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高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2017-09-30吕向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演绎法文综考查

【摘要】由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1卷37题独特的出题方式,引发对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思考。地理思想方法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当前地理教学工作者很少注重这一问题,所以在总结分析近几年来高考文综试题中蕴含的地理常用的假说——演绎法思想,初步探讨了在地理教学中强化地理思想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思想方法;假说——演绎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67-01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1卷第37题(37题具体见试卷)独特的考查方式引起不少教师和学生的热议,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该题偏、难、怪。其实仔细想想该题的思维考查方式非常好,非常符合近几年提出的“素养立意”的命题原则。现在的高考明确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核核心,其中学科素养成为地理考查的突出重点。地理核心素养其中就包括地理思想方法,而本题出发点就是考查学生的地理思想方法。题目首先以一段科研资料提出一种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然后通过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这种规律在这里不存在。本题命题立意比较新颖,根据人教社编辑丁尧清博士介绍,这题的来源是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中的一篇论文,论文中提出对武俊智等人提出“中等干扰假说”理论在长白山地区不存在的观点。可以看出来本题的命题基本思路是体现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假说——演绎法:提出假设——实际(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第一步提出假设,然后去实际环境中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假说——演绎法是科学认识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上升必需的工具。强调了假说演绎出来的结果必须用实验来验证,以及假说的最后标准是与事实对应,它是一种科学解释的演绎模型。这样思维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认为世界是均衡的圆,然后根据这样理论寻找南方世界。此题就是基于这一科学研究方法先提出“中等干扰假说”理论: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然后科研人员根据野外实地样方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法研究,发现在某些地方由于某些特殊因素影响导致这样假说部分不存在或全部不成立。按照这种假说理论,该地的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变化曲线应该是关于某海拔高度的对称图形。所以 第(1)题根据题中提出的假说看出阳坡并不呈单峰变化,得出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是阳坡;关于干扰的部位,要读图找取对称轴(大约在2300米),然后从图中发现对称轴左侧(大约从2000~2300米)违背对称现象,随海拔升高,多样性减少,得出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部位是2000米——2300米。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即偏离理想状况的程度,从图中看出阳坡2000-2300米之间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少,而在2300米以上,基本符合苔原带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所以在2300米以下,干扰强度强,2300米以上,干扰强度减小。

这题不少学生认为难除了对语言的理解不清有关外,主要是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让学生很不适应。其实这种思维的考查在几年前高考试题中就有体现。如2014年文综试题新课标全国1卷中7~9题。题目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对植被的影响展开研究。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这题组通过试题展示了科学研究的一种研究方式:实验法,在野外选择样方进行实验调查,获取地理规律。所以今年这题出现并不唐突,说明这种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地理思维方法是高考出题一个常见出发点,今年这题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争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学地理教学还停留在重视重视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的教学阶段,没有真正重视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对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对此非常陌生和处理棘手。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和高考应试能力,应在教学中加强地理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不断渗透地理方法和地理思想的培养,实现“授人予渔”,使得学生能够走入高校和社会能够运用地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发明,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

那么教学中怎样才能加强地理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呢?其实地理方法和思想在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案例,例如初中的七年级上册P37至44的《海陆的变迁》里的《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涉及的“大陆漂移说”以及《板块的运动》中的“板块构造学说”。生动真实的演示了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和研究方法,从真理与谬论掺杂的猜想——形成假说——验证假设——修正完善假说螺旋式不断发展,最终达到真相或真理。另外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地理学科研究方法和思想,首先从理想的地球不运动下垫面均匀状况下建立理想的、简单的单圈环流,其次演化到地球自转、不公转、下垫面均匀的状况下的三圈环流模式,再到比较真实的状况:地球运动(既自转有公转)下垫面均匀,演绎出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而移动这一原理,最后考虑地球表面并不均匀理想状况下呈带状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这就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逐步找出规律,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假说—演绎法的方法论。类似的思维方式还有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中“自然带”的学习过程,它也是从简单的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规律逐渐演化到真实的复杂的各个大洲和地区的自然带分布状况。如果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好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们深刻掌握这種科学研究方法,懂得自然界的复杂性,处理复杂问题可以由简到繁,由猜测到本质认识,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工作很有裨益,也将很好地适应今后的高考。

参考文献

[1]王洪桥、吴正方等.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植被群落、土壤、游径侵蚀对践踏干扰的响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11):111—115.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M].2014:33—38.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七年级上册[M].2014:37—44.

作者简介:吕向东,1968年8月,男,汉族,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二中,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高考地理试题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绎法文综考查
《文综》与流动的华文文学
贯穿假说—演绎,巧用模型建构的“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高考文综备考策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诌议
省质检后文综政治复习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