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壕吏课堂实录

2017-10-20蒋景平

知识文库 2017年3期
关键词:老妪老妇老妇人

蒋景平

师:同学们,我想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咱们中国古代诗人中谁最爱哭吗?

(学生表现出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有一句诗是: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应该是这位诗人。

师:博览群书啊,这句诗真美,他是秦观。这里是说他流了很多泪,与爱哭还是有区别的。

生:李煜 师: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愁多。

(学生又陷入沉思,师解答谜底)

师:这个爱哭鬼就是杜甫。请看大频幕。

(屏幕展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在他的诗里不停地哭,他的泪为国而流,为民而流,但是没有一滴為自己而流。后人曾经用十六个字来评价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屏幕展示十六个字)咱们大家讲这十六个字大声朗读一遍并记下来。(学生大声朗读)接下来,咱们就跟着杜甫走进石壕村。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先请一个同学帮将杜甫这份自我介绍完成。(屏幕展示杜甫简介,填空类型。学生变现积极,纷纷举手)附杜甫,字,,代诗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号“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 ”. 代表作:“三吏”、“三别”三吏指; 三别指:

(学生将杜甫简介齐读一遍)

师:上一节课的时候我给大家解读了藏问于答的手法,这节课就请大家将文中掩藏的细节展示出来吧。哪个小组愿意将自己小组的成果展现出来?(小组举手的很多)

师:好,就先请影坛新秀周静怡、文振峰吧。咱们全班就来给他们当旁白。接下来就请欣赏史上最大灾难片:石壕吏。

附剧本

本诗运用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老妇的致辞实际句句在写石壕吏,老妇的答语是在石壕吏的句句紧逼之下说出的,请发挥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是如何逼问的,问了什么,逼问时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尽量将细节补写出来。(写在下面空白处)

石壕吏剧本补充

旁白:(学生齐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石壕吏:(大力敲门,气势汹汹)

老妪:

旁白:(学生齐读)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石壕吏:撒谎可是要杀头的!

老妪:

旁白:(学生齐读):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石壕吏:

老妪:(抹泪)我家老头?我家老头坟头草已人头高了。

旁白:(学生齐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内传来哭声)

石壕吏:

老妪:官爷,再没别的的人了。那是我家的孙子。

石壕吏:

老妪:官爷,不行哪。我家孙子还要吃奶啊。

石壕吏:(怀疑的神色)

老妪:官爷,行行好吧。我家媳妇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旁白: (学生齐读)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石壕吏:

老妪:(诚恳的样子)官爷,我也不让你为难。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国家有难,为国出力,那是分内之事。

旁白:(学生齐读)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石壕吏:(不信的样子)

老妪:是,现在就走,应该还能赶上给军爷们做早餐。

旁白:(学生齐读)车辚辚,马萧萧。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停顿十秒)

旁白:(学生齐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师:好,这两位同学表演完了,有没有小组想要挑战一下?

(学生表现积极)那就请咱们的表演大咖王嘉、胡菁溪来。我们就继续来旁白。

师:两组同学表演完了,但是奥斯卡奖只能一个,究竟谁应该拿到呢?那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周静怡这组,周静怡表演的老妪表情声音都很到位。

师:大家同意吗?(有人表示不同意)

生:我觉得王嘉这一组,王嘉表演的石壕吏够凶,胡菁溪表演的老妪够可怜。

师:可以用文中的话来表达吗? 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师:能带着大家读一遍吗?(学生齐读)

师:这一对偶句很好的概括了两者的形象。那我就要将奖颁给王嘉组了。

生:我觉得两组同学表演都很好,台词虽有不同,但异曲同工。可是我想要说的是,石壕吏可恨,老夫人可怜。但是没有我们旁白的烘托,是显示不出来的。

(该生发言获得大家热烈掌声)

师:原来铺垫了那么多,我以为你是老好人,原来还是为自己贴金啊。那你来说说,你们旁白干了什么。 生:有对老夫人的同情,有对战争的控诉。

师:同情,控诉,用词精准,老师为你赞一个。好了,既然在这首诗里咱们听出了苦,听出了怒,听出了同情,听出了控诉。那能不能谁来给我示范一下,这篇文章怎么读?大家先在下面醞酿一下。

(生举手朗读,朗读完毕获得大家热烈掌声)

师:读得真好。尤其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个相似的句子,读出了层次感。还有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后面的语气词放慢,拉长了音。情感到位。最后一段更是读出了寂静之感。咱们大家来试试。 (学生齐读,教师点评)

师:大家的声音还是非常饱满的。第一段的处理有点没到位。第一段,石壕村里夜捉人,气氛怎么样?应该怎么读?

