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的制作创新

2017-09-16何志华徐舟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制作短视频网络

何志华+徐舟

摘 要 得益于4G移动网络的深入普及和粉丝经济的异军突起,短视频俨然成为当前互联网领域新一轮的“风口”。短视频之间的竞争,既是平台之争,也是内容之争;既是渠道之争,也是创意之争。文章拟从实战层面出发,研究短视频制作如何获得高质原创内容,并结合具体案例,就持续保持创意驱动给出一定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短视频;网络;制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5-0123-02

2016年至今,随着4G网络的普及、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用户碎片时间的催化,网络视频发展已经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有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53亿人,预计今年底将增至2.42亿人。分析认为,随着视频社交App的出现与直播行业的兴起,短视频用户规模还将继续成倍扩展。本文拟从实战层面出发,研究短视频制作如何获得高质原创内容,并结合具体案例,就持续保持创意驱动给出了一定的意见建议。

1 短视频制作的内容创新

1)记录与再现。自活动影像从快速放映的菲林中诞生以来,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记录与再现。短视频时代,记录与再现的重点在于将日常世界各种生活场景作片段式的重放,从而表达一定的意义,让受众获得教益、收获趣味、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比如美食类短视频、游记类短视频、竞技类短视频、表演类短视频、生活方式类短视频等。这条内容创新之路,难就难在挖掘平凡中的不平凡,平淡中的不平淡,用奇人、奇遇、奇谈、奇技、奇趣赢得广泛的关注。

2)解构与重构。短视频最广大的受众是社会当中的年轻人,他们在短视频的生产和消费中寻找着自身价值的认同,不断地有意识地采用误读、拆解、涂抹、拼贴等方法改造主流和正统,从而构成对价值准则与话语权威的挑战。一如我们所见,恶搞经典桥段、恶搞著名人物、恶搞严肃新闻的短视频一经推出,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汇聚起大量受众。短视频内容创新应正视并适应这种现实,即便是主旋律宣传,也要理解他们的心理,学习他们的语汇,把集体话语和宏大叙事拆分、重组成与他们切身相关的个体故事,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给他们听。

2 短视频制作的叙事创新

1)叙事角度。讲述一个故事,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什么人在讲故事?从什么角度来讲?这是建构影视文本最基本的前提。影视叙事比其他任何门类艺术的叙事都更强调角度的作用,采用不同的角度,其结果也会截然不同。事实上,叙事角度一经确定,镜头的组接、时空的转换、事件的范围、人物的形象也都随之限定,所有叙事元素和所有叙事手段都体现着叙述人的目光和旨意。

(1)全知视角。又被称为零视角,不是指没有叙述人,而是说并不在文本中设置一种明晰可辨的“叙述人声音”。叙述者如同打开了“上帝之眼”,不参与事件具体进程,只保持一种作壁上观的姿态。这种叙事角度视野广阔、转换自如,可以自由地出入时空,不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相对而言,全知视角是最契合于影视表达,在目前网络流行的短视频中更是屡见不鲜。比如“胖次恶作剧”系列短视频,受众早已知道个中玄机,只等不明真相的路人出糗,营造出非常强烈的喜剧效果。

(2)限制视角。与前述全知视角相比,限制视角的所知范围就小了很多。它往往以某一个或某几个角色的所见、所闻、所感为来讲述故事,角色不知道的内容,就决不展现。

运用限制视角得当,能够起到设置悬疑、营造冲突、铺垫转折的作用。比如红遍Youtube的低成本恐怖片导演F.Sandberg就特别善于运用限制视角。在区区几分钟的短视频中,受众与女主角一起经历灵异事件,常常因为不知道身后有人、不知道门后是谁而被吓得魂不附体。

(3)不定视角。不定视角并非限制视角的来回切换。它强调视角的主体性,每一视角所及都是相对独立的内容,只有把这些独立的内容组合起来,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由于短视频篇幅和体量所限,以不定视角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块呈现故事内容难度较大,因此目前网络上尚缺乏比较成功的

案例。

2)叙事结构。短视频从内容到形式具有短、平、快的特征,要的不是娓娓道来,而是速战速决;要的不是纤毫毕现,而是点到即止。甚至可以说,短视频追求的是一种“读秒叙事”。以下选取较为常见的几种叙事结构,试举例说明。

(1)时序结构。或者叫做线性结构,即以时间为序,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布局全篇。具体编排过程中,会有一些局部的变化和调整。比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把时间用在最关键的情节上。有时也要善于留白,大幅删减冗长无味的情节,给受众留下思考的空间,产生回味无穷的观感。

