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力压脉带在桡动脉和足背动脉采血压迫止血的作用分析

2017-09-14欧昌静

关键词:瘀斑桡动脉工作量

欧昌静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6400)

弹力压脉带在桡动脉和足背动脉采血压迫止血的作用分析

欧昌静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6400)

目的 探讨分析弹力压脉在桡动脉和足背动脉采血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按压止血法,观察组患者在动脉采血后使用弹力压脉带压迫止血。结果 观察组在压迫止血效果、减少皮肤瘀斑及出血、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弹力压脉在桡动脉和足背采血后压迫止血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弹力压脉带;动脉采血;压迫止血

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每天都要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因桡动脉和足背动脉表浅,便于护士操作,采血后按压止血方便,容易观察而被广泛应用。在桡动脉和足背动脉采血后使用弹力压脉带压迫止血减少皮肤瘀斑及出血、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作用突出。本研究中以重症监护患者140例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主要探讨弹力压脉在桡动脉和足背采血后压迫止血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5.2±4.1)岁。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4.8±4.7)岁。纳入标准:(1)循环稳定,末梢循环好[1]。(2)穿刺局部皮肤无瘀斑、硬结、瘢痕。(3)穿刺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并且一次成功。(4)穿刺部位无水肿。(5)患者凝血功能正常。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凝血时间等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动脉采血拔针后采用传统按压法压迫止血,按压约5~10min,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无出血即可。观察组患者动脉采血后使用弹力压脉带压迫止血,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作方法

取高弹力松紧带长25 cm,宽4~5 cm,正反粘贴带长12 cm,宽4~5 cm各一块,将正反粘贴带分别在弹力松紧带两端缝合固定。

1.2.2 使用方法

桡动脉或者足背动脉采血结束后,用无菌干棉签压迫穿刺点,再用3 M透明胶带固定棉签,弹力压脉带头端放置于穿刺点并以左手拇指轻压固定,右手将弹力压脉带绕桡部或者足背一圈将正反粘贴固定5~10 min即可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皮肤瘀斑及出血发生的机率。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分,满意:>8分,较满意:6~8分,不满意:<6分。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压迫止血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项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压迫止血后情况对比

2.2 护理工作量的统计

以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为比较,从选择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采血、按压穿刺部位,以传统按压法整个过程需要10~15 min,穿刺后使用弹力压脉带按压紧需要5~10 min,整个操作过程减少了5~10 mi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1.4%(50/70),其中满意24例,较满意26例,不满意20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2%(66/70),其中满意36例,较满意30例,不满意4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3.1 弹力压脉带止血效果好

临床上动脉采血后使用传统按压止血方法,躁动患者易导致按压部位移位,引起出血和血肿。ICU护理工作繁忙,患者无家属陪护,护士工作量大,按压的力度和时间不够,易出现皮肤瘀斑和出血,按压过度患者出现不舒适及疼痛感。对于动脉穿刺点能否正确按压,是有效预防穿刺点出血和血肿的关键[2]。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动脉采血后采取弹力压脉带压迫止血,弹力压脉带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压迫止血效果好,不易出血和瘀斑形成并且操作简单,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患者胖瘦均可使用,护理人员易于接受。

3.2 提高工作效率

动脉采血后使用人工的方法按压需要5~10 min。而使用弹力压脉带压迫止血的同时可进行另外一位患者动脉采血,采血结束只需要花5 s的时间取下前一位患者的弹力压脉带即可,如此循环,减少按压的时间,减少一半的护理工作量,从而较大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3 患者满意度提高

使用弹力压脉带按压后出现出血、肿胀及瘀斑减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避免患者和家属视觉感观上的刺激,造成心理上恐慌。弹力压脉带接触面积大,按压力度均匀,患者舒适感和安全感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瘀斑、出血、患者舒适感、减少护理工作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弹力压脉带止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压迫止血法,可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深受医护人员认可。

综上所述,弹力压脉带在桡动脉和足背动脉采血压迫止血的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1] 陈素君.纽扣弹力压脉带在桡动脉采血后压迫止血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24.2275-2277

[2] 吴福霞.弹力带加压止血与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的安全性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7):3981-398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

B

ISSN.2096-2479.2017.08.163.02

猜你喜欢

瘀斑桡动脉工作量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