起来会怎么样》一课,笔者在课堂上不止一次的發现,学生能将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测到50至60次/分钟。如何避免,呼吸一词出现?如何计算?就是关键。只有把呼吸弄明白了,学生在测量实践中获得的数据才有效。刚刚跑完100米,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呼吸是什么意思?加快了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一次呼吸?让学生示范,其余的模仿。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重力”概念的提出,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播放视频,观看运动的车辆,提问看到了哪些车辆?是什么力量驱动这些车子?再演示“重力小车”,这个小车是什么力量驱动的?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对重力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学生对“重力”的存在、作用和作用的效果,兴趣就会浓厚。也为接下来探究“重力小车”的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变通掌控,谋划全局

谈话、提问、情境等都是我们“谋划”的手段。一切的手段,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我们不能为“手段”而“手段”。比如,讲解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加快溶解》教学情境:教师出示一杯矿泉水,让学生代表喝一口,问:什么味道。学生回答:没有味道(白开水的味道)。教师当着学生的面,加入糖块,再让学生喝一口,问:什么味道?学生答:还是白开水的味道。教师反问:为什么加了糖还不甜?得出答案:糖还没有溶解。

讲到这里,教师通常有如下几种问题:①什么叫溶解?②怎么才能快点喝到甜甜的糖水?③杯子里的糖块怎样才算溶解?如果选择第①种,讲溶解概念对后面的探究观察没有直接作用;选第②种,直接接触问题,但情境创设的作用没有发挥;选第③种,为学生判断是否溶解示范了标准。学生比较溶解快慢就有了标准。接下来的探究障碍就被清除了,课堂教学就会顺畅。

例如,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篇课文最大难点是说明“同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其大小、轻重没有关系”。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是当物体的大小改变的同时,轻重也同时在改变。很难跟学生说得清楚。学生的研究也会莫名其妙。推荐的方法是,变通教材,整篇谋划。先解决“沉浮”,再猜想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一说理由。再延伸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跟什么有关?然后自己选择材料,验证猜想(铁块和曲别针轻重、橡皮泥的大小,木块的大小)。在这样的基础上,讨论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易接受和理解。

主体参与,体现效率

小组文化建设是基础 探究是科学课堂的常态。合作探究的效度取决于小组的合作力。小组的搭建:优等、中等、学困生比例(1:2:1),男女生搭配小组学习中,组内必须要有女生来制衡男生动手的霸占权;小组的目标:每个学习小组都需要设立自己的目标;小组的分工:有组长,并可以轮值,每个实验都需要具体的分工。小组的合作力需要培养。这项工作做好了,科学课堂就会变得安静,学习秩序也会有条不紊。

导学设计是阶梯 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梳理和整合,汇编成学材。在科学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是观察与实验设计。通常我们是用实验观察记录表来体现。在观察设计中,需要明确观察对象(提前准备好);提供观察工具(学会使用方法);掌握观察方法步骤。记录观察结果。展示交流与评价。在控制变量的实验观察中,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知道实验中不变的条件和需要改变的条件。收集到的证据与得出的结论。

不变的条件要简洁。比如,《加快溶解》需要實验观察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你的不变条件可以是:一样的糖块、一样的水。在导学案里,你设定的越多,越容易搅乱学生的思维。

关注全体是保障 在探究中,当教师把操作指令下达后,学生就会进入到动手状态。教师也要加入到学生的学习小组里,进行观察和指导。“埋头苦干”,视野局限了,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比如,观课中有这样一次发现。《溶解的快慢》一课,在设计实验阶段,有的小组就没有参与。组内有同学一直在举手,有话要说,但老师没有关注到。老师要求用红砂糖做实验,这个小组就把果糖放在了烧杯里。结果,这个小组就没有完成实验,老师也没有发现。这样的探究就没有效率。怎么解决呢?老师巡视到每一个小组,指导了一个问题后,还需要看一看全班的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保障探究学习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和谐,具体体现在:理解和尊重、宽容和爱护、真诚与信任、赏识和赞美。

猜你喜欢

教科重力科学
南京国民政府教科图书出版审查审定法律制度初探
——从行政法角度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严摇恺
——教科双馨铸丰碑
点击科学
铜川市印台区教科体系统“五个再一遍”推动扫黑除恶问题整改
科学大爆炸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
科学拔牙
俄罗斯教科部要求高校取消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