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2017-10-19黄章华张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微时代院校微信

黄章华 张振

[摘 要]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大量使用,“微时代”已经来临。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发生了改变,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针对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 键 词] 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010-02

一、“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一)“微时代”的定义与特征

“微时代”主要指以微博、微信等网络软件为主体的一种工具,是基于及时通讯、信息共享的一个新媒体时代。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微博、微信等网络软件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沟通、信息咨询、出行等方面不可或缺的网络工具。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1.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截止到2016年,我国微博的月活跃人数达到2.97亿,而微信的月活跃人数更是达到了6.5亿人次,因此,微博、微信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用户群体的通讯网络软件。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何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挚爱,主要就是以下几个特征:(1)微博、微信的快捷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信息共享、传播方面具有高效、快捷性。这种高效、快捷导致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全国乃至世界即时发生的事情,且传播速度非常快。一个热点事件的发生到迅速传播,仅仅需要很短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发量可以达到上百万。(2)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网络虚拟性。这种虚拟性正迎合了人们“看事不怕大”的心理,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微博、微信的共享性。这种共享性包括信息的共享以及空间的共享。“人人皆媒体”已经成为“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人人皆媒体”也成为当代年輕人、学生在虚拟空间寻找存在感的重要方式。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

“微时代”的来临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模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信息接收方式来源于书本和电视,但新媒体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不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传授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随时随地接受信息。而且接受的信息从一元变为多元,这种多元文化的传播,促进在信息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形成社会的多元价值。在此背景下,学生自我表达的意愿增强,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存在感。这种网络行为特点间接地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特别是话语权和传播权的丧失。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使用,不仅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且由于其文化的多元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面对着外面世界五花八门的信息泛滥,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判断力,理性的分析以及正确的价值引导,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往往更倾向于非主流的一些观念,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想所蛊惑,接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

二、“微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前瞻性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任务中,首先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这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定位和目标要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的“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在不断变化,信息内容也从一元转化为多元,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的信息不仅仅是主流的、正能量的信息,一些低俗的、错误的、负能量的信息也同样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希望在网络媒体中寻找自我、彰显自身的个性和价值,无法用理性的态度去鉴别呈现在他们面前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加上网络平台被个别不法分子所利用,利用他们在网络平台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引导学生树立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并鼓动他们实施一些不当的言行。种种这些,都给“微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由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前瞻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体、内容传播方式的不确定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自我迷茫的状态,让自己的工作有点无所适从。

(二)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传统载体功能减弱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有其一定的信息沟通和传达的载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传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这种传统的载体在一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具有相对高效、集中以及集权的特性,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大范围使用,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信息沟通载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学生一个个成为“拇指族”“手机控”,他们“手不离机,目不离屏”的状态时常出现。在信息的沟通方式上,他们更愿意网上那种随意的自由状态,他们更容易接受网上的交流沟通,而不是传统面对面的交流,对于涉世不深的高职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这样更能表达自我的观点。

(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整套相对完善的思想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的理论教学、心理健康指导、班级主题班会、谈话教育等,上述的方法和途径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方式,并在很长的时期内使用并实践,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对学生组织行为的全方位掌控,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和资源上达到特定的预定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比较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理论的灌输具有系统性和步骤性。然而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新媒体所吸引,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时效性越来越低。另外,随着信息的多元化以及信息的“井喷式”传播,学生的自主性慢慢增强。学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新媒体”上,他们热衷于网络热点事件的互动和意见表达,在网络中不自觉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认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样的变化,他们还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就導致了教师与学生话语系统的冲突,很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共鸣,往往吃力不讨好,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在微博、微信普及的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分认识到“微时代”背景下的新特点、新特征,才能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模式。

三、“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媒介,创新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

在“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工具,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继承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优点,在大政方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为主要阵地,开展针对性的理论灌输和指导教育。其次,通过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观念和方式,改变以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微博、微信产生以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信息共享和开放性的特征,适时掌握网络上的信息动态,及时掌握网络平台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从而与学生产生共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增强学生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提高队伍应对新媒体的能力

在“微时代”背景下,面对新媒体出现的新形势以及新特点,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网络思维、信息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们要了解“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和思想动态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首先,要培养思想政治队伍的网络应用能力,只有充分了解网络的特点和能力,对互联网出现的各种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筛选,在新媒体中传播正价值。其次,对思想政治队伍进行培训和深造。在思想政治队伍中,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对网络缺乏敏感度,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深造,转变他们的观念,进而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

(三)构建新媒体为传播载体,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的便捷性和信息共享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充分掌握学生日常的行为和思想动态,使微博、微信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另一个主阵地。在这一个主阵地上,教师应该以更开放、自由的心态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慢慢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认可,并最终接受,从而让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据新媒体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重新夺回失去的主导地位和阵地。

参考文献:

[1]潘国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曹陇华,戴紫娟,张海纳.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2(2):88-96.

[3]張筱荣.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4):52-65.

猜你喜欢

微时代院校微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微信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