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生大学英语课堂交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017-09-18文敏琳

文教资料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文敏琳

摘 要: 本文对西华师大高职生大学英语课堂交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课堂交流意愿普遍不高,主要是由学生的内在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焦虑感及外在的课堂氛围和教师支持等因素造成的,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 交流意愿 大学英语课堂 语言交际能力

1.引言

英语是大学的必修基础课,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有限,如语法薄弱、词汇量少、发音不准确等;受外在干扰因素的影响,如课堂氛围、面子因素、性格原因等,导致他们在英语课堂上难以启齿。即便有的学生有强烈的交流意愿,也不知如何开口用英语表达。

西华师大高职非英语专业从2011年开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尤其在期末考试的考核形式上做了重大调整,将口语测试纳入其中。期末总成绩=卷面成绩(100分)×60%+口语成绩(20分)+平时成绩(20分),其中一学期的口语考试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可以对自我进行介绍,也可以对自己的家乡或朋友等进行介绍。但笔者通过对4个班近200位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后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考前均做了详细周密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在笔头处体现得淋漓尽致。若遇老师提问,大部分学生嘴里憋不出一个单词出来,或许听不懂老师的提问,或许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将口语测试衍变成笔试考试,如此现状令人担忧。要改变这一现状,须首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引导他们的交流意愿,打开他们紧闭的心扉。

2.理论基础

交流意愿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的时间准备好和某个特定的人用二语进行话语交流(Maclntyre et al.,1998)。基于此定义,Kang(2005)认为交流意愿是指个人自愿地积极地参与某个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交流。而此语境根据对话者、话题及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Peng. Jian E(2005)对中国语境下的大学生英语交流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交流意愿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每个因素又包含四个变体。其中,个人因素包括交际能力、语言焦虑感、冒险意识和学习者信念;社会因素则包括教室氛围、团队合作、教师支持及课堂组织四方面。如图所示:

笔者以Peng. Jian E的研究为基础,针对口语,调查了影响西华师大非英语专业高职生大学英语课堂交流意愿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3.调查与研究

3.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西华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分别来自于财务管理、工程测量、会计与审计、汉语、人力资源管理、汽车电子技术、会计电算化七个不同的专业,涵盖文理科。

3.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主要是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本次问卷调查表是笔者根据已有的相关交流意愿调查表改编设计的;由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两个问卷构成。基本情况包括专业、性别、口语能力等;问卷A为英语课堂交流意愿调查表,包括10个选项;问卷B为课堂英语交流意愿影响因素调查,包括35个选项,涉及课堂焦虑、工具性动机、融合性动机、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不同方面;还包括一个问答题,即:“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哪些因素会影响你说英语?”其中,问卷A和问卷B的所有选项均根据李克特五级量表设定,从几乎从来不愿意、有时候愿意、有一半时候愿意、经常愿意到几乎总是愿意。为了让学生对问卷有更好的理解,本次问卷全部用中文编写。

此外,对大一的22名学生和大二的18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涉及与课堂交流意愿相关的7个问题,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愿意说英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当你用英语交流时,你会感到紧张吗?

3.3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表于2014年11月发放。在问卷调查之前告知大家问卷仅用于研究,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影响。其次,回答整份问卷大约需要15分钟,学生可在课间休息时间完成。在回收所有问卷之后,笔者进行了整理以确保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7份,其中有效问卷233份。包括大一118人,大二115人;男生63人,女生170人。

本次研究借助SPSS 15.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

4.研究结果

4.1英语课堂交流意愿

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的英语课堂交流意愿普遍不高,如表1所示:

根据李克特五级量表,最高分为几乎总是愿意的5分,而被调查学生的平均分却只有2.44分,远远低于5分。因此可以认定被调查的高职生的课堂英语交流意愿相对较低。

表2是英语课堂交流意愿各分项具体选择情况的百分比。如果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几乎从来不愿意和有时候愿意,那么即可判断出他们的交流意愿非常低。而表2显示的数据恰好能够证明这一事实。如调查表中的第5题:轮不到你发言时,你愿意与同学用英语聊天吗?结果显示有73.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与其中。再如第10题:用英语参加辩论。有76.4%的学生选择不愿意,而经常愿意和总是愿意参加的学生加在一起才仅仅9%。这些数据都表明被調查高职生的英语课堂交流意愿非常低,在大学英语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根据访谈发现,这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第一,高职生自身的英语水平较低,口语交际能力较弱。有些学生虽然有强烈的交流意愿,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缺少说英语的氛围。访谈中有学生谈到,当用英语和其他同学交流时,有时学生直接用中文回答,有时会遭到其他学生的取笑。37.5%的访谈者表明用中文交流更快捷方便。综上,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营造大家说英语的氛围,比如教师可以规定在英语课堂上只能讲英语,让大家养成说英语的习惯,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其次,鼓励学生多说,让好生带动后进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endprint

