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语会计人才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10-20袁静静颜开杨扬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14期
关键词:会计教育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

袁静静 颜开 杨扬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进一步提升双语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能有效保障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双语会计教学受诸多制约因素影响,以致教学成效不尽人意。本文以双语会计在校大学生和在职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法对其教学效果和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此指出我国双语会计教学在目标、教材、考核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再教育等环节中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双语会计;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在职人员;会计教育

一、问卷调查分析

1.在校双语会计大学生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选取江南大学会计专业学生,该校为我国211计划重点大学,会计专业属于全国中等水平,抽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由于大一的学生对双语会计教学的接触过短,而大四學生的课程安排中也许久没有接触双语课程,故没有将其纳入调查范围。本次问卷调查围绕教师水平、学生理解水平、教学模式、教材、考核模式等方面展开,共发出问卷120份,其中大二55人,占45.8%,大三65人,占54.2%,回收112份,回收率为93.3%。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剔除了4份无效答卷,最终形成了108份有效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双语会计教学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双语会计教学的概念存在认知错误。调查显示有近50%的学生在双语会计教学过程中仅注重语言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没能将两者学习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见图1),而双语会计教学的本质是使用英语这门工具去学习专业会计知识,运用英语这门工具在专业层面进行沟通交流。这种错误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最大化。

(2)双语教师数量匮乏,学生英语水平过低。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双语会计专业课程,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的授课方式高达61%。即便采用了全英文授课(见图2),由于“贫乏的专业词汇”和“有限英语理解能力水平”有将近86%的学生觉得理解双语授课困难(见图3)。因此在实际双语会计教学中教師与学生的语言水平形成了互相的制约,他们必须一起发展,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成效。

(3)双语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学生学习主动性低。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两者相辅相成,良好的教育模式将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将更好的推进这教育方式的实施。但是如图4显示,目前双语会计教学模式中“对教材进行全面讲解”和“仅仅翻译教材”占到了80%,这和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没有区别。而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完新知识后组织讨论”只有6%的比例。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应对双语会计教学,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一点从图5可以看出,课后“经常”或者“有时”阅读书籍的学生不到20%。

(4)双语教学资料使用版本混乱。调查中学生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的比例为21%,“国内出版双语教材”和“学校自编教材”分别占到57%和16%(见图6),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双语会计教学没能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生硬照搬或者模仿国外模式的情况不在少数。这给学生理解国外的先进思想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带来诸多制约。

(5)考核方式单一,缺少系统性。调查显示,双语会计专业77%的学生课程成绩都是由一次或者两次考试决定的(见图7)。这样传统的笔试手段,特别容易让学生产生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忽视听课的重要性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更无法体现双语教育中对于学生运用英文在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听、说、读的能力要求。

通过对当下国内会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5大问题的分析,笔者得出在校大学生教学效率制约关系如图8所示。即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产生于教育中和教育后,在进行双语会计教育时,学生与教师水平、教育模式和教材的选择以及学生学习的热情都会影响教学效率,其中学生水平与教师水平互相影响制约,老师的教育模式与学生的热情具有作用和反作用的效果。教育结束时的考核结果是对教学成果最直接的反馈,他对于教学效率具有监控的作用。

2.在职双语型会计人员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在职的双语型会计人员,针对其生存状况和再教育方面情况提出问题,旨在根据问卷分析的结果来完善双语教学体系。调查地点选择了无锡金融一条街、无锡新区创业园、会计事务所和一些私人企业。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工作单位涉及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上市公司。调查人员中出纳占15%,会计助理占15.8%,会计占28.3%,财务经理占13.3%,财务负责人占14.2%,财务总监占10%,其他占3.3%。本次调查共发出和回收问卷均为120份,回收率达到100%。调查统计发现,在职双语会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低学历双语会计对教育缺乏重视。表1中专和大专人员在工作前接触双语会计教育的几率都为0%,笔者通过实地的采访发现他们对何为双语会计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偏差。

(2)工作后双语会计再教育脱节。由表1可知,现在的本科生工作后接触过双语会计教育的人连三成都不到。而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很多国际会计准则和法规不断更新,再教育的脱节必然影响我国经济对外发展步伐。

二、影响双语会计人才的因素及启示

在此笔者问卷调查了工作前就受过双语教育的会计人员,发放和收回问卷76份。问卷内容为受访者的学历、单位性质、职称、工龄、年收入、工龄2年内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统计结果如表2、表3、表4以及图9所示。

