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2017-10-19邓尓倚李洁莹韩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8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

邓尓倚 李洁莹 韩青

【摘要】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9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采取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并根据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89.36%, 对照组康复优良率为72.34%,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协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106

人工髋关节置换作为治疗髋关节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 采用类似髋关节的假体置换病灶的关节面, 达到恢复髋关节功能[1-3]。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 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多,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恢复周期, 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较低, 不利于协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一些研究资料显示,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与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较低有关。在临床上, 常规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较差, 不利于整体提高患者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4-6]。近年来, 知信行模式广泛用于临床健康教育中, 可以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 协同提高康复效果。对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知信行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首次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 思维清晰, 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肝、肾、心功能正常, 血尿常规检查正常。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综合征者、全身感染性疾病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对照组中女20例、男27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8.5±4.5)岁。观察组中女21例、男26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6.5±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 在入院时, 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入院介绍, 口头讲解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相关知识;术后,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示范性锻炼等。观察组采取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①成立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小组, 由科室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组成, 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小册子, 对小组成员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健康教育小册子内容的培训及考核。②成立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形式,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病情认知程度, 并对患者进行调查沟通, 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 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 以一对一的口头讲解为主, 结合健康教育宣教资料, 定期与患者进行交谈, 鼓励患者之间的交流等。③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内容, 其中知识是基础, 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及治疗护理水平, 积极疏导, 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信念是动力, 帮助患者确立信念, 改变对病情的态度, 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接受术后的康复治疗, 并介绍术后康复效果良好的病例, 让患者认识到术后积极接受治疗护理的重要性;行为是目标, 患者积极采取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较高, 并自觉安排功能锻炼, 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严格遵守医嘱, 准确用药, 了解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等。

1. 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 评分项目分为疼痛(4分)、关节功能(18分)、关节运动(5分)、行走能力(3分)。综合评价患者的康复效果, 分为优、良、中及差4个等级, 髋关节Harris评分90~100分评为优、80~89分

评为良、70~79分评为中、<70分评为差, 康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根据SF-36量表评分, 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SF-36量表包含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及心理健康, 共8个维度, 每个维度含2~10条目共36个条目[7]。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89.36%, 对照组康复优良率为72.34%,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知信行模式作为改变患者健康行为的重要模式之一, 将患者的健康行为分为获取健康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的三个过程。将知信行模式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中, 可以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 形成信念, 积极进行术后康复治疗护理。相比常规的健康教育, 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知、信、行三者间的结合, 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 髖关节功能的恢复, 缓解术后疼痛等。此外, 在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开展期间,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密切,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调动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李维瑜等[8]研究认为, 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与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有关, 而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作为重要影响因素。此外, 王晓庆等[9]研究指出, 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协同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在采取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后, 可协同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康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89.3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

(P<0.05), 提示知信行模式在人工髖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可协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在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 在成立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小组后, 对患者采以个体化的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形式, 可提高患者对病情相关知识的可接受度;此外, 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内容, 其中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是目标, 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通过本研究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进一步提示知信行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协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艳敏. 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8):46-47.

[2] 袁光辉. 早期康复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6):58-59.

[3] 杨月英, 鲁群英, 罗艳芬, 等. 健康教育路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中的应用观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7): 111-112.

[4] 詹陈菊, 刘琪希, 吴雅珍. 知信行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健康教育的应用.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2):133- 134.

[5] 苏翠金.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 2014(10):1243-1244.

[6] 张培芳, 王欣彤.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饮食保健, 2016, 3(21):230-231.

[7] 常雪琴. 髋关节置换术后运用多媒体健康教育防止人工关节脱位的效果分析.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5):1416-1417.

[8] 李维瑜, 刘静, 余桂林, 等. 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护理学杂志, 2015, 30(6):107-110.

[9] 王晓庆, 段培蓓, 陈毓雯, 等. 知信行健康教育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作用. 上海护理, 2013, 13(1):29-32.

[收稿日期:2017-05-18]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