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形成快乐美术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2017-09-28张双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课堂效率兴趣

张双亲

【摘 要】美术是一种需要观察、欣赏、评价的活动,在课堂中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教师也需要给出正确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轻松愉快的享受美术课堂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 课堂效率 良好习惯 兴趣

· G633.955

在当今的社会中,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组成重要的部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美术课专业老师,更应该钻研自己的专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努力创新,带给学生有趣有型的效率课堂。“高效率,轻负担”已经成为现在教育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做到也非易事。

一、培养良好课前习惯,有效进入课堂

作为一个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师,经常会担心自己的学生会在你的班上调皮捣蛋,不守纪律,或者学习用具不带的情况。心理便有了顾虑,自然不能全心地投入课堂。这些是美术课堂上必须要准备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也是有利于课堂高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美术课上需要用到很多工具,比如彩色笔,绘画颜料等。手工课上需要用到见到、胶水、彩色卡纸。在上课前可以先让课代表通知全班学生准备好上课时所需要用到的工具,这样上课的时候就不用手忙脚乱的让学生准备这个准备那个,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也可以更好的投入到教师的课堂中。对学生的情绪也可以有效的控制,学生可以专心去迎接课堂带来的乐趣。

二、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是吸引学生进入整堂课重要的部分,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有利途径。 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的先决条件。使学生“爱学”、“乐学”。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导入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媒介进行引导,比如《奇妙的同心圆》这课,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怎么样的是同心圆,在导入的时候教师用两个绑着绳会发光的球用手转动,两个光圈形成了一个同心圆。会发光的球已经吸引了学生,转动形成的光圈很形象的让学生理解了同心圆的大致特征。在课堂的开端就已经带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已经开始想自己动手去画一画、试一试。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已经集中在了课堂。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视觉感官的课程,教师尽量不要进行过多物理性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受。比如像《奇妙同心圆》这堂课,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就不要用“一个圈围绕一个圈”去凭空的讲解,用发光球转动的光圈这样的游戏方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美术这门学科的特性,是一种视觉审美的培养,所以需要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的呈现,学生通过观察评价的過程中,感受美术带来的乐趣,掌握知识。在《奇妙的同心圆》这堂课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具体可以代表同心圆物体的图片信息,但是图片的引导还不是最直观的,教师可以利用实物的示范更有效果,比如教师现场切开一个洋葱,直接展示洋葱的内圈是一个一个的同心圆,这样学生就更能理解重要的知识点。这样实物的展示更能让学生直观的从视觉去感受。在观察的同时,理解了本堂课的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物的展示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是在课堂上毕竟条件有限,更多的还是需要一些图片的欣赏,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可以很好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运用多媒体打开课件,不但可以看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对提高美术课堂效率有切实的帮助。在课件中,教师还可以加上音乐,配上可爱生动的语言。好的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多媒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能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课堂。学生也在和老师一起“玩”一起观察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堂愉快的美术课,既是提高来了效率,也在“玩”的过程中放松了自己。

四、发挥学生的“问题意识”

很多学生往往是在被动的学习,而忽视了学习是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在美术课上尤其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临摹能力固然也是一种能力,可是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观察通过想象,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最应该避免的是让学生“照样画葫芦”的现象。教师通过出示实物和大量图片的展示,就是要给学生大量不同美术形式带给他们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五、用专业语言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提问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应该尽量的使用专业的评价语,对于美术老师来说,评价一幅画时,不要老是用“很漂亮”“很美”这样很笼统的字眼,而是尽量可以具体地去评价一幅作品,使用专业的美术语言去评价,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美术也是很好的一种鼓励方式。

课堂高效率与课后轻负担可谓是相互辩证的关系,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讲解高效,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多了,就不用过多占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反之,要是老师备课不充分,课堂拖沓,学生理解就相对困难,课后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负担就相对变重。所以在当前注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从注重课堂做起,高效教学做起,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在我们美术课堂上,重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应该让学生尽情去想象,享受美术课堂带给他们的快乐。做到真正的“爱学”、“乐学”。

参考文献:

1.朱国华《少儿美术》2010.1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钱初熹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课堂效率兴趣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