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汉迢迢远渡来
——生殖与生殖健康发展的历史视角

2017-09-21

中国生殖健康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殖生育人类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原始人类以懵懂的眼神注视着周围险恶的生存环境,感到迷茫而又神秘。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类的生活极其艰苦,为了获得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生命。这种情况下,发展两性关系,提高生育能力,是他们对种族繁衍需要的本能选择。

在人类漫长的改造自然过程中,随着两性意识逐渐觉醒,我们的先祖开始探寻人类的起源。

在西方人的认知中,是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两性概念由此产生。

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里,也有女娲、伏羲婚配和繁衍后代的古老传说。由此可见,东西方文明里,两性关系和生殖本能推动了人类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诞生于原始社会的中国本原哲学认为,“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易经》肯定了性和生殖是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是符合大自然运动规律的一种行为,《周易·系辞》里“天地氤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表述,就是把自然界阴阳交感生化和人类的生殖进行类比,这是对其变化规律的认同和肯定。

然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里,两性关系的发展经历过漫长的黑暗阶段。自公元4世纪开始,我们的西方邻居进入了以黑暗命名的中世纪,在漫长的1000年时间里,性被无情地压抑和禁锢。中世纪的教会形成了严格的性道德规范,这样的“戒律”实质上潜藏了一个“宗教信念”——“性愉悦”是一种原罪的概念,强调任何“恰当或不恰当”的性欲表达都要被谴责、被禁止,结果导致了对“性”的规范达到荒唐的地步。有虔诚的夫妻“性交”时候穿一件前面只留有一个小洞的厚厚睡衣,以避免其他部位的直接接触;有的夫妻则认为在每周的大部分日子里都不应该进行“性生活”。

整个中世纪,西方世界的人性像是被关进了牢笼,受到极大的压抑。中国的封建传统对性与生殖的的禁锢较之西方的中世纪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以宋明理学的兴起为标志,贯穿于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宋明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把性仅仅看作生殖的工具,拒绝承认性是人的自然欲求,把生殖以外的任何性欢乐、欲求皆称为“淫”。宋明理学还鼓吹妇女“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人成为传宗接代的机器,彻底沦为男人的附庸。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中世纪的黑暗,始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让西方世界涅槃重生。文艺复兴反对禁欲主义,主张光复人性,它打破了教会对思想的重重束缚,性解放的潮流不可阻挡,人们以坦诚的态度对待两性行为。此时,大量的性文学作品应运而生,代表作有卜迦丘的《十日谈》,这些作品无情地嘲笑和鞭挞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假道学和性虚伪。

西方文艺复兴复苏了人性,东方的大明王朝也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摸索前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济、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西游记》《金瓶梅》和《牡丹亭》等文学著作大胆揭露社会问题,抨击封建礼教,表达了对人性解放理想社会的向往,其思想的先进性可与西方文艺复兴媲美。然而,随着明朝覆灭,继而清朝的统治,中国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无奈夭折,人性继续在暗夜中沉睡。

辛亥革命让腐朽的清王朝轰然倒地,“五四”运动给中华大地带来思想解放的春风,西方现代的爱情、生育、性欲等相关社会学说进入中国。留欧博士张竞生任教北大,他号召避孕节育,提倡男女同校,主张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这些理论是社会进步、妇女解放、生育健康的标志,为蔡元培、胡适等学者所推崇,却因过于惊世骇俗而不被当时社会所容。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生殖与生殖健康才真正步入了科学文明的发展轨道。

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类学会了以科学的方式拥抱生命,用健康的标准定义发展,生殖健康概念的提出,使性、生殖和健康实现了理性的统一。1994年9月,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在开罗召开,大会对生殖健康作出了明确阐述,“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一切事宜,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因此,生殖健康表示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和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

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后,越来越多的政府把生殖健康提上国家议事日程,越来越重视妇女和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和安全,90%以上的国家把计划生育和安全生育纳入本国的基本健康系统。中国第一时间根据大会《行动纲领》调整了自己的生殖健康服务工作。

1994年10月,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协同原卫生部、全国科协等九家单位在京举办了全国首次“性与健康教育展览会”,旨在普及性科学知识,促进广大群众的自身健康、家庭健康和社会健康,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国务委员彭珮云为展览题词。从此,各种官方或是民间的性与生殖健康宣传服务活动在神州大地广泛开展。

同年,原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国人口基金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上海市联合举办生殖健康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实施。

从1995年起,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启动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项目,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健康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优质服务试点工作就从最初的6个县迅速扩展到全国800多个县(区),包括西部的一些贫困县(区)。

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由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生殖健康研讨会、培训班,为我国生殖健康事业源源不断输送着人才。

两性教育进入课堂,生殖保健产品不断研发,艾滋病防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质量的提升保障了国力的增强。这是我国人民集体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进入21世纪,生殖健康事业迅速发展,包括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在内的相关专业学会和协会应运而生,中国生殖健康和生殖健康产业发展获得强有力的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的生殖健康作为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生殖生育人类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应用探讨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
让生殖健康服务惠及全社会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