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善待自己

2017-09-21

中国生殖健康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心主义男友女友

她背着父母,偷偷地把户口和人一起从南方搬到这个最北端的城市。然而,之后发生的一切使24岁的她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她与他认识是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他高大威猛的外表,直言不讳的坦诚,都让她这个远在南方细雨轻风环境中长大的人,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触动。内心的接受使她主动走近他。以后的日子虽然各自天涯一处,但现代化的工具使他们如近在咫尺。

他们在电脑前幸福地度过了他们相识、相近、相爱的日子。“与他在一起将是怎样的幸福”一直烧灼着她的情感。“我一定要与他在一起!”她下定决心,在父母的再三坚持下,她才退一步,把男友从北方请过来。在接触中,父母似乎感觉到什么了,不同意她与之交往。在说服无果之下,她自己为自己做主,辞掉工作来到这个城市。

久别重逢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她便发现男友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发火。在男友的父母家,这个独生子说一不二,父母也是唯唯诺诺的,就连他的姨和舅舅也不太敢管他。她也曾问过,为什么会这样。他父母说,家里就这么一个男孩子,这是根儿,从小就十分娇宠他,长大了知道他的脾气是做父母的惯出来的,可现在管他,又怕他因接受不了而出事。就连亲戚也是这样想。因此,他对家人想用什么方式说话就用什么方式。父母说,我们岁数大了,只要他平安,就随他去吧。

后来她又从别人那里得知。以前男友曾在一家企业做会计,因为能力强,很快被提升为副主任,在别人眼里,他的收入、地位令人咂舌。一次朋友一起喝酒,只因有人说了他不爱听的话,被惹恼的他竟把那个人打得半死。事情发生后,领导认为:即便你的能力再强,对同事的一句话的反应竟然如此凶狠,不能谅解。因此开除了他。

听过这事,她有点恐惧,可她又想,我爱他,这事对他打击是很大,但我可以用我的心去温暖他。慢慢让他安静下来,他父母做不到的事,也许我会做到。

在一起生活的半年中,他打过她,打完他就认错,让她原谅他。她确实原谅了。她要用自己的心去改变他。直到最近,她发现自己下身总有咖啡色的东西黏在内裤上。到医院一查,“Ⅲ度”宫颈糜烂。怎么会?我仅仅和他同居半年,以前也没有与别人发生过性关系。医生说:“要找找你男友的原因。”她大着胆子,低着声调才问出,原来男友以前有过一个女友,因双方矛盾不能调和,女友离开了,他在极度空虚时去了那个地方,染上了尖锐湿疣(性病)。

这一天,为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她拨通了我的咨询电话。在告诉她几种方法任她选择的情况下,她一点一点向我道出了以上的事情。

“你现在除了治病,还有什么打算?”我问。“别人都劝我离开他,可我还是想能不能用我的情感改变他,其实他现在也挺难的。找了好几个单位,都是因为他脾气太暴,被辞掉。在这个时候离开他我于心不忍。前两天,他又打了我,当时我就晕过去了。是别人把我抬到床上的。”“你怎么看这件事。”“他几次要我和他结婚,这次之后我不打算结婚了。其他的我还在想。”

心理咨询是不做任何道德评价的,只是找原因,启发来访者的自我调节机制。

我与女士谈到:一个孩子的成长,最初是要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关注不够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挫败倾向”。过分关注也可以叫过分满足,会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性”,或说“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是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说的是个体在行为和观念上完全以自己为主,而不考虑他人的人格倾向。特点有:为人处处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个人利益得失,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来解决问题,常固执己见,对他人情感淡漠,人际关系不和谐,自我观念欠成熟。

根据这一理论判断,男友幼时在家中是家庭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是他的父母。鉴于此,他后来的所有行为就有了解释的基础。因为他的“自我中心”不能从自己个人角度查找问题根源,更加深了他对别人的仇视。同时,挫败使他的自我价值感低落,这种低落会从情绪上表达出来。这就是女士说的“他也挺难的”。在他对外寻找不到出口时,就把愤怒用拳头发泄到女友身上。女友一次次的原谅,也在一次次地巩固着男友的自我中心主义(从人格心理角度讲,这位男士的行为已经有了某种人格障碍出现。表现为人格发展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特征便是童年或少年时期形成,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且不易改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其根源在于人格结构中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不协调)。女士叙述男友的行为方式有符合这理论的根据。

虽然没有对女士直说对她男友的问题分析,但我建议她与男友一同去看心理医生。女士没有明确反应,感觉到她某种想法有悖于公平地对待自己,我说:“我现在听到的是你如何来到这个城市,你如何善解人意,你被男友打后还在为男友着想。说明你是个善良的人,但你有没有为自己考虑过,在你一切都为男友着想的同时,已经伤害到了自己。”她像是第一次听到,惊愕的反应从电话另一端传到我这边。我接着说:“珍爱自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能,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那别的人会爱你吗?为别人付出是要有代价的,也要有回报的(当然不是功利的回报,我们谈的是男女情感之间)。这种回报是情感的,一句温暖话语,一个体贴的抚摸,一抹关注的眼神,一个小小的礼物。代价则是我们自身付出的情感加之自我尊重。在你为他付出这么多,还在俯首贴耳地对他,在他的眼里你什么都不是,更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因此,他可以打你,打完你可以向你轻易认错,之后再打你,再轻易认错。而这一切你又毫无讨价还价地顺从于他。他认为,你更符合这个角色(受虐角色)。因此,你善良的愿望被对方歪曲了。这与你不表达有关。你应该告诉她,你希望他改变的愿望,你希望他改变后与他共同生活的理想。这种沟通可以提醒他认识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你在他心中的位置,让他正视你,知道你为他的付出。”

“现在你应该做的是:第一,要把自己的病治好,因为反复的宫颈糜烂会加重病情,长期宫颈糜烂还有诱发癌变的可能。第二,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是独立,不依靠别人的要素。第三,要与自己父母建立联系,要有亲情的关怀,这是你可靠的精神支柱。第四,要与周围的人建立关联,在你需要的时候得到社会的支持。至于与男友,你是最有决定权的。只是不要总是委曲求全,把已经伤害了自己的事情当作治病救人的良方。你这样做其实是病态助人,在你的骨子里有一种不安全感,认为自己暂时的忍让,可以换来今后长期的安全,这是不现实的。因为相爱是让两个生命更深刻,而不是令一个生命将其负面的东西强加于另一个生命之上。”

这位女士的情况,心理学解释为“利他主义行为”。其做法更符合利他行为中的投射性自我防御机制,是在极力控制自己的需要或行为而满足他人的愿望,表现出利他的生活态度。弗洛伊德则认为这种投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可视为满足他人而对自身的本能冲动的一种“利他主义”的降服,旨在通过满足他人达到间接地满足自己愿望的目的。这位女士的满足愿望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忍让,使男友能忘记动武,同时,她希望让周围人看到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的同情,以确立自己的位置。但是,有时事与愿违。

猜你喜欢

中心主义男友女友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套路
环境哲学视域下的人类中心主义辨析
选男友
犬系男友与猫系男友
the boyfriend look 装男友
西方中心主义遮蔽西方之乱
想你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哈里的新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