生齐答:紧张,语速应该快点。

师:那咱们将这段再试一遍。(学生齐读)

师:不错,大家都都明白这首诗了吗?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齐答懂了)

师:那好,请一位同学来给我讲讲。

生:这首诗通过老妇人一家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对百姓的同情。

师:概括非常到位,说明大家懂了。可是我却又很多地方不明白了,大家能为我解答吗?(幻灯片问题展示)一:老妇人家里那么多人,为什么是老妇人去应征呢?二:老妇人走了,她家里人哭了没?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如”的?三:杜甫不是忧国忧民吗,为什么杜甫见此人间惨剧,却不出来制止呢?大家互相讨论,解答老师的疑惑吧。

(老师一提出问题,学生也开始疑惑。开始激烈的讨论)

生:他们家人口虽多,但是年轻人都上战场了。

师:从哪可以看出来?大家一起齐读

(生齐读: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师:是一个儿子寄了本书回来吗? 生:不是,是信。书是信的意思

师:战争真严苛了,所有的男丁都已经上战场了,还有其他年轻人吗?

生:还有一个媳妇。但是不能去。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齐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师:裙,什么意思?是裙子吗? 生:不是,是衣服。

生:为了保护他的孙子,年迈的老人毅然请缨。

师:总结的真到位,家里再没人可去了吗?家中的老头呢?

生:老头子跑了 师:哪里说跑了? 生:逾墙走。翻过墙跑了。

师:真好,一个“逾”字,一个“走”字,这明显老头体力比老妇人好啊。

生:不是的,就好比狗急跳墙。

师:好一个狗急跳墙,这说明石壕吏抓人(生齐答:狠毒,师点头)

师:老妇人为了孙子,为了家人,上了战场,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老头却跑了。老头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啊。

(學生有点着急,因为老师这个奇怪的结论)

生:不是老头自私,应该是老头是家中的顶梁柱,所以该留在家里。

师:如果是个年轻的男人,说是顶梁柱,还很好理解,但是同为老人,相信女的对家庭的重要性应该师分量更重?这个理由不是很能说服我。能说服你们吗? (学生摇头)

师:希望同学们立足文本,继续研读。来咱们一起来大声朗读这两部分。

(1、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2、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师:明白了吗? 生:男的上战场,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而女的上战场,只是再后方,还有可能回来。

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生点头)所以当时就有这样的话: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战争虽然残酷,可这家人却是相亲相爱的,为了保护家人,老妇人提出上战场了。在古代,女人是不能上战场的,这是一种晦气。女子在军中,兵气恐不扬。那石壕吏有没有答应呢?

生:答应了。

师:那看出来的。

生齐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师:老妇人走了,那家人是什么反映呢?生:哭了

师:哭了吗?“如”什么意思? 生:好像的意思

师:那究竟哭了没? (学生议论纷纷)

生:应该哭了,但是不敢大声哭,所以听起来是好像。

师:为什么不敢大声哭? 生:怕被石壕吏发现。

师:也就是因为声音太小,听得不真切,所以是好像。还有其他原因吗?老师提示一下,除了老妇一家人在哭,还有谁呢?

生:还有石壕村其他人,因为距离太远了,所以听起来也不是很清楚。

师:说的真好。大家赞同吗?(生点头)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老妇人一家的遭遇,这还是当时的一个(生齐答:缩影)

师:读到这,我们只能感慨战争的无情。俗话说:唐朝诗圣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碰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不制止呢?

生:可能杜甫怕死吧 (生笑)

生:可能杜甫站出来也没有用吧,毕竟面对的是强悍的石壕吏。

师:不管是哪种原因,杜甫都没有站出来。老师想总结一句:杜甫的忧民情怀不过是浪得虚名,名不副实,同意吗?

(学生不同意,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师:请大家看看课下的注解,一起来大声的读一遍

(生齐读:安史之乱中,陈陶之战,四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灭;邺城战役失利,郭子仪、李光弼等所率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

师:安史之乱中,唐君节节溃败。明白了吗?

(生不解)

师:范仲淹有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尤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生:我明白了,一边是大家,一边是小家。舍小家保大家

师:是啊,一边担忧着国家的命运,一边同情着百姓的遭遇。这就是诗圣情怀。咱们一起再来体会一下这种情怀吧。

(生齐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師:哪里体现了这样的情怀? 生:夜久

师:夜久说明什么 生:说明杜甫辗转难眠

师:还有吗 生:独

师:是啊,独,是孤独,是郁闷,杜甫独自上路了,但是我想杜甫的心留在了石壕村。这一家子的生活将何去何从呢?老妇人上了战场能回来吗?她的那个活着的儿子呢?留在家里的人呢,还会有征兵吗?这些都是杜甫没说的,但却是我们绕不过的心结。好,同学们,请你们在课后为本文写一个续吧。最后让我们这节课在书声中结束吧。(生齐读石壕吏)

(作者单位:深圳市沙井中学)

猜你喜欢

老妪老妇老妇人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老妪
老妪
老妪老翁
老妇人与店员
老妇人与店员
印度百岁老妪被醉汉强奸致死
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
如何才能安全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