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分析

2017-09-28黄国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田径教学高中体育

黄国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高校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日渐提高了关注度。高中体育在新课改背景下,为适应当今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要进行相应改革,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坚毅性格。本文将重点对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开发策略,以推动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 田径教学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高中阶段是学生课业最沉重、心理与身体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要学习的知识与科目非常多,身体与心理经常不能得到放松。而传统高中体育教学仅开展简单的项目教学,学生体育项目学习热情不高,不能真正放松下来开展体育活动,教师也将全部精力放在了主修课程教学上,降低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阻碍了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发展,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强身健体,塑造人格,放松身心,积极对田径教学内容改革非常有必要。

一、传统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在过去传统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一直非常单一、枯燥,经常是以身体素质测试为主,不仅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更会促使学生在紧状态下完成测试,如果测试不过关甚至会影响到升学,更增添了心理负担与压力,这与教学目标相违背,不能使学生在体育田径教学中获得乐趣,不能使体育特长生得到技能提升。不断对体育田径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丰富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不仅在教学内容上以测试为主,更在教学模式上非常单一,基本上没有过多创新,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情况多,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依然依靠教师灌输,学生通常记忆不深刻,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长期下来,学生田径技巧、田径理论知识的获取不足,将与体育教师的距离越来越远,身体各方面素质得不到锻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教学内容不能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

高中田径体育是竞技体育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以竞技教学为主,教学侧重点应倾向于思维训练与基本功训练上。但是,鉴于教学内容与技能要求较高,不能与学生的设计需求相统一,经常将田径教学与田径运动混淆,实际两者存在明显差别,田径运动以竞赛为主,田径教学以素质培养为主。专业化教学在内容上有诸多特征,这与高中教师、学生的认识、理解上存在偏差。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一直以应用田径运动为主,将最终影响到学习质量的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体育田径教学的有序开展[1]。

(四)学生对体育田径缺少认识

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认为田径教学内容仅分为走、跑、跳、投、几大类,50%的学生对运动项目分类按照走、跑、跳、投四大类划分持赞同态度,仅有少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意见。这显示,即使学生具备田径知识,但是依然对田径项目缺少全面认知,并不能认清四大类田径项目的各自优点与特征,对这些项目的有机整合缺少认识。

二、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改革与开拓策略

(一)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拓展性

鉴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在教材上过于老旧,并且可以使用的教材非常少,不能与当下的教学改革要求一致,更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严重抑制了学生对体育田径学习的乐趣,导致田径教育一直不被重视。实现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在内容上与技能上的改革,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丰富,使体育田径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田径运动潜能挖掘出来,真正增强学生体制,实现田径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依赖教师指导,教学成果占据主导,比如,比赛名次、班级成绩等,功利性非常强,忽视了学生训练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感受不到田径训练乐趣。为此,要想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真正落实,就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不断对教学模式创新,结合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教学。只有让学生接受田径运动,才能使学生真正放松身心进行学习,激发对运动的热情。此外,要彻底将竞赛心理打破,田径教学的目标不是取得比赛名次,而是要做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心理压力的释放,这才是田径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要将合作、友谊、放松、热情等因素融入教学中,将教学与竞赛精神结合起来。只有教师将田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位,才能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如果一直沿袭过去的田径教学模式,墨守成规将离教学改革目标越来越远[2]。

(二)增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

在多高中體育田径教学内容进行编制与设计时,要提升对教学内容趣味性、简易性的考虑,尽量以游戏或者是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比起紧张的测试更能让学生放松身心、提升技能。过去传统体育田径教学上,内容编写仅考虑到连续性,不能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为此,田径教学内容改革要注意以下几点:

将竞技技术体系逐渐淡化;将增强体魄作为教学核心;以实现学生身心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目标,而不是以竞赛名次作为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活动的运用,这样才能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田径教学中。

结语:

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进而表现做好田径教学改革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林海.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1(11):74-77.

[2]骆建,陈广勇.田径技术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运动技能能力提高的干扰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8(12):1684-1686.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田径教学高中体育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