美国短视频《康妮老师的最后一天》,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在YouTube网站上传后被网友疯传。康妮是即将退休的幼儿园老师,她如往常一样上课,但她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一个让她永生难忘的惊喜。该片导演惜墨如金,努力做到每个镜头都负载最饱满的信息量,前有铺垫后有呼应,使得情节开展平滑自然顺畅。

(2)回环结构。回环结构構建了一种时间或者空间上“闭合回路”,虽不要求时空的连贯性,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台湾乐队五月天,时隔15年后再次为歌曲《拥抱》制作音乐短视频,借少女独白抒发文艺情怀,同时加入因爱而生的小故事,令人动容。在叙事格局上,本片的脉络十分清晰,围绕城市马拉松这个核心,通过每组参赛人物的特写过渡到早前的种种经历,接着再拉回到马拉松现场。随着比赛进入尾声,音乐的曲调也渐渐趋于和缓,最后起初的少女独白再次响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

(3)层积结构。有些时候,短视频制作者会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深浅程度来组织叙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后达到情感的高潮。还有些时候,短视频制作者会借鉴文学写作的排比式修辞,渐渐推进诱导受众,最后出现陡然的反转。这些都可以被归类为一种“层积结构”。endprint

泰国癌症防控中心投资拍摄的《你有没有想要摆脱的人》一片,表达姐妹俩在日常生活中的龃龉以及病祸来临时的深情,被誉为“荧幕催泪弹”。该片真挚细腻,对情绪的积累和变化捕捉十分到位。片尾处,因化疗掉光头发的姐姐,发现“讨厌”的妹妹竟然也剪掉了自己的头发,心里多年的罅隙终于在这一刻土崩瓦解,主题也因此得到了升华。

3 短视频制作的技法创新

王小帅导演曾说:“做短视频跟做电影一样。我们应该用对待电影的态度来对待它。”事实上,短视频由于播放时间短暂,想要给受众留下久久不能磨灭的印象,在制作方面恐怕要比常规电影投入更多的创意。

1)镜头设计。这里的镜头设计主要是指分镜头脚本设计,是在实际拍摄前将剧本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过程。其设计内容包含镜头的推移,拍摄的角度等等,是后续拍摄的指导和依据。

“一条”视频的制作团队在一次现场分享活动中介绍说,他们极端重视镜头的设计。一般5分钟的短片,有几十甚至上百个镜头,采用单反或BMPC4K摄影机拍摄,多运用特写和浅景深效果。素材长达几十个小时是常态,通常需要一两周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最后展现给受众的就是,“一条”视频虽然每集风格各异,但有着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它的画面干净简洁,构图精致考究,每一帧都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2)场景设置。场景设置是影视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作品的最终呈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短视频而言,特定的空间布景能够烘托环境氛围,凸显人物性格,是推动内容的重要媒介。

在此以《罗辑思维》《晓说》《一千零一夜》三档短视频节目来举例说明。停播前的《罗辑思维》都是在固定的演播室内录制,以普通书架为背景,罗振宇端坐桌后,面对镜头进行单人脱口秀。改版后的《晓说》也是室内录制,但地点设于高晓松自己创办的“杂书馆”之内,他往往随手抽出一本书,便能侃侃而谈。至于《一千零一夜》,除个别剧集外,大部分为夜间外景拍摄,梁文道漫步于北京街头,目睹人间世相、众生百态,手捧一本经典,为你娓娓道来。这种场景设置,在“脱口秀+知识分享类”短视频中应该是一种很大的突破与超越。

3)节目包装。从内容上看,一般包括LOGO、SLOGAN、片头、片插、片尾、角标、字幕条及以上元素的动态效果等。在短视频各势力竞相“混战”的今天,独具艺术特色的节目包装已成为展示优势、增强实力、扩大影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仍以“一条”和“二更”为例。“一条”创始人徐沪生有10多年周报周刊运营经验,在创办初期,就把自己定位为“杂志化”的视频,风格简约,重在格调。至于“二更”,前身是一家传统的传媒公司,由于技术扎实,经验丰富,他们制作的短视频风格很细腻,着重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他们都是短视频的头部IP,这两个短视频品牌既相互借鉴,又略有区别,各自以其独特风格吸引受众,引导

审美。

作者简介:何志华,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电视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作短视频网络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