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2017-09-13王梅

艺术评鉴 2017年15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考核评价中高职衔接

王梅

摘要:中高職衔接的关键问题在于课程的建设。目前,我国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还未提出明确的要求。在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教学内容重复、学时安排不合理、考核评价较为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制约了音乐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3+2”五年制大专为例,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的特点和中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中的专业课程建设提出构想,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材开发、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音乐表演 中高职衔接 培养目标 课程建设 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5-0100-0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对高技能、实用性的职业人才的需求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瓶颈。职业教育是满足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生涯发展、实现长远职业需求的教育体系,近年来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解决对职业人才需求这一瓶颈的有力途径。如何使中高职教育有机结合,合理、有序、科学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普遍所关注的问题。很多学者和教师也从不同层面对具体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在中高职衔接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就是课程建设。本文将通过对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构建合理、有序、科学的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明确各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重点。在中职阶段打好专业基础和提高文化素养,高职阶段拓展职业能力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通道。

一、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现状分析

(一)中高职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应有各自准确的定位。中职教育的任务不仅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还应为高职输送合格人才;高职教育则在保持与中职教育连续性的基础上,体现自身的职业性和高层次、高技能性。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不清晰、不衔接和不协调,必然会导致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衔接,造成专业课程内容的雷同与重复。

(二)中高职在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分离、雷同和重复,缺少有机的结合,缺乏连续性、衔接性和系统性

音乐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阶段重复开设,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不仅内容一样,甚至连教材都一样。中职阶段学习完,高职阶段又重复学习,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虽然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但追其根本都是培养应用型的音乐表演人才,在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安排上应前后有机结合,循序渐进,既有衔接又有针对性。课程的合理设置和学习内容的合理安排是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中高职在教材的选用上缺乏针对性

一方面是在教材选用上,照搬照抄师范类、专业类院校的教材;另一方面是很多职业院校在中高职不同阶段开设的相同名称的科目上,选用同样的教材,这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教材进行开发,采用灵活的手段组织教学。

(四)考核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考核评价的方式基本上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将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考核。对于音乐表演专业职业教育来说,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显得过于单一,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的考核评价,并且对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适时改进和丰富考核评价方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实践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中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目前在高职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导致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开展困难重重。”音乐表演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之处都是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应用性音乐表演人才,不同之处在于中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的文化艺术修养,高职阶段重点培养更高、更专、更深层次的专业技能,侧重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拓展。这一目标的明确,对课程设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有的课程设置都要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

(二)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建设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注重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开发

2014年,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招生“3+2”五年制大专,2015年初,珠海职教集团成立。音乐表演专业依托珠海市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开展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改革和实践工作。在广泛进行社会调研、毕业生回访的基础上,多次组织行业专家和校内专家进行论证,修订了“3+2”五年制大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考虑到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年龄越小,进步空间越大,专业学习越早开始越好的特点,学生自入校起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主方向,开始专业技能的学习。除了主修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钢琴基础课、声乐基础课、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相关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为进入高职阶段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高职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在中职课程基础上,拓展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三个版块,使学生进行更高、更专、更深层次的专业技能学习。

注重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开发,以“系团合一”为载体,项目带动为纽带,开设了合唱团排练课、民族乐团排练课和管弦乐团排练课。这些排练课贯穿了从中职到高职的整个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实践及实战的原则,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际经验、实操实训为中心转变;以单兵训练、知识分离向单兵训练、集体训练和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让学生从职业实际出发主动参与到技能学习、团队合作、音乐的组织和表演实践的全过程中,使专业技能和音乐修养得到全面提升。endprint

(三)通過制定相同科目在不同阶段不同的课程标准和采取灵活的分班教学形式,避免教学内容的雷同和重复

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重复问题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从学科体系角度看,同一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的基础理论课程有重复在所难免,但是同一课程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却可以大有不同,因此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的关键不在于课程的名称,而在于如何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同样是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中高职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以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所不同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适当的调整和修订,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除了制定中高职不同的课程标准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分班教学的形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例如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可以按照学生的程度和能力进行分班,采取不同深度的内容分班教学,既做到因材施教,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雷同与重复。基础乐理课程也可在进入高职阶段时进行知识能力测试,对于已经熟练掌握该课程知识点的学生可以采取免修,对没有掌握的学生进行重点复习和指导。真正高效的职业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因材施教,对教学形式进行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的目的。

(四)注重教材的开发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蓝本,教材的选用应注重中高职的衔接性和系统性,避免教材完全一样,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课程标准的不同,当然也决定了教材的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者自编教材作为补充,形成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多元化教材体系。一方面,要以现有的中高职教材为重要的参考,满足一般音乐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根据实际需要,体现出自身的特色,让教材成为学校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托。

(五)建立展、演、赛、训为一体的多元化课程及学业考核评价机制

基于音乐表演专业的特殊性,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评价办法和标准,将教学和实践深度融合,将学生平时的训练、参加的演出、技能竞赛都纳入相应的课程考核评价中,从展、演、赛、训四个方面对学生做出公正、全面、正确的评价。制定完整、合理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或表扬鼓励,对于缺勤、旷排过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适当扣减实践分数,引导学生从只关注课堂专业技能的学习转换到重视舞台实践应用型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同时对多种形式和相关的实践型考核标准加以采用和完善,做好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运用。”

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中,还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做好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必然会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处于职业教育中的学子获得更大、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的非.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06):33.

[2]徐静镣,乔刚.中职与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46.

[3]初冠楠.高职高专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索[J].当代音乐,2015,(11):30.

[4]魏萌.新常态下高职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音乐,2016,(22):22.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考核评价中高职衔接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