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南新蔡“扁担戏”的现状与保护研究

2017-09-20刘园园

艺术评鉴 2017年17期
关键词:保护现状

刘园园

摘要:“扁担戏”作为我国三大木偶戏剧种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一副扁担一台戏,一人演戏百人看。扁担戏轻便、灵活的表演形式,老百姓喜闻乐见。但在新兴数字化娱乐传媒的冲击下其并没有因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赢得自己的发展优势,仍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危机,其现状与保护应给予重视。本文以新蔡县为例,以实地考察的方式切入,梳理新蔡“扁担戏”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多维度、多角度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促进新蔡“扁担戏”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新蔡扁担戏 现状 保护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020-03

新蔡“扁担戏”于2004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 》名录,同时也是河南省的首批的非文化物质遗产。

“扁担戏”由于舞台小可以折合,一根长长的扁担就可以挑着全部家当,所以称之为“扁担戏”,集戏曲、坠子书、鼓词、口技、民间工艺等为一体,一人口噙蔑子说唱,五个手指控制各种人物、道具动作,脚踏锣鼓。新蔡扁担戏俗称“五指木偶戏”,因其“一根扁担一台戏,一人演戏百人看”而得名,演出时常常手脚并用,口中还要念着唱词以及剧中的对白,将其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历史流变

扁担戏乃是古代木偶戏种的一种,相传是由丧祭仪式佣演变而来,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见木偶与土偶人相与语”的记载中也验证了这一说法,证明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唐时期,木偶戏达到顶峰状态,常常出现在宫廷以及宴会场所。据记载,汉代已经出土大量的木偶文物,并出现在宫廷以及各个宴会场所。

两宋时期,木偶剧的种类是最为丰富的,也被称之为“傀儡戏”,分别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和水傀儡。当时的傀儡戏主要几种在杭州一带,并影响了江苏、浙江、山东各个地区,在此时期依然是木偶剧的鼎盛状态。

明代以后,由于城市的演出市场日渐衰弱,傀儡戏便逐漸流落到民间,成为十里八村的杂耍表演,民间的艺人称之为“木偶戏”,明代末期木偶戏的发展主要用于红白喜事。

清代时期的木偶戏主要有三种:仗头木偶、布袋木偶以及提线木偶。而现在新蔡扁担戏属于布袋木偶戏,是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木偶戏表现形式,往往两只手掌就可以操控演出,民间称之为“掌中戏”。

民国年间,扁担戏流传在安徽胡集区一代,表演这一剧种的艺人有上百位,因表演形式过于简单,常常能够在十里八村看到有艺人在表演。“文革”期间消失数年后在70年代末又开始表演,很多艺人在表演手法和剧目创作上勇于创新,小戏班子初具规模。

新蔡扁担戏是在清末时期由安徽艺人所相传而来的,经由几代人的传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搭配着本地方言改编的市井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表演地点往往在十里八村的街头以及各个乡镇的庙会,遍及豫北、豫南、安徽等地。

二、传承现状

(一)新蔡扁担戏的传承脉络

新蔡扁担戏作为传统民间艺术,据考察了解,第一代艺人是孙彩兰父亲(名字不详)在安徽阜阳学习扁担戏,学成归来后又把技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彩兰(孙清香父亲),并同时传授了泥塑彩绘等手艺。

第二代艺人是孙彩兰,他跟父亲学成后便带着年仅几岁的孙清香四处演出。但是由于演出机会不多,受限于当时没有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所以当时新蔡扁担戏的影响面极其有限。

第三代传人是孙清香,也由此新蔡扁担戏得以推向顶峰鼎盛。据了解,他自幼向父亲孙彩兰学习泥塑彩绘和扁担戏,便由此踏上了“挑担之路”,1949年到1988年间是孙清香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1949到1966年间他在方圆各地演出“扁担戏”,文革期间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演出在家务农。

文革以后又大胆创新剧目,并在豫南以及安徽等地区演出。但是随着现代化娱乐方式的转变,1988年以后便不再演出,以各个庙宇雕塑神像养家糊口,为新蔡县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神庙雕塑神像1000余尊。

(二)传承人及代表作

新蔡扁担戏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源自河南新蔡县的杨庄户村,而扁担戏的发展更是让孙清香以及他的代表作在新蔡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笔者走访调查,孙清香7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位安徽阜阳艺人的扁担戏表演后深受震撼,于是跟了这位老艺人看了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每一次演出都是孙清香精神的洗礼。老艺人走后,孙清香并没有淡忘这好玩的木偶戏,而是产生了学习的想法。他自制道具,但是由于条件限制能拿来做道具的东西不多,他就用萝卜等农作物做道具,穿上制作的衣服涂上颜料,活生生就是一个小人偶,但是由于农作物容易腐烂他又换成了泥人。在不断的摸索中慢慢融入了彩绘、泥塑等民间工艺,为扁担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提高表演技能,经常一个人在农田进行练习,还自制了叫做“篾子”的乐器,并且融入锣、鼓来进行练习。

