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高策略研究

2017-09-27刘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策略

刘智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大学教学的骨干力量,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从教师评价机制、教学培训、教学竞赛、教学反思4个方面,分析了存在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教学能力培养提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策略

G645.1

一、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意义

1、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生着从教育规模到教育质量的转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 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 其中, 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为解决因规模扩大而导致的师资不足问题,各高等院校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的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在许多高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已达到40%甚至50%。高校青年教师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他们中的不少人没有系统学过教育基本理论和经过教学实践训练,就走上了讲台并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尤显不足的教学能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因此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广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学能力是现代大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等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工作重心。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肩负着现代大学教学改革的责任和使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教师教学的要求,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为主,而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探究知识和发现知识为主。建立在创新和个性化思维基础上的科技与产业进步,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置于突出地位。高校青年教师需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迎接不断变化的大学教学改革。

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体诉求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

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为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个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又是通过高校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表现出来的,是由教师个人的智力和智慧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建构而成的一种职业素质。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余承海、姚本先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能力和有效获取外文资料及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等七种能力构成。吕纪增、张予英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教学自控能力、教学的科研能力、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沟通能力、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等几个方面。李晓静、刘劲提出更新教学内容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熟练运用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还有人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三个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组成。笔者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操作能力(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多媒体运用、科研成果与教学结合),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评价、目标检测、问题反馈、沟通调节),教学研究能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学反思、教学创新)。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不仅是简单地对学生传授知识,它更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以开放的心态思考教学问题,把科研成果和教学活动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实践。

三、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1、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当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不少高校受到功利思潮的影响,不切学校发展实际,盲目攀比、效仿建设研究型大学,轻视高校教书育人的本质,教师评价工作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中,科研项目、论文业绩量远远高于教学工作量;在教师职称评审中,论文与科研项目处于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好坏处于边缘甚至被忽视的地位。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高校的生命线。但理念的“应然”并等于高校组织行为的“实然”追求,实践中,高校声誉的评比已演变为科研的大比拼,教学无足轻重,成了科研的附庸。7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各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主要力量,面对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局面,其结果导致青年教师对教学的不重视或冷漠,极度影响了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2、教学培训:重任务,轻效果。近年来,各高校为青年教师提供的教学培训渠道逐渐增多,但不足情况仍很明显,存在着重任务、轻效果的现象。在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中,《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等几门教育理论课程为青年教师学习系统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提供了机会。但实际情况往往是青年教师自学枯燥无味的理论,靠着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这几门理论课程考试,真正对提升教学能力的效果微乎其微。不少高校在教学培训中存在着:培训内容空大,实用性不强;培训方式单一,主要以讲座为主。这种传统的培训模式是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被动的受训过程,缺乏个体针对性的训练,培训效果较差,常被称为走过场式的培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8

3、教学竞赛:重形式、轻实质。高校有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微课教学比赛、外语学科等多项教学竞赛,但实际情况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首先,少数高校、院系领导由于对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呈现出热情不高、被动应付,这也影响了一批青年教师参赛的积极性。其次,个别教师过分重视比赛结果,导致参赛教师在竞赛时给人以作秀的感觉,与教师真实课堂状态差距较大,这不利于青年教师真正意识到自身教学问题进而改之。最后,各高校对教学竞赛成果缺乏一个巩固管理的长效机制。在青年教师参赛完,教学竞赛也就宣告结束,即缺少在学校、院系层面关于获奖者的经验推广,教学风采展示等宣传、激励措施。endprint

4、教学反思:重教师、轻学生。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即辩证地否定主体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角度去分析、思考。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普遍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等方面总结经验,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反馈以及习得效果等情况,致使难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能力。

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高的主要策略

1、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无数教学名师案例中得到展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必须以此理念为出发点。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要能够考虑到青年教师的特长和个性差异,使之既可以激发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又可以满足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的心愿。9高校要积极探索青年教师评价机制,变重科研轻教学为教学科研并重。高校应科学测算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的系数关系,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标准,在教学成果奖励上与科研奖励同等对待。教师申请职称评审时,应由学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督导组、学院教学骨干组成的教学考核小组采取随堂听课、教案检查、学生评教等方式对其开展教学质量鉴定;鉴定不合格者,取消当年职称评审资格。高校设立教学科研型教授(副教授)、教学型教授(副教授)、科研型教授(副教授)多种职称岗位,鼓励热爱擅长教学的年轻教师能够安心教学、乐于教学,成长为教学型专家。

2、创新教师培养模式。高校应树立教师为本的培训理念,淡化行政色彩,激发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注重培训效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规定青年教师在参与助讲培养期间,其教学业绩考核一般按B等计算,这一政策有助于保护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学校为青年教师制定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养计划,其中有师德师风、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教研活动5大培养模块,每个模块下都包含有多样化的培养活动。青年教师在培养期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地點等因素来安排自己的培训任务,只要完成必修与选修各自环节所要求的规定学时,青年教师就可以获得该阶段的培养学分。为保证青年教师助讲培养质量,学校要求各学院(部)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对一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教龄5年以上,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老师来担任。

3、加强教学竞赛建设。首先,学校应该运用多种媒体资源加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宣传力度,使学院领导和教师认识到教学竞赛并不是作秀,而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各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管教学副院长必须做好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大宣传,营造让青年教师以讲课参赛为荣的环境和氛围。其次,面对参赛教师竞赛中作秀的现象,组织者、指导教师和评委专家就要态度明确及时予以指出,强调比赛不是目的,取得名次不是目标,参赛者切记不能把讲课变味为作秀,追求教学艺术,而不是教学表演,自然再现课堂教学常态。最后,学校应加大对获奖青年教师的奖励力度,把获奖教师的比赛录像在学校网页上展播,可作为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示范讨论的案例。

4、积极开展教学反思。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反思时,普遍存在的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而教师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忽视对学生学习的思考和分析,也就失去了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相辅相成。高校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后交流、作业试卷、日常观察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和跟踪,形成课内课外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反思,青年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不足,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能力之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策略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