表9 工作两年内人员对不足之处认知情况调查表

此外,调查还发现除了极个别案例,无论处在哪个学历水平,工作时间越长的平均薪酬水平越高。

分析影响双语会计人员生存因素表2和图9,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双语会计人才进入外企,中外合资公司和上市公司都将获得更高的薪酬。同时,毕业生在工作的前2年会感觉到专业知识不足、经验缺乏、沟通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学校在规划课程时,学校需要注重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特别要争取与外资企业开展合作,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查表3显示,持有证书等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薪酬的多少,因此学校应该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考证科目内容开设课程,为学生规划学习的各年目标,在教授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战内容比例。并实行递进教学,每考过一科的学生进行重新分班整合,实行分层次教学。

三、解决我国会计双语教学问题的对策建议

(1)重新确立双语教学的本质与目标。针对双语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会计双语教学的本质及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去了解国外先进的会计知识理念,与此同时达到能够用英语与人进行专业和业务方面探讨沟通的水平,然后让学生通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对于各种局势分析得出自己的见解。会计专业知识的积累与英语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主次顺序,而是应该一起进步提高,双语会计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应该在双语会计课开始之前由老师向学生普及这些基本知识。

(2)加快建设双语会计教师队伍。针对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首先各大高校要加大吸收具有国外留学经验的会计专业方面的人才,然后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项目,一方面可以引進国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国教师来传授纯正的先进会计理念;另一方面将那些本身就很优秀的青年教师派往国外,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国外的教学思维,增强教学经验。

(3)转变教育观念,综合使用教育方式。针对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传统的问题,要明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育的理念一直都围绕着“问题解决”这个核心,如今我国也应该顺应这种潮流。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应该被抛弃,教师可以采用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的方式。同时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教辅讲义来讲授课程重点,还可以充分引用视频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4)加速原版教材的引进与消化,促进特色双语教材自主研发。针对教材使用混乱的问题,首先加速原版教材的引进与消化,保留国外原汁原味的会计理念与知识,避免在翻译、改编教材的过程中对原版教材内容的曲解。与此同时自主开发特色双语教材,旨在比较中外会计理念和实务操作方面的差别,进行一种对比式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会计学知识,而且更加便于他们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成为真正的国际双语会计人才。

(5)丰富考核内容,形成有效反馈信息。针对考核方式太过简便的问题,笔者认为双语会计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淡化期中期末考试的比重。根据我国学生的情况来看,应该采取口试加笔试的考试模式,同时将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小组讨论的结果都记为加分项,这样的模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积极性,以及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思考能力。

(6)各校按照客观条件实施合理的双语会计教学。针对各校教育水平及硬件能力不一的问题,对于有能力实行双语教学的高校,一定要设置合理的双语课程体系,由浅入深的教导,不能单单只象征性的设一两门课,这样就造成学习链的断裂,导致学习没有连接性,达不到理想效果。对于目前还不具备这种系统性教学能力的,例如大专、中专等,可以先开展普及型教育,采用原版外文教材的同时用中文进行授课,目的是集中精力教会学生基本的双语会计词汇,思维和表达方式,让他们拥有基础概念,为他们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

(7)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对于开展双语会计课程有成效的单位进行奖励,企业可以优先培训高等双语人才,派遣他们去国外进修或者组织他们周末去培训机构学习新的知识,同时在低等和中等的会计人才中定期选拔出有潜力的人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双语人才不断地得到补充。

参考文献

1.张正勇,徐刚.我国会计双语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教育教学研究,2014(2).

2.陶黎娟.双语会计教学的困惑与对策――以青岛大学会计系为例.财会月刊,2015(09).

3.王天睿,王学成.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双语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与对策.湖北社會科学,2011(07).

4.刘慧,陈晓华.会计准则趋同背景下的国际会计双语教学研究.财会通讯,2011(12).

5.朱建华,国际化视角下会计教育的双语教学探讨.会计之友,2011(04).

6.王晓宇,浅析会计英语作为大学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科教导刊,2012(10).

7.Jian Li,Kunming Yao. Research on Bilingu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2014,4 (4).

8.Cen Williams. Study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 ICSREI,2013 (05).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会计教育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之现状分析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探讨
会计智商及其提升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