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的临床研究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封管肝素钠生理盐水

沈 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的临床研究

沈 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目的 分析探讨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的选择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所选封管液的不同分为三组,研究A组使用肝素钠盐水(40例)、研究B组使用生理盐水(56例)、研究C组使用等渗溶液(32例),三组分别应用脉冲式正压封管与等压封管,对比三组封管效果。结果 根据三组数据可知,采取肝素钠盐水、生理盐水、等渗溶液的封管效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脉冲式正压封管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等压封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实施过程中,在封管液上,肝素钠盐水、生理盐水、等渗溶液均可使用;为了使堵管等不良影响的发生得到有效降低,可以优选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脉冲式正压封管;应用效果

传统静脉穿刺技术会造成患者较大的疼痛感,从而使患者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使患者的配合度降低[1]。而对于中心静脉导管来说,则能够使重复静脉穿刺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使患者在静脉穿刺的痛苦得到有效减轻,因此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应用广泛。本课题重点分析探讨了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的选择及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6.8±0.3)岁;置管方式:12例为股静脉置管、96例为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为锁骨下静脉置管。根据所选封管液的不同分为三组,研究A组40例使用肝素钠盐水、研究B组56例使用生理盐水、研究C组32例使用等渗溶液。由于三组均应用脉冲式正压封管与等压封管,因此具备对比研究的价值。

1.2 方法

选用本院科室相配套的静脉导管,每根留置导管溶液量为0.1 mL~0.3 mL,此次研究A组应用1 U/mL的肝素钠盐水,研究B组应用生理盐水,C组应用等渗溶液,三组的封管液量均为5 mL;三组均使用用脉冲式正压封管与等压封管方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封管之前,有必要结合输入的液体的不同,应用相对应的冲管方法。对再次输液时,中心静脉导管再通的情况进行认真观察、记录,通畅判定标准为:每分钟自然输入滴数超过40滴[2]。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据三组数据可知,采取肝素钠盐水、生理盐水、等渗溶液的封管效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脉冲式正压封管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等压封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在静脉穿刺操作过程中,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的应用在近年来较为广泛,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静脉穿刺的效果,有必要掌握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3]。一方面,肝素钠盐水、生理盐水以及等渗溶液是使用较为普遍的封管液。其中,生理盐水能够起到对人体细胞外液容量进行维持的作用;同时选用生理盐水,能够使封管对血管产生的刺激得到有效降低,并使静脉炎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降低;此外,在操作上,生理盐水更加方便,在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操作中非常适合使用[4]。从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中的封管方法来看,主要有脉冲式正压封管与等压封管两种方法[5-6]。临床研究表明:等压封管方法的应用,容易造成导管堵塞的状况,而对于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来说,能够基于管腔内部使正压与负压得到有效产生,进而使涡流得到有效形成,当在导管壁黏附的内容物被冲洗完全的情况下,便能够使管道发生堵塞的情况得到有效解除。因此,脉冲式正压封管与等压封管方法相比,脉冲式正压封管优势更加突出。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采取肝素钠盐水、生理盐水、等渗溶液的封管效果均无明显差异,但鉴于生理盐水的诸多作用及优势,可代替肝素钠盐水,作为首选封管液;与此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脉冲式正压封管的效果要明显比等压封管,因此可优选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

综上所述,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实施过程中,在封管液上,肝素钠盐水、生理盐水、等渗溶液均可使用;为了使堵管等不良影响的发生得到有效降低,可以优选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进一步使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表1 三组封管效果对比 [n(%)]

[1] 王翠芝,刘素然,李艳华,范 昀.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06):94-95.

[2] 李 敏,程 静,张敏秋.庆大霉素联合肝素钠封管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临床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09): 57-58.

[3] 张惠霞.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225-226.

[4] 陈耀武,陈一峰,毛和明,冯双云.林可霉素联合肝素钠封管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2):349-351.

[5] 王 晶,崔朝勃,魏秋菊,亢宏山,吉金芳,杨 腾,王金荣.去甲万古霉素封管预防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0):39-41.

[6] 王卫凯,徐瑞峰,张婷婷,杨永鹏.中心静脉导管在儿童胸腹腔积液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4):144-14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15.110.02

猜你喜欢

封管肝素钠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自制生理盐水
普通肝素尿和激酶封管在透析患者长期导管中的对比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研究
不同封管护理方法与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发生导管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
气压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术后不同风险分级DVT患者中的应用
达肝素钠和肝素钠对小鼠毒性的比较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