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教育

2017-09-28于金萱郭艳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问题

于金萱++郭艳红

摘要:在素质教育时代下,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期,而德育教育又是小学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课程,因此加强德育教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大众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阶段中德育教育面对的一些现状问题,通过分析进一步提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建议和措施,旨在完善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德育教育 小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学习习惯、心理品质培养的最佳时刻,也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学习课程。现如今,社会生活正发生复杂的变化,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成為目前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问题。

1、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发挥了教学实践的自身能力。但是,在复杂的社会教育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

1.1德育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只有有价值的德育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提高学习技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学内容大多数表现生活美好的一方面,很少有涉及社会生活中消极的一面。虽然说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不断学习新鲜事物的时刻,授予学生美好事物的相关知识,能够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实际生活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道德的现象,学校在教学中过多地注重正面因素的影响而偏离社会现实,使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对立面,同时这种单一方面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极易地脱离现实生活中残酷的一面,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魄力,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德育教育的主体即是以实际生活进行授课,不符合实际的教育方式偏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1.2德育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工作,只有从根本上重视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教育体系的作用。在德育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要充分发挥该活动的作用,需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方能实现。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仍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主要是由于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学校和家庭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文化知识课的学习上,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培养下,虽然许多学生在文化课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却不高,道德品德上的知识极度匮乏。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及其重要,而德育教育却是有效提高公民素质的主要途径。缺乏对德育教育活动的重视,并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3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这一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担负着引导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起着绝对支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德育教育上的专业程度和理解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学中,课程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在部分学校中,德育教师是由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等其他课程教师担任的,教师对德育知识、专业技能的缺乏导致了不理想的教学成果。另外,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教学,它需要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外的学习,但是教师对这一方面的认知程度不足,往往局限于课堂上的授课,而忽视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培养,没有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发展到实际生活中去,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认识不够,不能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

2、 小学德育教育的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与探讨,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仍然受到各方面的因素与影响,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显得刻不容缓。

2.1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在素质教育时代下,任何教育的题材都是源于生活的,尤其是小学的德育教育课程,只有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出德育活动的重大作用。德育教育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更需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另外,德育教育的内容应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尽量满足实际社会的需求,将学校与社会融为一体,注重德育教学的方法,挖掘社会现象的德育内涵,把握好知识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结合,使其在教育领域中并驾前行,加速发展。

2.2提高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由于小学德育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课程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社会、学习、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首先,社会、学校、家庭都应加强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理解德育活动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不断学习的时期,对于任何事物都有好奇模仿的能力,因此教师、家长都应做到一言一行,这体现在教师、家长的品行修养在无形当中都会成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另外,对于德育教育的专业性教学,教师应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综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进一步发展。

2.3注重学生课外的德育教学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任何教学活动都包括课内、课外两方面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德育教学修养应通过课外训练来培养。因此,在学校教育制度下,教师应注重开展学生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在校园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德育教学内容,进而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强化学习内容。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应参与其中,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师生课外活动,加强课程学习,促进教学发展。

结束语:

小学德育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活动,其对于社会建设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教育体制应理性对待德育教育活动中的不足,并采取相对应措施的进行改善,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发展培育出新一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亮.对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5,09:110.

[2]李春来.德育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11.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于金萱,(1988- ), 女,吉林吉林人,汉族,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第一小学校办主任老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

第二作者:郭艳红(1968),女,吉林省永吉县人,汉族,毕业于吉林省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