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七月与安生》的叙事策略研究

2017-10-20王铭

今传媒 2017年9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研究

王铭?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影《七月与安生》情节的文本分析,最终得出:该电影利用“戲中之书”的嵌套叙事结构,通过交互与转换让三个结局连连反转;同时,其旁白设置不显累赘反而让影片悬念重重,不仅调控了叙事,还优化了观影体验。二者共同给故事标注了叙事段落,建构了精彩的故事情节。

关键词:《七月与安生》;叙事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095-02

本文拟在分析电影《七月与安生》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剖析其叙事策略背后的实质特征,进而为当下国内电影的制作和拍摄提供一个良好的范例。

一、电影叙事策略的具体表现

《七月与安生》在叙事策略上有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尤为关键的是其“戏中之书”的嵌套叙事结构,以及看似不甚讨巧的旁白设置。

(一)内外层嵌套叙事

该电影巧妙地构造了一种“戏中之书”的嵌套式叙事结构,为原著单薄的故事增加了一个叙事层级。总体而言,这种叙事结构分为内层和外层。外层叙事为影片中的现实层面,落在现在的时间线上,从家明与安生在地铁偶遇展开;内层叙事为小说层面,落在了历史的时间线上,是全片主干。二者来回交互,为我们展现了七月、安生与家明之间的感情故事。现依次论述七段叙事。

1.外层叙事:在地铁与家明相遇后,回到家中的安生阅读《七月与安生》这本小说,后展开内层叙事。内层叙事:从七月与安生的相遇,一直讲述到安生在出租房里得知了苏家明的存在,后转回外层叙事;2.外层叙事:安生下班回家洗澡后,打开了卧室房门,镜头转到了熟睡的小女孩身上。此处交待出了李瞳瞳的存在,也为其真实身份留下了悬念。安生见孩子在睡觉,满意地笑了,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打开电脑继续阅读《七月与安生》这部小说,再次转入内层叙事。内层叙事:从安生与家明的相识,安生与家明暗生情愫,讲述到安生离开家乡,七月彻夜哭泣;3.外层叙事:安生仍然在床上看网络小说,看得十分专注,镜头随即转入内层叙事。内层叙事:七月依旧过着平静的日子,安生四处漂泊直到疲倦,镜头从安生孤独地蜷缩在小房间里转向外层叙事;4.外层叙事:安生将苏家明的名片放进珍藏着明信片和家明玉坠的红色铁盒里,安生再次打开笔记本电脑阅读小说,由此转向内层叙事。内层叙事:从七月送家明坐上去北京的火车开始,直到安生与家明决定再不相见为止——镜头从家明望着安生离去的背影,闪回到当年安生在火车站离开家乡时回头冲家明告别的场景,而后镜头再次转向望着安生的家明的脸,由此第二次内层叙事告终,影片叙事再次转向外层;5.外层叙事:安生看着小说睡着了,小女孩推开安生卧室房门走进来,帮安生把笔记本电脑合上,然后从红色盒子里,拿出了苏家明的名片;镜头转到苏家明,他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继续读小说,从而再次进入内层叙事。内层叙事:从苏家明回到家乡和七月结婚又逃婚,到七月自由地流浪漂泊为止,第一结局落幕,影片转向外层叙事;6.外层叙事:天已亮,家明接到小女孩的电话邀约,在小女孩学校门口的咖啡馆里与其见面。小女孩告诉家明《七月与安生》是自己的妈妈安生写的,并推测家明就是自己的爸爸。此刻前来寻找女儿的安生冲进咖啡馆,与家明再次相见,安生告诉家明七月生完孩子后继续漂泊,第二结局落幕,转回内层叙事。内层叙事:家明听后黯然离去,安生则失魂落魄般地回到家中,洗手的时候泪雨滂沱,影片的背景音乐开始带有阴郁和悬疑感,安生为七月签下死亡证明,黑幕3秒钟。安生在电脑前写下小说的最终章,并经由旁白(小说文字)的叙述转向外层叙事,七月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7.外层叙事:镜头通过一组曲线的移镜头,展现了在反光的玻璃中,安生从自己的影子里看到了微笑着的七月,第三结局落幕。

综上,影片的第一结局被安生对家明的讲述扰乱,于是出现了第二结局,不料影片再次反转,指出这一讲述的虚假性,带来第三结局。三个结局都是在内外层叙事的交替下依次展开的。

(二)旁白设置

在嵌套叙事依次展开的同时,该电影还使用了大量旁白作为情节推动的辅助,也为整部电影的基调增加了不少色彩。

在正片开头,该电影就给观众留下数个悬念,例如安生为什么要对编辑否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安生与七月关系不和或绝交了么?安生、家明与七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通过整部电影,可以发现这些悬念的解答都与旁白设置有着密切关系,且每次旁白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与镜头的配合,以及内外层叙事的转换。下文对九次旁白设置依次论述。

1.旁白内容:七月与安生相识。镜头场景:两位女主角在军训。第一次转入内外层叙事;2.旁白内容:七月与安生十三岁到十五岁形影不离。镜头场景:两位女主角在树林中嬉笑;3.旁白内容:安生一直没有告诉七月,她第一次见到家明,并不是七月介绍的。镜头场景:安生去找家明。第二次转入内外层叙事;4.旁白内容:七月因不能与安生分享一切而难过。镜头场景:七月送安生离开后彻夜哭泣。第三次转入内外层叙事;5.旁白内容:离别怎么能不伤感,七月不得不学会思念。镜头场景:七月在火车站送家明离开。第四次转入内外层叙事;6.旁白内容:七月与安生分别后失去联系;家明两年后再见安生。镜头场景:由七月与安生分别到家明遇见安生;7.旁白内容:七月因家明逃婚辞掉了工作,开始漂泊,并且越来越习惯这种生活。镜头场景:七月离开家乡四处漂泊。第五次转入内外层叙事;8.旁白内容:七月认为她和安生注定过上截然不同的生活。镜头场景:七月与安生在机场分别。第六次转入内外层叙事;9.旁白内容:七月决定将一切写进小说,相信安生会幸福。镜头场景:七月在世界各地生活。第七次转入内外层叙事。

