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

2017-09-28王建辉

当代医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硫氧嘧啶丙基甲亢

王建辉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

王建辉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目的 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联合不同剂量普萘洛尔(propranolol)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5例甲亢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丙基硫氧嘧啶联合低剂量普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取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高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结果 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对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甲状腺功能对比对照组效果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高剂量的普萘洛尔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丙基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甲亢合并房颤

甲亢(hyperthyroidism)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症状有出汗、突眼、心悸、视力减退以及眼睑水肿等[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过多的神经兴奋,患者进食和出汗增多,体质量却不断的减轻,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受甲状腺自身免疫病影响,也可能跟我们的睡眠、精神相关联。甲亢由于有心悸等毛病也会形成房颤(atrialfibrillation),本文研究的是甲亢联合不同剂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5例甲亢合并房颤患者。入选标准:年龄20~50岁,排除近期服用过抗甲状腺药物、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血液系统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患者。125例甲亢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5.7±12.6)岁;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4.5±13.2)岁。两组患者人数、性别以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先给予两组甲亢合并房颤患者丙基硫氧嘧啶(辽宁康博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060;规格:50 mg)一般剂量为每天300 mg,一日最大量600 mg。然后给予治疗组高剂量的普萘洛尔(山西康立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169;规格:10 mg)20 mg,3~4次/天;给予对照组低剂量的普萘洛尔(山西康立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169;规格:10 mg)10 mg,3~4次/天。给予两组合并的房颤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0948;规格:0.3 g)治疗,1~2片/次,可以5 h左右重复用药,1天不超过3次。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包括F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对患者进行5周的随访调查,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相关性心脏病、皮疹及窦性心率转复),进行对比观察[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对比情况 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对比情况,治疗5周后的FT3、FT4、TSH都比治疗前的FT3、FT4、TSH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对比情况(x±s)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对比情况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6%、相关性心脏病率3.1%、皮疹率7.7%、窦性心律转复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5.0%、相关性心脏病率13.3%、皮疹率20.0%、窦性心律转复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对比情况(%)

3 讨论

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不稳定就造成了甲亢(hyperthyroidism),致使患者新陈代谢功能紊乱,在探究中我们发现药物治疗在甲亢临床治疗中效果非常明显[3]。其实治疗甲亢还有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4]。那为什么使用药物治疗的较多呢?因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合所有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的轻重等情况,孕妇和哺乳女性也可以使用它进行治疗[5]。而放射碘治疗(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和手术治疗(surgical treatment)带有破坏性,会破坏患者正常的身体机能,而且甲亢不会反复发作,通常治疗一次就基本痊愈了,使用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反而稍有不慎,还会恶化病情。所以,一般我们采用药物治疗去治疗甲亢[6]。大多数甲亢患者都是Graves病(甲状腺自身免疫病),而甲亢患者的许多并发症与临床表现都与肾上腺素和神经活动过度有关,如心率加速、血压偏高、易情绪化等。所以,有时甲亢患者也会伴有房颤,也就是甲亢合并房颤[7]。房颤就是持续性心律失常,往往是不规则的心跳频率,造成心房收缩功能减弱,频率有时会达到400~500次/分或120~165/分,心跳快并且不整齐[8]。

我们研究中用的两种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和普萘洛尔(propranolol)。丙基硫氧嘧啶多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丙基硫氧嘧啶主要是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防止甲状腺过多的分泌甲状腺激素,治疗的过程大概在1年或1年半,根据每个人的机体吸收能力状况不同,病情好转的速度也会不同。总之,如果病情控制良好的话,可以减轻用量,直至病情彻底好转。普萘洛尔多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并且效果显著。别名:萘心安、恩得来、萘氧丙醇胺。它属于基本药物,窦性、房性及室性早搏、房颤都可用它进行治疗,锑剂中毒类的心律失常可以使用普萘洛尔进行治疗,另外它对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心绞痛时,与硝酸酯类合用。能提高疗效,并互相抵消其不良反应。

在甲亢的患者中,房颤是除了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以外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女性易发生甲亢性的房颤,但男性要比女性高,男性房颤发生率为2.75%,女性房颤发生率为1.29%。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为6%~18%,而年老者房颤的发生率为8.3%。在治疗时我们不是要先控制房颤后的心律转复,而是要控制甲状腺与心室率,保持高输出量,维持高代谢的状态,这就需要使心室率适当增快,我们可以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3个月以后,在进行心律转复,合并房颤的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还可进行电转复。经充分的控制甲亢并且抗心律失常。

在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6%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5.0%,相关性心脏病率3.1%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性心脏病率13.3%,皮疹率7.7%低于对照组的皮疹率20.0%,窦性心律转复率1.5%低于对照组的窦性心律转复率10.0%。这充分说明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5周后的FT3、FT4、TSH(甲状腺功能)的情况,我们也能充分地看出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的效果要好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高剂量的普萘洛尔对治疗甲亢合并房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使用。

[1]赵悦.丙基硫氧嘧啶联合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2):198-202.

[2]赵宏,张宏宇.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1):96-98.

[3]陈少文.丙基硫氧嘧啶、普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8):130-131.

[4]李霄.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亚临床甲亢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3):1-2.

[5]金岩,韩锐,田播,等.丙基硫氧嘧啶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58-59.

[6]谢开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54例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9):1282-1284.

[7]王青平,殷丽,王娟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6):760-761.

[8]王蕾.丙基硫氧嘧啶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10):152-1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41

猜你喜欢

硫氧嘧啶丙基甲亢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浮选孔雀石的疏水机理
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3-叠氮基丙基-β-D-吡喃半乳糖苷的合成工艺改进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丙基硫氧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