孙清香从小学习雕塑和彩绘民间工艺,并和父亲挑担演出。其父去世后,孙清香独立演出,演主要剧目有《王二卖豆腐》《三打白骨精》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挑着担子演出于豫北、豫南、皖西等地,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百姓欢迎,表演上往往都是惩恶扬善、反应民间民俗生活的剧目。

三、问题与对策

(一)新蔡扁担戏衰落问题的分析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追求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这直接导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去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戏曲文化。笔者曾到过扁担戏传承人孙清香的家中,据了解,孙清香往年间演出往往是乡镇的一些庙会和集市,那时“东家”能给的也只有米面以及一些杂粮,为了生计也不得不做一些零工。由于孙清香会泥彩雕塑,经常给十里八村的庙宇雕刻佛像,以此来维持生计。好在往往演出都是包吃包住的,路途较远的还会接送,才给了扁担戏一个生存的空间。但是由于收入较少,许多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去学习,生存环境是造成了扁担戏逐渐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endprint

第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电脑、手机网络早已成了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也更加愿意去接受新文化、新观念和新艺术。传统的戏曲表演往往也只能在大型晚会才出现,戏曲传播日渐式微。

第三,扁担戏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衰落的重要原因。扁担戏曲目创新性较低,能让群众拍手叫好的曲目有限。另外,由于舞台过于矮小,辐射面狭窄,最多也只能围个百十人,这样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跟不上新型的文化娱乐方式了,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第四,戏曲的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文化的洼地”,传播力度有限。近些年,农村在城市务工的人员多不胜数,留守在村子里的往往是一些儿童和老年人,他们对文化生活幾乎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在农村,扁担戏也逐渐没有了市场。

(二)新蔡扁担戏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1.家族继承,培养生源

对于大多民间的传统艺术而言,都多多少少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我们想让人们接受一个新鲜的事物首先人们得认识它。经笔者调查,演出时孙清香往往都是一个人一副扁担独自去演出,身边很少有人随行。这就区别于其他戏曲剧种,因为没有专业的团队,没有固定的舞台,给后人学习扁担戏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如今,早已将“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这种老规矩抛之脑后,所以孙清香的后人应该大力发展扁担戏的传播,充分培养家族继承人,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以及前来学艺的新人要敞开大门。

2.走进群众

不单单要让人们了解扁担戏,还要让人们参与进来。这就需要人们得主动性,需要什么样的人参加,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年轻人行不通就从老年人和儿童入手,多进一些社区让老年人唤起对戏曲的记忆,让他们自编自演节目,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又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扁担戏独特的道具也能让小孩子像看动画片一样,让电视的动画真实的走入儿童的生活。再次,扁担戏所在的乡镇乃至新蔡县各中小学都可以增加一门传统戏曲的课程,让扁担戏进课堂。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观看录像,自己来制作道具设计台词并学习扁担戏独有的唱腔剧目,开展属于新一代人的“新扁担戏”。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保持扁担戏的传统模式,找到合适的机会加以创新,定会有所发展。

3.政府支持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传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以期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在大的方针政策下,地方政府应精简机构,避免多部门并存,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和发展,同时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

2006年11月25日孙清香赴郑州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验交流会暨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表彰大会,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命名为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有关部门还拍摄了部分资料,作为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资料,这些都是国家政策落在实处的表现,也是政府支持的利好效应。

参考文献:

[1]戎龚停,刘宇统.扁担戏演艺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0,(06).

[2]龙莉莉.论扁担戏的声腔艺术与保护[J].黄河之声,2009,(18).

[3]龙开义.湖南民间皮影戏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3年.

[4]张凡.华县皮影戏的民俗文化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5]刘燕玲.台湾布袋戏的源起与演变[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鲍世远.童年看扁担戏[J].思维与智慧,2013,(22).

[7]刘根社.独步一时的新蔡“扁担戏”[N].驻马店日报,2007-06-04.

[8]徐斌忠.同济大学学生出手挽救扁担戏[N].中国文化报,2011-05-10.

[9]陈奕.扁担戏挑起落寞的崇明民间文化[N].东方城乡报,2006-04-04.

[10]王小荣,孙素梅.唐山皮影戏经典剧目审美价值研究[J].唐山学院,2015,(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护现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