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镜下肺泡冲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7-10-19林天植蔡木泾方楚葵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8期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镜肺泡

林天植 蔡木泾 方楚葵

【摘要】 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下肺泡冲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各100例。常规组采取基础治疗方案,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下肺泡冲洗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 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1.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冲洗治疗的效果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镜;肺泡;冲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09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under bronch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Methods A total of 200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envelope metho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basic treatment regime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under bronchosco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reatment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time of body temperature returned to normal, cough and expectoration disappeared, pulmonary rale disappeared, and hospitalization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hite blood cou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4.00% than 81.00%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under bronchoscopy provides remarkabl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and 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Bronchoscopy; Bronchoalveolar; Lavage

纖维支气管镜下进行肺泡冲洗治疗具有较小的创伤, 治疗方案相对安全简便, 对于全身用药效果较差, 由于毒副反应无法长期用药的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同样较为适用[1]。为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确诊, 均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各100例。常规组男女患者比52∶48,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8.20±7.27)岁;实验组男女患者比53∶47, 年龄21~60岁, 平均年龄(38.06±7.3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基础治疗方案, 包括常规抗感染、祛痰、营养支持、吸氧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冲洗。具体如下:将2%利多卡因

(5 ml)雾化吸入麻醉, 并经鼻将纤维支气管镜置入, 吸入支气管内病灶部分阻塞物与分泌物, 先将痰液吸取后进行细菌培养, 之后将纤维支气管镜前端置入所需灌洗的肺段支气管开口部位, 之后采用注射器将灌洗液快速推注并进行患肺段灌洗治疗, 采用6.67~13.33 kPa(5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 并记录回收灌洗液量。采用无菌生理盐水(37℃)作为灌洗液, 使得粘稠分泌物与脓液逐渐变得稀薄, 10~15 ml/次, 总量应≤150 ml。在灌洗过程中另侧鼻孔经鼻导管吸氧同时心电监护, 严密监测各项生命指标。endprint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2]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项,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状态, 无咳痰、咳嗽、肺部啰音, 炎症完全吸收;有效:体温恢复正常状态, 咳痰、咳嗽症状减轻, 肺部啰音减少, 炎症部分被吸收;无效:病情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指征 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 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1.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来说, 其发病原因多数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发, 可采取化痰、抗感染、体位引流、营养支持治疗等方式, 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 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有关研究显示[3, 4], 对该类疾病患者采取全身静脉用药后, 其支气管肺组织中药物浓度相比血液药物浓度明显较低, 前者约为后者的1/40~1/30之间。且考虑到目前临床上抗生素种类的增多与广泛的应用, 导致不合理用药案例逐渐增多, 容易引发耐药菌株现象, 加之抗生素用药选择不当与肺实变后局部血液供应较差, 将会降低局部药物的浓度, 若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则引发的炎性症状将较难有效控制。若不能及时清除毒素与病原菌, 将难以控制感染现象。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冲洗治疗, 其将分泌物吸出, 并采取局部用药方案, 有利于维持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 使得其通气功能获得明显的改善, 及时改善二氧化碳潴留与低氧血症等不良情况。进行反复冲洗操作有利于促进微小肺不张复张情况, 进一步消退患者的炎症阴影[5, 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 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1.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氣管肺泡冲洗治疗的优势主要包括:可进一步强化气道监护与气道管理, 由于呼吸肌疲劳状态且人工气道封闭, 将会使得患者排痰受阻, 导致在气道内容易形成脓性与血性的粘稠痰块, 增高了气道阻力, 降低了潮气量, 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或者心力衰竭, 采取该类治疗方案, 可在直视下对气道通畅情况进行观察, 将气道内分泌物逐渐吸除, 解除了气道阻塞现象;另外, 在对患者疏通气道的同时, 还可有效改善通气情况, 促进了引流[7-10]。

综上所述,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取支气管镜肺泡冲洗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改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康宁, 李群峰, 吴靖升, 等.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支气管镜吸痰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 33(4):448-451.

[2] 汪铮, 张晓菊, 吴纪珍, 等. 血清降钙素原对早期抗菌治疗无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因诊断的意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11):824-830.

[3] 王盈红, 曹小彩, 宋文涛, 等.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影响. 临床儿科杂志, 2016, 34(5):342-347.

[4] 曾静. 贵阳地区150例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道病原学分析. 贵阳医学院, 2015.

[5] 邹立群, 徐爱晖. 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局部治疗中的回顾性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 2017, 22(4):759-760, 765.

[6] 邢亚恒, 史广超, 李景钊, 等.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60例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6):33-34.

[7] 梁建中. 支气管镜下肺泡冲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0, 38(4):577-578.

[8] 于琳, 王曦雯.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 11(4):266-267.

[9] 于艳梅, 刘林林, 王枢传.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天津医药, 2005, 33(10):662-663.

[10] 贾兴泽, 龙伟权.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观察. 西南军医, 2009, 11(2):234-235.

[收稿日期:2017-06-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镜肺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护理分析
刺激肺部细胞
视觉科学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测定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