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康复护理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应用及评分比较分析

2017-09-28蔡珍芝

当代医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障碍康复实验组

蔡珍芝

不同康复护理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应用及评分比较分析

蔡珍芝

(江西赣州市立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讨不同康复护理模式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Burke评分、VFSS评分以及Rosenbek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ADL评分、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Burke评分以及Rosenbek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实行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以及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进而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应用效果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类型,起病较急且病程进展较快,主要是指患者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组织不能获得有效血供,进而导致脑组织受损[1]。由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损害,所以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现饮水呛咳、进食困难、发音费力以及腺体分泌障碍等现象,情况严重时甚至出现营养不良、肺部感染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2]。本次研究主要对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5±8.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5±8.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述研究资料发现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给予患者营养神经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以及脑蛋白水解物等相关治疗,同时做好治疗护理。

1.2.2 实验组予以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意识以及瞳孔等生命体征,针对意识不清患者需要帮助其采取平卧位,垫高头部并偏向一侧,合理增加探视次数,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通气不受阻碍。待患者意识清醒后,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以及深呼吸方法,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做好通风工作,保持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练习,定期为其更换床单以及病服,避免出现压疮以及感染等并发症[3]。

(2)心理护理:脑卒中起病较为突然,患者在遭受病痛的同时还需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阻碍了疾病的治疗以及护理。对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并进行心理疏导,进而建立治疗信心[4]。

(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为保证营养均衡,需要多摄入新鲜蔬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发生便秘。另外,还需要合理控制对脂肪、糖分以及盐的摄入,帮助其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5]。

(4)康复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需要帮助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指导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通过加强四肢活动等关节运动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另外,还需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肌群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6]。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Burke评分、VFSS评分以及Rosenbek分级。采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分数越低表明神经功能越好;采用ADL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强;采用Burke吞咽障碍筛查量表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分数越高表示吞咽障碍越明显;采用VFSS评分对患者吞咽情况进行分析,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功能越好;采用Rosenbek分级反映患者食团侵入气道的程度,2~5级为渗透,6~8级为误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为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DL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x±s,分)

2.2 护理前后Burke评分、VFSS评分、Rosenbek分级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前后Burke评分、VFSS评分、Rosenbek分级与对照组无差异;护理后Burke评分、VFSS评分、Rosenbek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发病率较高,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对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该病症会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所以患者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7]。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ADL评分、VFSS评分以及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Burke评分以及Rosenbek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为:①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是临床常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行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而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8]。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训练还可有效增加患者口腔肌肉运动的协调性,对中枢神经系统还具有反射性刺激作用,不仅可扩大皮质感觉区,还可有效改善脑血流量流速,进而有效促进健侧脑组织以及病灶周围组织的重组以及代偿,具有较强的脑细胞可塑性。③常规护理只是单纯完成护理任务,护理人员主要忙于对患者的集中治疗,难以全面顾及患者的需求,导致护理效果较差,患者依从性较低。而将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引入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护理效果[9]。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由于每天需要接受的治疗较多,传统过于密集的护理干预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倦怠现象,患者满意度较低,甚至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难以有效促进治疗顺利进行,将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引入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实现个性化需求,进而有效避免常规护理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进而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⑤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综合康复护理训练不但可有效安排护理时间,还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性,可保证护理措施到位,在最适宜的时间内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护理措施的准确到位,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0]。

表2 护理前后Burke评分、VFSS评分、Rosenbek分级比较(x±s,分)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实行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以及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进而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安晓蕾,郭亮军,李彦梅,等.针灸电刺激康复训练结合因时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8):2190-2193.

[2]隆卫娟,施玮.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14):149-150.

[3]郭翔,王洪,李映杲,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针灸康复综合治疗[J].当代医学,2016,22(9):159-161.

[4]李兰英.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7):131-133.

[5]杨珊,吴建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5):20-21.

[6]马慧.综合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疗效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3):560.

[7]吴湘华,毛晓群,李国琪,等.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18-220.

[8]张亚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分析与康复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35-736.

[9]冼雪英.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77-178.

[10]季正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80-2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78

猜你喜欢

障碍康复实验组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跨越障碍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