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形成的教师因素调查及思考

2017-10-21勉永山

教育·综合视线 2017年38期
关键词:困难学困生教师应

勉永山

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师和家长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因素是产生学习困难生(以下称学困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行为、情感态度、教育方式、对学困生的关注、对个体差异的策略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注意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管理观念有待更新,真挚地热爱学生、信赖学生,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应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促进学困生成长。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

为了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有哪些,以便有的放矢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在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中作了一次抽样调查,重点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情感态度、教育方式、学困生关注度、学生个体差异策略方面,调查了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学习感不感兴趣,将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成效,而这往往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关。通过调查“你不喜欢上某些课的最主要原因”时,有些学生选择“老师讲课不吸引人”,也有的学生认为是“老师教得不好”。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響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上课经常走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从以上信息来看,不排除学生们因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或不当,而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走神的现象。

教师的情感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据调查,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①教师还不能全面地关心学生;②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③教师的态度不够亲切。

教师的教育方式欠积极 教育方式调查的结果表明: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有些学生往往认为部分教师对他们采取了不够积极的教育方式,包括“向家长告状”“对学生进行训斥、罚站”等。

教师忽略了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关注学困生方面,一些学生认为“只有部分教师给学困生进行补课、对学困生辅导不能坚持”。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差异性,没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淡而无味,“吃不饱”;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则会感到难度太大,力不从心,“消化不良”。时间一长,前者的学习劲头就会慢慢减小,不能获得最大限度提高;后者会对学习新知识望而却步。

促进学困生成长的思考

统观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确实还存在许多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行为,这些行为无形中降低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效率,导致了一些学生产生学习困难。作为教师,要从理论学习、自身素养、教学技能等方面逐步提高,促进学困生成长。

教师应注意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具备渊博的学识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凭借丰富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教学水平、恰当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就能让学生们处在轻松愉悅的学习氛围中,精力集中,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增强,学习兴趣自然会比较高。

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总喜欢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符合学生实际、提升课堂实效的方法,精心组织教学。

教师的管理观念有待更新 笔者认为,专制的管理方式不但不利于教育教学,还会拉大师生间的距离,甚至激化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矛盾,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面对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获取新信息,及时更新管理观念,管理好学生。

教师应真挚地热爱学生、信赖学生 教师真挚地热爱信赖学生是提高教师威信的重要前提,真挚地热爱、关心学生是师生心灵情感沟通的基石,它有利于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带着愉悦心情探索知识的奥妙,并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健全人格。

教师应给予学困生更多关注 笔者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基础上的合作、互助关系,教师对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爱。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都应给予更多帮助,特殊的表扬和鼓励,创设更多的锻炼机会,逐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教师在学生未能取得理想成绩时,能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对稳定学生情绪,扬起自信的风帆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应耐心、冷静地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以便学生加以改正、提高。

通过调查,笔者建议,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改变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减少一些有悖教育教学理念的错误做法,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困难学困生教师应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选择困难症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