同时,分析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交流意愿远远低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意愿。如第2题:用英语跟英语老师讨论你的家庭作业;第4题:当你对英语老师提出的课堂上的学习任务不明确时,你愿意用英语询问弄清楚吗?这两题分别有74.2%和72.5%,将近3/4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和老师用英语进行沟通。但是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如第3题:你的同学首先用英语跟你说话,你愿意跟他(她)用英语交谈吗?第6题:如果班级组织英语话剧表演,你愿意在剧中扮演一个角色吗?表示不愿意的学生仅有22.3%和36.9%,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和其他同学之间的英语交流互动非常乐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此外,丰富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多参与其中,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交流意愿。

4.2课堂英语交流意愿影响因素

根据Peng. Jian E(2005)对中国语境下的大学生英语交流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分别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对本校学生展开调查。个人因素包括交际能力、语言焦虑感、冒险意识和学习者信念;社会因素包括教室氛围、团队合作、教师支持及课堂组织。调查结果发现,最影响西华师大高职生英语课堂交流意愿的个人因素是语言交际能力(74.2%)和语言焦虑感(17.6%);社会因素则是课堂氛围(70.4%)和教师支持(23.6%)。

访谈调查和问卷结果相同:语言交际能力和课堂氛围被认为是最影响高职生英语课堂交流意愿的主要因素。访谈第6题: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哪些因素会影响你说英语?84.6%的学生表明英语课堂交流意愿主要受语言交际能力的影响,口语差,发音不准确,词汇量少,以及语法错误等是影响他们交际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55.6%的学生认为课堂交流意愿与课堂氛围息息相关。大家都说英语的氛围,同学的配合,积极参与度,以及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影响他们交流意愿的主要因素。

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学生的自信心、面子因素、教师的鼓励支持及带动、语言焦虑感和对英语课的兴趣等。32.5%的学生表明自信心与交流意愿密不可分。很多同学由于性格内向,缺乏勇气而害怕用英语和大家交流。另外,29.9%的学生不愿意开口讲英语是因为面子观念作祟,他们担心说错,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21.4%的学生认为教师支持非常重要,包括对学生的鼓励支持与带动,老师的亲和力,以及饱满的教学热情等。18.8%的学生认为语言焦虑感是影响他们交流意愿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因素,胆小,紧张,害怕开口说英语;同时人多也让他们感觉不自在,并老是忧虑跟不上进度,因而对英语产生畏惧感。此外,11.1%的学生认为对英语的兴趣是影响他们交流意愿的原因之一。

4.3提高课堂交流意愿的建议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提高学生的交流意愿。

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愿意参与课堂教学,愿意开口说英语。其次,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多增加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且话题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引起学生共鸣,增强交流意愿。再次,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教师的积极调动和有效组织,并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匹配不同教学内容。学生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放松地用英语交流。然后,教师应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帮助、支持与鼓励,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对待每一堂课。教师的鼓励和热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语言焦虑感,增强自信心。最后,给予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访谈发现有20%的学生表明在他们有足够自信且做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愿意用英语进行交流。

5.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英语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交流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意愿并以此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形势所向。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英语课堂交流意愿普遍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次以教材为基础,多提供学生口语交流锻炼的机会,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开口说英语,乐于开口说英语;最后,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带动性和引导性作用,有效合理地组织英语课堂,经常给予学生积极鼓励,由此不断增强学生的英语课堂交流意愿。

参考文献:

[1]Jun Liu.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New approaches perspectives and standards [M]. London: Bloomsbury,2007.

[2]Kang, S. J. Dynamic emergence of situational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second language [J]. System, 2005(33):277-292.

[3]MacIntyre, P. D. & Charos, C. Personality, attitudes, and affect as predictor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15):3-26.

[4]MacIntyre, P. D., Clement, R., Dornyei, Z., & Noels, K. A. Conceptualiz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L2: A situational model of L2 confidence and affiliation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82):545-562.

[5]Peng J.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L2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hinese EFL classroom[J].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Sydney,2005(75).

[6]楊文莉.高职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课堂英语交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堂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及改革
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研究
集体动力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平时成绩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探讨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式主题演讲的有效性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真实性评价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内容教学法的反思研究
TARGET模型在大学英语课堂网络生态化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
高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