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水平对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2017-09-25吴丽娟

中外医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二聚体

吴丽娟

[摘要] 目的 分析D-二聚体水平对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造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发病24 h内再次头颅CT复查,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随机分为血肿扩大组(20例)和血肿未扩大组(7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与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肿扩大组患者中线移位率(35.0%)高于血肿未扩大组(19.7%),血肿扩大组患者血肿形状规则率(45.0%)低于血肿未扩大组(69.7%),血肿扩大组患者脑出血量(19.4±10.1)mL、D-二聚体水平(1.5±0.5)mg/L均明显高于血肿未扩大组(13.7±4.9)mL、(0.2±0.2)mg/L。经Logistic回归分析,初始脑出血量、D -二聚体和血肿扩大密切相关。 结论 D-二聚体水平升高会增加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D-二聚体;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7(c)-00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 two dimer level on the Early enlargement of hematoma of Spontaneous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head CT examination and given the head CT reexamination in 24h after onset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with 20 cases and hemorrhage non-enlargement group with 76 cases, and the D- two dimer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was tested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early hemorrhage enlargement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centerline translocation rate in the hemorrhage enlarge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morrhage non-enlargement group(35.0% vs 19.7%), and the hemorrhage shape regular rate in the hemorrhage enlarge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hemorrhage non-enlargement group(45.0% vs 69.7%), and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D- two dimer level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emorrhage non-enlargement group, [(19.4±10.1)mL, (1.5±0.5)mg/L vs (13.7±4.9)mL, (0.2±0.2)mg/L], 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D- two dimer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hemorrhage enlargement.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D- two dimer level can increase the spontaneous cerebral hemorrhage early hemorrhage enlargement risks and we should attach high importance to it.

[Key words] Spontaneous cerebral hemorrhage; Early hemorrhage enlargement; D- two dimer; Analysis of effect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1],大概30.1%~40.3%左右急性入院患者是自发性脑出血血腫体积显著扩大患者,通常情况下,入院后前几个小时主要会出现早期血肿体积扩大现象,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卒中而言,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的病死率更高,而且预后相对较差[2]。为此,早期发现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尤为重要。近年来很多学者已经研究证实[3],患者早期临床表现、脑出血初始血肿体积、有没有使用抗凝药物等都是导致血肿体积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但是这些因素都不是定量指标,因此非常有必要借助血清生物标记物等简单易行的方法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为此,该文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头颅CT检查确诊。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随机分为血肿扩大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8.1±12.9)岁,发病时间(2.7±1.9)h,GCS评分(13.5±3.5)分,高血压13例,冠心病3例,血肿未扩大组(76例),男性35例,女性41例,年龄(61.0±12.4)岁,发病时间(3.5±1.6)h,GCS评分(12.1±2.7)分,高血压15例,冠心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1.2 方法

1.2.1 收集资料 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发病时间、入院时血压、饮酒史、吸烟史、意识状态(GCS评分)等基本资料。待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然后抽取患者适量静脉血,检测患者血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心肌酶谱检查等,次日再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值。发病24 h内再次头颅CT复查,统计、整理两组患者初始出血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出现中线移位等资料。

1.2.2 判定血肿扩大的标准 血肿体积(cm3)=CT扫描阳性层数×长×宽/2,根据Brott标准,血肿扩大33%就可以判定为血肿扩大。

1.3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通过(x±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利用t进行检验;通过χ2检验两组计数数据,利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PT、ALT、AST、尿酸、血肌酐、WB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患者中线移位率(35.0%)高于血肿未扩大组(19.7%),血肿扩大组患者血肿形状规则率(45.0%)低于血肿未扩大组(69.7%),血肿扩大组患者脑出血量、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血肿未扩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将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计算OR值、95%CI值,表示初始脑出血量(OR=2.64,95%CI=2.42~2.88)、D -二聚体(OR=1.83,95%CI=1.55~2.16)和血肿扩大密切相关。

3 讨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4],自发性脑出血的死亡率达到40%,致残率达到80%,血肿扩大是导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早期恶化、死亡的关键因素。一般患者入院6 h内经头颅CT检查发现血肿扩大的概率占到44%~46%左右,发病24 h后出现血肿扩大的现象较少。该次实验研究表明,96例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入院24 h内再次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发现20例患者血肿扩大,早期血肿扩大率为20.8%。早在70年代,针对血肿扩大的生理病理学基础提出了“雪崩”模型,这个模型主要认为血肿扩大是由于初始出血对周围血管造成继发性机械剪切力造成的,并非单纯只是血管持续性出血[2]。为此,临床应尽早识别、判断可能出现血肿扩大的自发性脑出血高危患者,同时还应积极防范小血管破裂发展成严重的大出血。临床医学界已经有大量实验研究证明,空腹血糖高、中线移位、白细胞增多、破入脑室、血肿形态不规则、GCS评分低、初始出血量较大等因素是影响血肿扩大的因素[5]。该次实验研究表明,D-二聚体、中线移位、血肿形态以及出血量等是影响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且D-二聚体水平、初始出血量是影响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和刘宇等[6]研究报道结果(脑出血量、D-二聚体是导致血肿扩大的重要危险因素)基本相符。其次初始出血量属于不可控因素,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通过相关的活化因子VIII交联,然后通过纤溶酶水解生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因此D-二聚体是反映机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以及高凝的重要特异性指标。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而言,患者早期血D-二聚体水平较高,说明机体内纤溶系统、凝血系统已经被全面激活,而纤溶系统、凝血系统功能一旦出现异常的话,极易增加出血量。一旦血液凝固就可以生成纤维蛋白还有其他中间产物。而纤维蛋白等产物会激活炎症级联反应,D-二聚体也会激活单核细胞,同时促进机体中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当前已经有很多实验研究证实[7],D-二聚体水平高表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提示早期神经系统恶化,病死率较高。

综上所述,D-二聚体水平升高会增加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 霍春青,李芳,李爱英.脑出血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23):6839-6841.

[2] 牛牧,柯開富.D-二聚体水平对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5,41(4):399-401.

[3] 徐宗良,李圣华,吴珊.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37(36):30-33.

[4] 黄远军.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5,21(4):30-35.

[5] 夏明武,刘祖欣,胡光民,等.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临床预测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1-3.

[6] 刘宇,赵大伟.自发性脑出血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J].北方药学,2014,13(5):121-123.

[7] 曹昌权,方明,刘维州.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19(3):188-191.

(收稿日期:2017-04-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二聚体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类风湿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