综上,影片通过精妙的旁白设置,与内外层叙事交叉进行,逐步解答出影片开头的层层悬念,最终小说叙述者的真实身份通过外层叙事中李瞳瞳的揭露被打破,由此观众才得知,小说的书写者其实是安生。

二、电影叙事策略的主要作用endprint

至此,嵌套叙事和旁白设置在该电影中的具体表现阐释完毕。诚然,二者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及其本质内涵是下一步需要分析的内容。

(一)嵌套叙事:交互与转换

基于上文,嵌套叙事即内外层叙事。其本身可以形成两种关系,一个是现实生活与小说故事的关系,另一个是现在与历史的关系。在这两层关系的背后,又映射了嵌套叙事的两大重要意义。

第一,内外层交互。外层叙事给出了模糊微妙的人物关系,内层叙事逐渐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反之,内层埋下了种种伏笔,留给外层进行解释。通过内外层的相互交互,电影很自然地将现实生活与小说故事结合在了一起。叙事嵌套结构的审美特征在于框架故事与嵌入故事之间张力对比、互动互补的辩证关系[1]。这种“戏中之书”的嵌套设置,强化了影片母题的表达张力,提供了一种丰富的交互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嵌套结构,影片结局的三重反转才更加顺畅合理。

第二,内外层转换。电影通过现在和历史的相互转换,使自己有意识地为观众标注了叙事段落[2]。内外层转换不仅为内层叙事标注了段落,而且由于内层叙事是全片主干,也为整部影片也标注了段落。在影片中,段落的标注往往落在影片情节的关键点上。对此我们可以从几次内外转换反应出的故事情节对其进行理解。第三次内外转换时,安生正要离开家乡,开始她四海为家的漂泊生活。第四次内外转换时,家明离开了家乡,七月送走了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这些生活上的变化为后面七月的爆发埋下伏笔。第五次内外转换时,家明逃婚,七月正式开启了她的漂泊之旅。第六次内外转换时,七月不再被动漂泊,而要主动离开。

(二)旁白设置:调控与优化

波德维尔认为,电影叙述是电影的情节和风格相互作用,暗示和引导观众建构故事的过程[3]。我国学者陈鸣提出“假可靠的声音”这一概念,所谓叙述声音的真可靠与假可靠,是指作者在小说阅读层面上是否认可和赞同小说故事层面行的可靠声音而设置的声音修辞策略[4]。由于电影中的观众接受层面与小说中的阅读层面实际上是共通的,我们可将这一概念换至电影范畴中,帮助理解旁白设置的主要作用。

具体而言,本片的旁白设置一方面调控了叙事节奏,另一方面利用一种“假可靠的声音”调动了观众的观影兴趣,优化了观影体验。

第一,画外音(旁白)不管在叙事内还是在叙事外,它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干预(叙述、解说、描写)可以造成标点的效果[5]。在本片中,旁白作为叙事的“标点”,处理了时间跨度过长的问题(电影描述了主人公从13岁到33岁二十年之间的故事),明确了人物所处的时间点,减少了观众不必要的困扰,同时加快了叙事速度,把控了叙事节奏。比如,第二次旁白描述了七月与安生十三岁到十五岁的成长时光,两位少年演员也过渡成为两位成年演员。第四次旁白出现后,叙事速度加快,七月与安生四年之间的生活和心态的变化开始通过互通明信片的方式展现。

第二,影片中以旁白讲述的小说《七月与安生》的作者是七月,而七月这个角色却从来没有在外层叙事里活动甚至出现过,这种将不可靠的或未被确认的叙述声音设置成可靠的声音,其实就是一种“假可靠的声音”。首先,假可靠叙述在影片一开始将种种疑问抛掷给观众,既給观众留下悬念,又引导观众将其理解为可靠或假设可靠的声音,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观影兴趣。其次,假可靠叙述对于结尾的反转及第二个结局的虚假叙事是一种暗示,但种种细节又留下疑点,叙述到最后才让观众猛然发现,原来小说的作者是安生。再次,在影片结尾处,随着舒缓音乐的流入,七月自由自在从容快乐地生活着,这一影像填补了观众因七月死亡真相而造成的心理落差,优化了观影体验。

三、结 语

当下主流叙事电影大多遵守“建置—对抗—解决”的叙事结构,但这一看似简单的三幕式结构却成为国内诸多影片的软肋。电影《七月与安生》中嵌套叙事结构与旁白设置的精妙安排和完美配合,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观影体验,这在主流商业电影中是值得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邹颉,侯维瑞,史志康.叙事嵌套结构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2(10).

[2] (法)弗朗西斯·瓦努瓦著,王文融译.书面叙事·电影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0.

[3] David Bordwell.Narrative in the Fiction in the Fiction Film[M].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49-50.

[4] 陈鸣.小说创作技能拓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04.

[5] 陈鸣.小说创作技能拓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81.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非主流创作
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叙事策略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