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

2017-09-25单桂英

中外医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哮喘

单桂英

[摘要]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便利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该院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A组采取噻托溴铵治疗,早晚服用2.5 μg;B组采取噻托溴铵治疗,晚上服用5.0 μg;C组采取安慰剂治疗,比对3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6.66%,与C组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可推广。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哮喘;给药方式;噻托溴铵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7(c)-010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methods of tiotropium bromide in treatment of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group A took tiotropium bromide of 2.5 μg orally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the group B took the tiotropium bromide of 5.0 μg in the evening, and the group C were treated with placebo,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group A and in the group B was respectively 90.00% and 86.66%,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wo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methods of tiotropium bromide in treatment of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hich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Asthma; Administration method; Tiotropium bromide

哮喘(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气道炎症,可引起机体气道反应性提升,进而引发持续、反复发作的胸闷、喘息,伴有咳嗽等临床症状[1],多发于凌晨或者夜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疾病[2],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当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患者本身的气道阻力将会明显加大,气流持续受限,极大程度上損害到患者肺功能,对患者健康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该文重点探究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该院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9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研究对象为便利选取来该院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90例患者,遵循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3组,A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3.58±1.69)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病程(3.69±1.36)年;B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1岁,平均年龄(64.12±2.34)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3.78±1.35)年;C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4.23±3.41)岁;病程7个月~12年,平均病程(3.97±1.17)年。对比3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纳入标准:患者伴有胸闷、喘息、呼吸不畅等症状,经过诊断后,符合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标准。排除标准:①过敏严重患者或者存在药物过敏史;②严重肝脏、肾脏疾病患者;③备孕期或者妊娠患者。

1.2 治疗方式

A组采取噻托溴铵治疗:给予患者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批准文号:H20100194),2.5 μg/次,早晚各1次;B组采取噻托溴铵治疗:给予患者噻托溴铵粉吸入剂,5.0 μg/次,仅晚间1次;C组采取安慰剂治疗[3],早晚各1次。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①观察患者FEV1ACU0-24 h、(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0~24 h曲线下面积);②观察FEV1(0~24 h)峰值;③观察FEV1谷值。

根据该院相关标准,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肺部湿罗音完全消失,X线胸片的双肺纹理结果恢复正常,其他检验指标也显示正常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开始消失,检验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为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endprint

1.4 统计方法

收集两组临床产生的数据,利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经过治疗后,A组FEV1ACU0-24h、FEV1(0~24 h)峰值、FEV1谷值分别为(248.89±11.46)、(469.54±10.49)、(265.56±13.17);B组分别为(241.56±12.45)、(475.45±10.24)、(248.94±11.23),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A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分别为17例、10例、3例;B组分别为16例、10例、4例;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哮喘的诱病因素为慢性炎症,造成患者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等问题,患者表现为咳嗽、胸闷、喘息等,好发于清晨、夜间[4],可经过药物进行控制;慢性阻塞性肺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且大多数患者存在肺功能障碍,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哮喘都属于临床常见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的区别为:前者的气流受限不可逆,而哮喘可逆[5],此两种疾病均是慢性疾病,病情易出现反复,治疗时间较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患者肺功能很有可能出现进行性减退,特别是两种疾病合并时,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让患者失去自理能力。当前,临床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多使用药物治疗方式,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剂、免疫调节剂等[6],以松弛、扩张患者支气管平滑肌为治疗原则,但口服药物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建议使用吸入药物治疗,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该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其中A组治疗方式为早晚使用2.5 μg噻托溴铵;B组治疗方式为晚间使用5.0 μg噻托溴铵;C组治疗方式为早晚使用安慰剂。研究结果证明,A组、B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0%、86.66%,明显优于C组,说明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都较为突出。与学者游伟玲等[7]的研究数据结果相近,研究中指出,运用噻托溴铵吸入聯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有效率达60.5%,比常规治疗方式高13.1%,和该文研究结果相一致。

噻托溴铵属于支气管扩张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控制患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状,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次数,同时,该药物的耐受性较好,安全性高,主要的不良反应有:①过敏反应;②排尿困难、便秘;③心率加快、心悸、口干;④咽炎、鼻窦炎等。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每天于晚间给予5.0 μg噻托溴铵,能够有效延缓患者首次重度肺功能恶化的速度,有利于舒张患者支气管[8],同时,也可使用早晚各给予2.5 μg噻托溴铵的给药方式,两种给药方式都能够24 h持续舒张患者支气管,具备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确定合适的给药方式,以患者耐受为基本原则,从而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减少患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作次数。

综上所述,噻托溴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恰当的给药方式,充分发挥噻托溴铵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雪琴,关晓暄,孙立军,等.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哮喘[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3):513-516.

[2] 谭经福,叶永青,杨龙峰,等.噻托溴铵粉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短期疗效[J].临床荟萃,2016,31(8):886-888,892.

[3] 赵洪.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安徽医药,2015 (8):1593-1595.

[4] 王艳.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146-147.

[5] 徐杰.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116.

[6] 刘钰.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5):5292-5293.

[7] 游伟玲,李晓珍,张锋,等.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7):17-18.

[8] 李楠楠,吴珂.评价噻托溴铵与大剂量舒利迭联合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J].医药前沿,2015(17):90-91.

(收稿日期:2017-0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疗效探究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探究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慢阻肺效果探讨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 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